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培育的耐盐小麦“石冬 5号”除了高度“耐盐”外 ,还具有丰产、抗旱、抗寒等特点。在“硫酸盐”或“氯化物——硫酸盐”类型土壤的盐分含量 1 5g/l时种植“石冬 5号”,生长接近正常 ,保苗面积可以达到 85% ,产量可以达到 30 0 0—— 3750 kg/ha;在含盐量小于 1 0 g/l的盐渍化的上种植 ,产量可以达到 450 0—— 60 0 0 kg/ha。“石冬 5号”新疆南北农区盐渍化地种植 ,发展速度很快 ,到 1 999年为止 ,种植面积超过 1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冬小麦的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耐盐冬小麦,是提高盐碱地生产力,收复弃耕三地,开垦盐碱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的一最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办法。本文是“科技兴阿”项目中“石冬五号耐盐冬小麦在阿克苏地区盐碱地推广示范”的工作总结。石冬五号耐盐冬小麦在阿克苏地区盐碱地上种植,表现出较好的耐盐,丰产等生态特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晚播,利于轮作倒茬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培育出的耐盐丰产小麦新品系“101”、“78”,在耐盐比较试验中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在硫酸盐溶液浓度为1.5%时,发芽率高于轮抗6、德选1和对照新冬17;在以氯化物一硫酸盐为主的盆栽试验中,土壤盐分含量为1.5%时,“101”、“78”的三叶期死亡率、旗叶干尖长度低于轮抗6、德选1和对照新冬17,产量高于轮抗6、德选1和对照新冬17。在轻度-中度盐渍化地上,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在中上等肥力的地上,和其他丰产性品种相比,具有较好的效益。“78”属弱冬性,冬前晚播不影响产量,是接棉花茬、玉米茬的优良小麦。  相似文献   

4.
新疆耐盐冬小麦新品系耐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选育出的4个耐盐小麦新品系987705、9876、986515、985501进行了耐盐发芽、盆栽、小区试验及生态适应性的区域试验,以新冬26号、轮抗6号和德选1号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盐浓度在1.2%时,各品系发芽率的大小为9877059876986515新冬26号988501轮抗6号德选1号,其中,轮抗6号、德选1号发芽率低于50%。在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盆栽试验及小区比较试验中,土壤盐分含量为1.0%时,987705产量要高于对照新冬26号和轮抗6号,988501、986515的产量与新冬26号相近而高于轮抗6号。4个耐盐小麦新品系在轻度~中度盐渍化地上的生态区域适应试验中,常规管理条件下,均正常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均未表现出盐害现象,具有植株较矮、穗较长、小穗多、穗粒数多、籽粒大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盐碱地上耐盐小麦复播玉米综合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盐渍化地上直接种植耐盐小麦后复播玉米,既是作为快速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之一,又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分等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北疆条件下,本研究的结果为:土壤盐分(0-50cm)含量为1.07%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冬小麦并复播玉米,比一般的种植方式增产67%-152%,土壤当年的脱盐率达84%以上,光热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较高。这种种植方式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增加了农田的载畜量。同时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6.
甘肃白银盐碱地区小麦品种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筛选适宜盐碱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以耐盐3号、8号小麦新品系为材料,以当地主栽品种宁春18号和764为对照,在甘肃白银引黄灌区不同程度盐碱地上进行了耐盐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3号、8号小麦在土壤全盐含量为0.299%~0.786%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性强,比对照小麦增产明显。当土壤全盐含量0.299%时,小麦的农艺性状受到轻度影响,耐盐小麦比对照小麦略有增产;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99%~0.786%时,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盐分浓度的上升,耐盐小麦比对照小麦增产幅度提高,优势明显;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786%~0.828%时,小麦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随着盐分浓度的继续上升,小麦产量急剧下降,耐盐小麦比对照小麦有优势,但产量太低,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物改良盐碱地效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物改良盐碱地主要是通过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培肥地力,从而提高盐碱地(盐渍化土地、碱化土地)的经济效益。在土壤盐分含量较高时,通过2a直接种植比较耐盐的禾本科牧草,0~40cm土壤的脱盐率可达67.3%以上;种植直根系作物枸杞3a后,0~40cm土壤的脱盐率为78.7%。而利用灌水洗盐方式改良盐碱地耗水量大,是生物改良方式的1.6倍。在土壤盐分含量高于1.5%时,利用生物方式改良后土地的产量高于灌水洗盐后的产量。生物改良盐碱地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优的改良盐碱地模式。在以硫酸盐为主的干旱区盐碱地,种植耐盐牧草结合正常灌溉改良盐碱地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1995年-1996年在会宁不同生态区域对谷子新品种引进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省农和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陇谷6号品种,中熟,苗期生长势强,根系发达,叶片宽厚,光合时间长,茎粗穗大。当每公顷留苗控制在22.5万株-30.0万株时,穗粒重为15.8g,千粒重为3.5g,具有抗旱,抗病,丰产稳产和优质之优点。两年多点试验平均产量为3280.5kg/hm^2,陇谷6号已成为当地推广的粮草兼丰的主要谷子  相似文献   

