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分析了水杨酸(SA)对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引起节节麦幼苗根中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EG能够显著提高节节麦根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SA能明显抑制PEG诱导的MDA和O2-的积累,缓解PEG对SOD、GR和CAT活性的抑制作用,但对APX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SA可能主要通过影响SOD、GR和CAT的活性缓解了水分亏缺对节节麦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番茄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机制,以番茄品种东农704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和高温锻炼后番茄幼苗在2℃低温下叶片中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经过适宜的低温和高温锻炼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且高温锻炼在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方面明显优于低温锻炼。2℃低温胁迫1d,未经锻炼幼苗与锻炼幼苗相比,其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恢复生长2d后,MDA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SOD、POD和CAT活性水平也较低。番茄幼苗在低温和高温锻炼后、低温胁迫后和恢复2d后,MDA含量和酶保护系统变化各有异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物具温度逆境交叉适应性,低温和高温锻炼诱导的番茄抗寒机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采摘后用质量浓度为0.1,0.3,0.5 g/L的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果实20 min,在室温条件(20~25℃)贮藏,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与活性氧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确立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 g/L的SA涂膜处理,能降低樱桃番茄贮藏期间CAT,APX活性的下降幅度,有效地提高樱桃番茄SOD的活性,将樱桃番茄中的POD维持在一个较高活性状态,抑制超氧阴离子速率的增长,防止了过高的氧化伤害,延缓了细胞的衰老,从而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2013年对低温胁迫下烟苗活性氧代谢特性以及活性氧与烟草花芽分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响应最为迅速,随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响应晚于CAT;CAT在胁迫前中期起保护作用,而POD主要在中后期起保护作用。低温胁迫下,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都迅速升高,在保护酶系的作用下,活性氧含量呈现动态变化,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后期超氧阴离子含量开高,过氧化氢含量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烟草花芽分化时间与活性氧含量变化有显著相关关系,推测低温胁迫下,烟苗体内活性氧代谢平衡状态的变化可能参与烟草的成花转变,一定程度地促进花芽分化,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2个耐热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为材料,用塑料薄膜制成增温棚,分别于花后8~10 d (T1)和花后15~17 d (T2)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的旗叶内活性氧防卫系统能更有效地启动,使膜脂过氧化水平有所下降,而T2处理造成的伤害不可恢复。花后28 d,与藁城8901相比,山农1391各处理MDA含量较低。T1处理的SOD和CAT活性明显上升,但CAT活性的上升期晚于SOD,它们协同起保护作用,延缓旗叶的衰老,其中山农1391SOD活性的上升幅度较大,而且CAT活性的恢复性增加的能力较强;T2处理的SOD活性未见上升,甚至有所下降,CAT活性虽然高于对照,却未能有效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表明SOD在酶保护系统中起核心作用。T1处理降低了POD清除H2O2的能力;T2处理的POD活性大幅上升,可能对叶片起到了伤害作用,加速了旗叶的衰老。因此,小麦的耐热性随花后生育进程而下降,应特别加强灌浆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减轻高温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山离子芥Cb PLDα、Cb PLDβ转基因烟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采用4、0℃低温胁迫,揭示了Cb PLDα、Cb PLDβ基因在植物抵抗低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4℃胁迫时间的延长,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烟草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0℃胁迫条件下,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烟草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均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趋势。Cb PLDα、Cb PLDβ转基因活性烟草的MD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烟草植株,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对照,且转基因烟草对0℃低温胁迫的响应更积极敏感。Cb PLDα、Cb PLDβ基因的导入提高了烟草幼苗的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7.
硼钼对低温下草坪草海滨雀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营养液培养试验,设缺硼、钼和加硼、钼处理,培养后的草坪草海滨雀稗进行2周适温和零上低温处理,研究低温下其活性氧代谢及硼、钼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缺硼、钼相比,加硼、钼处理极显著提高低温下草坪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极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水生植物作为水体除草剂污染的监测和修复植物的可行性,以沉水植物铁皇冠为试验材料,研究除草剂莎稗磷在常温(30/25℃,白天/黑夜)和低温(15/7℃,白天/黑夜)下对铁皇冠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铁皇冠在除草剂莎稗磷的胁迫下,上述3种酶活性变化几乎相似,均表现先升高后下降。在低温处理下SOD、POD、CAT 3种酶的活性变化与常温处理相似但数值均高于常温处理,而MDA的含量在常温下出现摆动,在低温处理下,不仅数值高于常温处理,而且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这一结果表明在低温和莎稗磷双重胁迫处理下,铁皇冠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温度胁迫对豇豆种子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茜  刘伟  陈禅友 《种子》2007,26(10):32-35
以3个豇豆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设置低温15℃、常温25℃(对照)和高温35℃3个处理,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确定供试种子批种子活力正常后,在萌发种子胚根长到1 cm时,分胚根和子叶两个部位取样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TSP)、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温度胁迫使胚根中TSP含量均较常温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子叶中的TSP含量在低温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在高温下与之相反;温度胁迫下,各豇豆品种胚根和子叶中MDA含量均较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SOD活性变化与之相反,但品种间有差异。胚根POD活性在低温下极显著高于对照,在高温下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子叶中与之相反。子叶中CAT活性在低温下上升,高温下下降,而胚根中均上升。因此,低温和高温都明显阻碍豇豆种子萌发,但生理基础上不完全一致,且胚根和子叶的反应有明显差别,其中比较一致的是种胚萌发时MDA含量升高和SOD活性下降,反应不一致的有TSP含量、POD活性及CAT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青椒冷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青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青椒冷害的发生和机理.