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鱼类免疫组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密度养殖模式也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作为主要水产养殖对象的鱼类,在其与病原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靠其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病原生物的侵害,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机制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对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认识鱼体同病原间的作用方式,反映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VC对水产动物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C(L-抗坏血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和免疫作用的免疫调节因子,它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水产动物时,可以增强水产动物对多种传染性病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其机体抗病力,缓解水产动物的应激症状,并提高水产动物的存活率。本文主要从VC对水产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阐述VC对水产动物的免疫增强作用,还就水产动物VC最适免疫剂量的影响因素作了浅议。  相似文献   

3.
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病原有3种,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本文综述了Ⅰ型鸭肝炎的病原特性及防控的最新研究进展,对鸭肝炎几种病原分类及分型的最新情况也进行了概述,对该病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特性及其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当前危害集约化养猪业的主要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之一。近几年以来,该病在我国呈暴发性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病原和建立科学、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净化本病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病原学特性、血清学检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研究比较多,文章对该病的病原学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及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的优点,成为感染性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的深入,其在水产养殖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对单克隆抗体在水产病原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水产激素、水产药物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对单抗在水产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病原。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在病原的分子生的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已基本搞清,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在我国福建、浙江和广东等番鸭养殖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软脚,肝、脾等脏器出现灰白色坏死斑点,肾脏肿大、出血、花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俗称番鸭“白点病”、“花肝病”。该病发生于番鸭、半番鸭,发病日龄为7—45日龄,以7—20日龄的雏番鸭最甚。发病率为30%-90%,病死率为60%-80%。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100%。有人已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及病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吴宝成等证实该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且该病毒可以使机体的淋巴细胞增殖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目前,对该病的病原、致病性及病变组织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有较多研究,而对免疫器官组织的免疫学变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由球囊菌属(Ascosphaera)的真菌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传染性疾病,对蜂群的群势发展影响极大,近几年又呈现出大面积爆发的趋势。但目前对于该病的诊断和病原鉴定多依赖于典型症状,方法极不可靠。本文介绍了可用于分子鉴定和诊断的的研究基础,探讨利用球囊菌属的各病原rDNA的ITS1—5.8S-ITS2序列资料,分别设计出高特异性引物,用PCR技术扩增出可用于鉴定病原物种的分子标记,从而构建一套快速、准确诊断该病的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9.
鸭甲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近两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病原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研究,本文描述了病原的血清型、分类地位、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变异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性、疾病诊断和防制等做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模式下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中以仔猪病原性腹泻最为常见,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对仔猪病原性腹泻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文章介绍了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防治该病的研究现状,并就中草药防治仔猪病原性腹泻的相关研究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为兽医工作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疾病频发一直是困扰水产养殖的一个问题,而病原的快速检测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前提和关键。随着水产病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病原的检测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 oop-medi at ed i sot hermalampl i f i cat i on,LAMP),综述了近年来LAMP方法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犊牛病原性腹泻是新生犊牛的一种常见问题,对养牛业危害很大,且病原较为复杂,不同地区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死亡率都不尽相同。大批文献从不同角度对该病进行了报道,本文对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病原性犊牛腹泻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主要的防控手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控犊牛病原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实际论述了奶牛疥螨病的病原传播规律,症状特点,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给出了早期如何加强预防的相关方案,特别对中西医治疗该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和阐述,对其它地区奶牛场治疗该病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几种诊断方法和预防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指出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防止病原进入饲养场地是有效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包括病原PRRSV病毒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六方面。介绍了该病的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和血清诊断方法及病毒分离技术,同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对水产动物免疫促进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规模和高密度人工养殖环境下 ,水产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大大提高 ,易造成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包括血清补体、溶菌酶和转铁蛋白等非特异性体液因子的活动以及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活动等 ,对于水产动物抵抗病原的侵袭和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增强剂可以增强水产动物对多种传染性病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提高机体抗病力。已知维生素C(L -抗坏血酸 )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和免疫作用的免疫调节因子 ,在水产动物饵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可缓解水产动物的应激症状 ,抵抗多种传染病的侵袭。1 维生素C对水产…  相似文献   

18.
牛无浆体病主要是由边缘无浆体经脾传播的专性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血液传染病,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诊断与检测及疾病防治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旨在为我国开展该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病原特征、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疫苗研制情况,并提出加强研究的方向,为该病的防治及疫苗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黄龙病防治有望找到新出路。近日,美国农业研究署的研究人员对引起柑桔黄龙病的致病病原菌——亚洲种病原(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进行了基因排序,目前已完成了该病原95%的基因排序工作。研究人员称,待排序完成以后。将撰写论文,分析病原的分类、演变及其酶促反应等。该病原的基因排序完成以后,研究人员就可以解译这种病原的基因代码,研究病原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