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结构指标体系(生态结构、水土保持措施结构、经济技术结构)与效益指标体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出了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并对典型样本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大面积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本通过典型调查,系统分析了经过治理的小流域所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水土保持投入的有效政策。指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山丘区实现生态系统平衡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切实可行的投入政策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朝阳县六家子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然后从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择典型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其综合治理效果,以期为促进六家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开始大幅度下降,国家生态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生态自然修复对控制水土流失起到了关键作用,社会资本高度介入土地开发,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社会对水土保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服务社会发展需求,调整思路,以服务人的需求为目标实施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发展和丰富小流域综合治理,突出生态经济小流域、生态休闲小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生态安全小流域建设;完善国家水土保持投资效益分配机制;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过程监管,强化县级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建立水土保持行政督查制度和生产建设项目过程监测成果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土石山区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平顺县青阳镇白马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应用系统工程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以"三道生态防线"为主线,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模式治理。结果表明:通过综合治理,不仅提高了社会经济和水土保持效益,而且为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提高流域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是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汾西县在马沟流域的治理规划中,按照“塬、坡、沟”三位一体,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目标思路,注重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推广等措施综合配套,同时注重与城镇扩展战略相结合,为我们今后实施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提高治理后的整体效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桓仁满族自治县臭里头小流域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社会、经济、水保生态和防洪减灾等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然后结合该小流域实际状况、治理目标以及灾害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法定量评价了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反映流域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臭里头小流域在2010—2015年的单项效益与综合治理效益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并以经济与防洪减灾效益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瑞金市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根据各小流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铸造精品,把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建成了生态旅游型、经济开发型、生态清洁型等各具特色的精品小流域,为红色故都增添了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以单家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7年的综合治理效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研究表明:单家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其中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数分别增加了71.0%、25.6%、16.8%,相对于项目实施前综合效益指数提高了39.2%;可为单家店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八里小流域位于阜蒙县紫都台乡,通过坡式梯田、经果林,截水沟、生态修复,谷坊等措施对坡耕地、荒山荒坡、沟壑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保水保土、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效益显著,是阜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了湖南省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和发展趋势, 以及水土流失原因。全省水土流失的县市从50年代的34个增加到87个;年入洞庭湖泥沙量增加34.2%。 30多年来洞庭湖泥沙淤积总量达40亿m3, 直接危害农、林、牧、渔等业的生产。 指出: ①加强植被建设,改造坡耕地;②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③户包或联户承包治理;④开展多渠道集资, 增加水土保持经费;⑤完善治理和管理政策, 加强水土保持方针、政策等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张马小流域在山东半岛及其毗邻的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防护林体系建立,沟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治沟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农林与牧结合等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土壤侵蚀危险性的新理解,通过对影响因子进行全面的相关分析,采用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森林覆盖率、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百分比、土壤可蚀性因子K、区域综合社会经济开发强度等6个指标,应用可拓工程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福建省土壤侵蚀危险性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评判结果为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规划,以及进一步确定重点治理区域、采取具体措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进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2):189-191
多年来,黄山市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全面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新时期水土保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保护力度,加快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5.
干旱草原类型区在我国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其主要特点是干旱,风沙,水土流失,地广人稀。如何在这类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促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但以往还没有一个较成熟的办法。党家小水流域经过5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根据本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和科学地用洪用沙,发展聚流型农业,取得十分显的效果,为干旱草原类型区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农耕、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川中丘陵区9市(州)所辖的37个县(市、区)21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5年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25°以上坡耕地面积减少49.28倍,人均基本农田面积增加0.21倍,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37.91%和25.92%,泥沙拦蓄量提高5.41倍,径流拦截能力提高2.19倍;2)生态工程措施使林业总产值增幅达到138.13%,水利水土保持工程提高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及保护机制,治理后,泥沙拦蓄能力提高近5倍,径流拦蓄能力提高近3倍;3)社会效益成果显著,以粮食消费为标准的环境人口容量提高5.97%,以价值消费为标准的环境人口容量提高37.97%。说明川中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卓有成效,这离不开当地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农耕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明显,可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全面实施新时期林业建设战略部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林业生态经济在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实施林业 6大生态工程建设 ,推进林业经营 5大转变 ,实现林业跨跃式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建设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低平原缺水盐渍区包括石德线以北、滏阳河以东1.2万平方公里,该区水资源缺乏,土壤盐碱,农业生产力低。南皮农业综合试验区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的结果表明,以“水肥盐综合调控,粮棉草适水种植,林果枣生态配置,牛羊鸡适度规模”为核心内容的适水型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是该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本文利用区域生态学原理,总结了该区的生态因素特点,结构功能,及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黄土高原水保生态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存在有效治理程度低、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缓慢等问题。有效防治该区水土流失 ,必须搞好坝系高效基本农田建设 ;依靠自然恢复功能 ,以水定树搞好植被建设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 ,走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路子。相应的实施对策为 :建立和健全综合管理决策机构 ,制定统管全局的水土保持科学规划 ,扩大融资渠道 ,搞好法律法规和监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对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进行全面调查,发现主要有害生物有5种,即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叶蜂、落叶松球蚜及甘肃鼢鼠。根据落叶松生长发育特点、林业有害生物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和多年防治经验,总结提出了小陇山落叶松人工林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