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稻草还田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草还田能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2005年在桃江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水平条件下,对稻草还田效益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不同施氮水平都对稻草还田的效益产生显著影响,尤以机械旋耕方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增产率达7.3%。  相似文献   

2.
稻草还田应用腐熟剂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秸秆腐熟剂能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说明稻草还田添加腐熟剂能加快稻草的腐熟程度,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减少土壤污染,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增产、节本增收效果,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水稻机械收割过程中将稻草直接铡碎还田,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及培肥地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稻草直接还田应注意的事项和稻草还田后本田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作为最便捷的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对水稻生产和土壤培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机插水稻生长的影响,设置稻草还田(HR)和稻草不还田(BR)两个处理,通过测定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等指标,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等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能显著降低机插水稻株高达4.1cm,使每蔸水稻平均增加3.2个有效分蘖,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达22.54%,从而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生物量达18.95%,增加当季水稻产量达18.88%,其中穗部生物量增幅达15.3%。稻草还田显著增加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总氮、磷、钾素积累量,其中穗部氮、磷、钾素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3.2、5.2、4.73 kg/hm^2。稻草还田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达14.67%。  相似文献   

5.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了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有利于插后返青分蘖,能有效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明显提高晚稻的产量。同时可以减少灌水次数,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稻草还田的方法上人们都习惯于将新鲜...  相似文献   

7.
稻草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收获后,稻草直接还田或先处理再还田;秋耕地时将稻草翻埋;春季根据稻草还田的不同处理进行整地、插秧;水稻生育期根据其稻草还田特点进行施肥、灌水、植保。  相似文献   

8.
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协同提高,最终使有效穗数显著增加。稻草还田增强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值)提高,最终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量。稻谷产量与不同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及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增加前期施氮量对稻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栽水稻的生长具有前缓、中快、后稳的特点,与常耕抛秧相比,一般立苗和分蘖盛期分别推迟2 d和8 d,苗峰前10 d生长发育快,全生育期变化不大,成穗率高4.84个百分点,使稻田土壤表土层容重小7.8%,土壤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3.98和1.8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稻草还田能提高免耕抛秧的产量,在简比试验中,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比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增产2.10%~2.84%,比常耕抛秧增产3.77%~5.71%;小区对比试验中,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4.75%。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水稻机械收割过程中将稻草直接铡碎还田,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及培肥地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稻草直接还田应注意的事项和稻草还田后本田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