采用37℃热处理24 h,对照为20℃,然后在0℃条件下贮藏;对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的发生相关的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热处理可以减轻青椒低温贮藏冷害发生,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保护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选用7个观赏百合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藏处理 (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 (-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及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天的冷藏处理中,SOD、POD、CAT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中期持续下降,后期上升,除SOD活性在末期略有下降外,POD、CAT活性持续上升至冷藏结束。在151天的冻藏处理期,3种抗氧化酶类活性在初期下降,后持续升高,至贮藏中后期下降。MDA含量在冷藏处理前中期大幅上升,至后期略有下降。冻藏处理期MDA含量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同一品种大种球MDA含量大于小种球MDA含量。冷藏前期POD酶活性降低对百合种球休眠解除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冻藏及冷藏处理所引起的活性氧代谢失调是种球产生低温逆境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菠菜采后在2℃和9℃下冷藏期间叶绿素含量、色度值(a^*、b^*和色调角)、活性氧清除酶(SOD、CAT、POD、APX和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温度下菠菜叶片的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9℃温度条件下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色调角值、CAT、APX和GR活性迅速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快速积累;2℃的低温条件可延缓CAT、APX和GR活性的下降,阻止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上升,抑制叶绿素含量和色调角值的下降,从而延缓菠菜的衰老。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下袖珍椰子幼苗的某些生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启炓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298-302
摘要:在2℃低温胁迫下, 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 H. Wendl.)幼苗叶片的MDA含量逐渐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逐渐增强。电解质渗出率在3d后增至92.35%, 细胞膜受到不可逆伤害。细胞保护酶SOD、POD和CAT酶活性呈现初期增高,随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AT酶活性降幅最大。叶片净光合速率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也呈现下降,5d后,净光合速率为-1.89 μmol CO2 ?cm-2?s-1;蒸腾速率在低温处理4d内变化不大,5d时表现为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摘要:对2个白灵侧耳和2个阿魏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体生长观察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侧耳的菌丝形态、子实体形态和对温度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白灵侧耳的一级种、二级种均比阿魏侧耳菌株提前3-5天长满,栽培菌袋也是如此。拮抗试验两者间产生不生长区带。两种菌丝在低温下(15-20℃)试管内都易分化原基。阿魏侧耳由于播种期不同菇体的颜色和出菇所需的时间变化很大。白灵侧耳随着秋季播种期推后出菇时间延迟,菇形无变化,两者每袋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木薯单爪螨的生态适应性机理,揭示其种群扩散蔓延机制。本研究开展了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的存活率及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AsA-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42℃高温处理,木薯单爪螨各龄螨最多仅可存活66 h,不能进一步发育。PPO和CAT活性在幼螨体内显著下降,而在前若螨到成螨却显著升高,而尤以前若螨升高最高;与对照相比,AsA-POD活性在幼螨体内无变化,但在前若螨体内可升高达对照的3.286倍,到后若螨期升高至对照的1.923倍,成螨期无显著变化;各龄螨体内POD和SOD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因此,说明PPO、CAT和AsA-POD活性变化可能在木薯单爪螨抵抗高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O在常温(25±1℃)和低温(4±1℃)条件下对双孢蘑菇‘F56’贮藏过程中相关品质(失重率、开伞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9 mmol/L SNP释放的NO显著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失重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上升,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延缓Vc的降解,抑制了开伞率的增大;使CAT、POD的活性显著增强,同时降低PPO活性。因此,0.09mmol/L SNP处理显著提高了常温和低温下双胞蘑菇‘F56’ 贮藏期间的CAT、POD活性,抑制了PPO活性的升高,延缓了菇体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虎奶菇菌丝体自溶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溶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但有关食药用菌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菌丝体自溶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液体发酵的方法来培养虎奶菇菌丝体,并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与渗透压、O2供应等因素对其菌丝体自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虎奶菇菌丝体较佳的单因子自溶条件分别为温度40℃、pH 9.0、NaCl浓度3-4%及无氧条件。本实验结果为虎奶菇菌丝体自溶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保水处理菠菜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袋自然合拢不扎口包装,对照菠菜直接装在多孔塑料筐内,在RH80%、温度(2±1)℃下贮藏,研究冷藏期间大量失水(水分胁迫)对菠菜叶片叶绿素降解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期间对照菠菜失水很快,遭受严重的水分胁迫;而保水处理菠菜失水很少。与保水处理菠菜相比,水分胁迫加快了对照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降低,其中CAT和APX活性降低速率超过SOD,促进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但没有明显增加丙二醛(MDA)的积累。说明水分胁迫降低了采后菠菜贮藏期间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导致氧化胁迫,从而加速叶绿素的降解和衰老。  相似文献   

19.
以五味子鲜果为试材,采用HDPE自封袋包装,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保鲜剂处理条件下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16~20℃)条件下贮藏7 d时,不同保鲜剂处理的五味子鲜果的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贮藏处理前的初始值,但高锰酸钾+珍珠岩、0.1%山梨酸浸泡3 min、500μL/L1-MCP熏蒸鲜果24 h三个处理组的SOD活性分别高于同期对照(未用保鲜剂处理)38.39%、28.00%和38.20%。低温(2~4℃)贮藏下,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高峰期出现较早,贮藏31d时,高锰酸钾+珍珠岩处理组和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贮藏45 d时,0.1%山梨酸和500μL/L的1-MCP熏蒸处理组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增强了鲜果SOD活性,有利于五味子鲜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