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张艳娜 《动物保健》2014,(10):73-73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干夏秋季节,以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牛焦虫病是以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一旦感染此病,将给牛场带来较大损失。本文介绍1例牛焦虫病的诊治,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焦虫病是以蜱为媒介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常因在放牧时蜱的叮咬而感染。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蜱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原疫区的牛群发病率较低,死亡率约为30%;新发病区死亡率可达40%~92%。  相似文献   

4.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病牛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感染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被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吉林省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游离蜱携带东方泰勒虫的情况,以东方泰勒虫主要表面蛋白基因(MPSP)基因为靶基因,采用PCR方法对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的游离蜱DNA进行扩增。在长角血蜱的DNA中检测了东方泰勒虫,检出率为29%;而全沟硬蜱中没有检测到东方泰勒虫。结果表明,自然生境中的游离长角血蜱体内携带着东方泰勒虫。  相似文献   

6.
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血液原虫病,焦虫病其病原体是叫焦虫的原虫,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是焦虫病的中间宿主,也是焦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当蜱在牛的体外吸血时,其体内的虫体由口进入牛的体内,在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进行无性分裂繁殖,当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引起发病。临床症状以高热、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  相似文献   

7.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中心化验室遇到一例牛感染焦虫病的病例,通过临床诊断、病例剖检、实验室化验确诊,现将这例具体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被蜱叮咬而感染。此病呈散发  相似文献   

9.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属的焦虫引起的牛血孢子虫病。其病变特征为泰勒焦虫性结节形成与坏死,病畜发生全身出血、毒血症和重要器官严重损伤与机能障碍而死亡。一、病原与病因病原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者是璃眼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蜱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0.
张建宁 《动物保健》2005,(12):43-43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又称牛双芽焦虫病。它是通过蜱作为传播者将病原散布而引起的。蜱的种类和分布有其地区性,蜱的活动也有其季节性,因而病的发生和流行均具有其地区性和季节性。双芽巴贝斯焦虫在牛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生长繁殖,已证明在蜱体内是经虫卯传递的。  相似文献   

11.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属的焦虫引起的牛血孢子虫病。其病变特征为泰勒焦虫性结节形成与坏死,病畜发生全身出血、毒血症和重要器官严重损伤与机能障碍而死亡。一、病原与病因病原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者是璃眼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蜱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2.
马焦虫病的传播者是蜱,成虫在叮咬马体后吸吮血液时,病原体以孢子虫的形态随蜱的唾液进入马体内而感染马体,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焦虫病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山区马焦虫多发生在4~  相似文献   

13.
瑟氏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某些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角血蜱和残缘璃眼蜱的交互传递试验、虫体形态学观察及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的分析,对瑟氏泰勒虫及环形泵勒虫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只能传播瑟氏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环形泰勒虫;同样,残缘璃眼蜱只能传环形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瑟氏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以杆形和梨子形为主,其比例一般保持在67%-90%之间;而环形泰勒虫则主要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85%。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表明,这两个种  相似文献   

14.
焦虫病又称梨形虫病、血孢虫病,是由多种无色素血孢虫——焦虫引起的、由蜱传播寄生于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消瘦、黄疸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本病以1-3岁牛多发,由硬蜱吸血而传播,发病后期造成细菌感染,许多组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给牛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媒介蜱类种类鉴定及羊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山东省蜱类种类及羊泰勒虫病流行概况,于2012年3月-2013年11月采用形态学鉴定法鉴定收集的14 878只蜱类标本;采用梨形虫、泰勒科通用引物及种属特异性引物对617份羊血液样品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品18SrRNA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分析不同月份蜱类活动频率及羊泰勒虫感染率。结果显示山东省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和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所占比例分别为75.3%和24.7%,统计学分析显示长角血蜱显著多于草原革蜱(P0.05),为山东省优势蜱种。PCR检测结果显示山东省羊泰勒虫感染率为24.8%;其中吕氏泰勒虫感染率为12.0%、尤氏泰勒虫感染率为11.8%,混和感染率为5.3%,没有检测到绵阳泰勒虫感染,统计学分析显示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在羊群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吕氏泰勒虫与尤氏泰勒虫单虫种感染率显著高于混合感染率(P0.0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山东省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与北京分离株分布于同一分支,而区别于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离株,呈现区域聚集性;不同月份蜱类活动频率与羊泰勒虫感染率呈现季节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山东省优势媒介蜱种为长角血蜱,羊泰勒虫感染虫种为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感染率较高,且与媒介蜱类存在相关性,为山东省羊泰勒虫病防控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焦虫病是一种以蜱作为传播媒介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焦虫能够在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寄生,患病牛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贫血、黄疸、停止反刍,停止泌乳,食欲下降,体重降低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能够导致死亡。焦虫在蜱的体内繁殖,蜱叮咬牛只会将焦虫传播到牛的体内,导致患病。  相似文献   

17.
山羊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及淋巴结、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内引起的疾病总称,又称焦虫或血孢子虫.蜱是传播媒介.临床上以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 感染虫体在红细胞内发育和繁殖,当蜱吸食病羊血液时,寄生于红细胞的梨形虫体随血液吸进蜱的体内,并在蜱的体内进一步发育和繁殖.也可通过雌蜱的卵将病原传给蜱的后代,称卵传递.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黏3-6月定点采集了伊犁地区马的213份血样及其体表硬蜱712只,4个月的蜱指数分别为2.22,3.59,5.73,2.28;借助PCR检测马及其体表硬蜱的带虫率,结果显示,被检马匹全血DNA阳性率分别为37.93%,52.17%,53.06%,18.33%;硬蜱带虫率为11.12%,16.67%,20.13%和6.24%。该区4,5月份为马梨形虫病的高发期,马泰勒虫(4月)与驽巴贝斯虫(5月)的感染高峰期有所不同。马源性梨形虫病与媒介蜱带虫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蜱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该病的流行与带虫媒介蜱的活动规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非流行区选购无蜱和无血液原虫寄生的健康水牛4头,其中3头运至流行区放牧,并让蜱上身叮咬以自然感染巴贝斯焦虫病。在此3头水牛身上最早发现的蜱经鉴定为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es Supino。另一头则在实验室内用采自流行区水牛身上同一种蜱人工感染。所有试验动物在蜱上身后第9~12天出现持续性发热(达40.8℃~41.8℃)和虫血症。血液抹片中虫体经鉴定为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vis和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均为混合感染。在3头自然感染水牛中,有2头出现贫血。腹泻、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这2头牛用贝尼尔治疗后痊愈。另一头未用药而自愈。人工感染水中亦用贝尼尔治疗而痊愈。由本试验得出结论:镰形扇头蜱是湖北省水牛巴贝斯焦虫病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 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