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其书院园林自北宋始建,注重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园林与文化的结合,继承了浙江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基于温州书院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书院园林的巧借自然、高雅脱俗,布局灵活、礼乐相成,人文构景、意境深邃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书院园林是清闲旷远造园的典范,加强温州书院园林的保护,对丰富温州园林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全明 《北京农业》2011,(10):19-20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山石是园林构图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本文阐述了假山的功能以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山石是园林构图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本文阐述了假山的功能以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具有丰富内蕴和魅力,成为世界园林的奇葩。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主,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创设出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三要素(山水、植物、建筑)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联系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郑碧云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18-119,126
在研究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英2种自然式园林的异同作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至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等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以及寺观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屹立于世界园林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发展。继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对创新现代园林设计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如何将园林学与生态学知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园林生态设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园林生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园林要素即植物、地形、山水、建筑、道路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园林生态设计。最后对园林生态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指导园林生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日本枯山水造园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日本枯山水造园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了枯山水园林如何在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冲击下传承和发展,并从东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合和新材料技术的运用上来进行阐述,以期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园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因为主要类型。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万物可以融为一体,内在性灵与外界自然之间无绝对界限的意识,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当作一种最高的境界来追求,从而促使山水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在山水文化的哺育下,中国园林把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对自然朴素美的意识,导致中国园林把对追求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的“真趣”“野趣”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美的追求,在园林艺术实践上又必然以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和妙造自然作为造园手法,从而使得园林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达到情景交融、逸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参10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将植株高矮不同,谷粒颜色不同的水稻多个品种,运用园林美学的思想进行布局,采用农业领域的基础科技,甚至是跨领域方法,诸如音乐诱导、引用植物群落思想、稻田天然生态系统的创建维护,以及中国古典山水美学思想的渗透,建立水稻生物群落式园林美景,来陶冶人的情操,提炼人的精神,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园林景观中的园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园林中园路的布局形式与铺装材料的应用,阐述了园路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育苗是枣树生产的1个重要环节。作者通过几年来枣树育苗的生产实践,从母本园定植方式、修剪方法以及从生长期采集插穗时期、部位和方法,进行了枣母本园在绿枝扦插育苗中集约化利用的研究。该研究为今后枣树栽培及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非常紧密,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以二者的演变历程比较为出发点,从立意、构图、元素、章法、意境五个方面剖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古典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依据洛阳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条件,分析了园林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树立科学绿化概念、建立规范运行机制、合理规划设计、科学养护管理4个方面提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安徽祁门和十字铺、江苏宜兴和深水等地不同肥力水平的茶园土壤腐殖质含量、组成与性质的研究。土壤类型包括黄壤,红壤和黄棕壤。三个地区茶园土壤腐殖质组成都以富里酸为主,不同地区HA/FA值自黄壤向黄棕壤递增,同一地区高产茶园土壤HA/FA值大于低产茶园土壤,胡敏酸光密度值以黄壤最高,红壤居中,黄棕壤最低。  相似文献   

17.
张美  周炼  曾令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72-6274
在现有屋顶花园的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型家庭屋顶花园的功能以及设计智能型家庭屋顶花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园林小品是城市广场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广场文化的一个浓缩。从文化方面来分析园林小品在重庆三峡广场上的具体表现,将小品文化与广场文化相融合,为今后重庆广场小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西传统自然观和园林艺术形式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艺术是人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体,由于对待自然美所持的态度不同,所以中西古典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西方园林所追求是自然的几何化、图式化、秩序化,使自然屈从于人的意志,而中国古典园林所求的则是顺从自然,自然的艺术化,使人工美融于自然美,达到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文章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不同自然观下园林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今正处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进行更新和改造至关重要。园林建筑的出 现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选择适合的园林植物对园林建筑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园林 植物与园林建筑的关系,并针对不同的园林建筑给出配置园林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