9.
新疆盐碱地种植耐盐小麦土壤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干旱区有大量盐碱地 ,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盐碱的利用改良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研究 ,面临巨大的挑战。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小麦既有生产效益 ,又有改良土壤盐渍化作用。在传统灌溉管理下 ,当土壤原始盐分 2 .0 %时 ,在壤质土壤上种植耐盐小麦 1— 2年 0— 40cm土层盐分可降到 0 .8%。在粘壤土、壤土土质的土壤中 ,种植耐盐小麦 5年时 ,0— 1 0 0cm土层盐分可降到 0 .5 % ;种植 7年后 ,0— 1 0 0cm土层盐分降到 0 .2 %左右 ,且在以后种植条件下 ,土壤盐分趋于平衡状态 ,变化很小。种植耐盐小麦引起的盐分变化 ,灌溉水为主要作用 ,以至经多年种植 ,土壤表现为脱盐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小麦耐盐新品系“101”是利用冬小麦“红选501”和墨西哥春麦“唐努尔”杂交的F1作母本,“红选501”和墨西哥春麦“西埃代赛洛斯”杂交的F2的父本进行复交培育而成,具有耐盐好、抗倒伏、产量高的特点。在轻度盐渍地上小区对比试验,产量为5125.5kg/hm^2,比对照高57.47%,在中度盐渍化地上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单产为5122.5kg/hm^2。  相似文献   

11.
宁南旱地土壤磷肥用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磷对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及增产有突出的作用。应用磷酸吸收系数法估算宁南旱地主要土壤类型的磷肥用量。结果表明:宁南旱地主要土壤类型的磷酸吸收系数介于725-1306mg/100g土之间,相应的建议施磷量为53-108.9kg/ha,与肥效函数法计算出的施磷量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咸水种植高冰草及改良土壤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冰草是高产优质牧草,为研究其利用咸水种植的可能性,进行了咸不不发芽试验,幼苗及年年植株咸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高冰草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用<12g/l的碱水灌溉,对其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用低矿化度咸水灌溉高冰草,还有改良盐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豆蚜的系统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 ̄1996年作者以系统最优控制为技术原理,采用逐步逼近法和正交优化法,研究了豆田11种可控因素对大豆蚜,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根据既控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综合评价可控因素,提出大豆蚜系统最优控制:大豆与玉米同穴(4:1式)或间作(9:2式)、鲁豆4号6月10日前后播种、1800g/hm^2微肥拌豆种,N45kg/hm^2,P2O5 60kg/hm^2、K2O150kg/hm^2、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供水能力,提高小麦量和水分利用率。经试验,土壤供水能力提高132.3%-181.0%,小麦产量提高55.0%-75.1%,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提高2.04kg(mm.hm^2-3.59kg/(mm.hm^2),达到7.13kg/(mm.hm^2-8.89kg/(mm.hm^2();处理中窄 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一种能较  相似文献   

15.
ABT生根粉浸种在旱地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ABT生根粉对玉米进行了多年的浸种试验和生产示范。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10mg/kg-5mg/kg的ABT4^#增产作用最显著,平均增产13.37%,它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促进各器官的发育,提高其抗旱性,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3.5个和37.1g。  相似文献   

16.
黄露桃具有果大、色艳、味美、耐贮、易运等特点,鲜食和加工皆适宜。平均单果重90g,最大单果重300g,在一般桃子的淡季至7月下旬成熟,是罐藏出口珍品,畅销国内外。洪泽县常年平均气温为12.8℃,年降雨量为893mm。自1986年引入黄露桃栽培至今已有13a,冬季严寒期,花芽易遭冻害,特别是1991年冬,最低气温达-17.1℃,花芽受冻较重,产量受损极大。我们通过5a的田间普查及相关试验研究,掌握了花芽冻害规律,并总结出1套高产栽培技术,使667m2产量由8a前的1430kg提高到2330kg,增…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盐渍化土地治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和  刘虎俊 《干旱区研究》1999,16(1):67-70,F003
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达省,盐渍化土地面积75000hm^2,主要分布在山前溢出带,洼,地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周围,其中渠系周围和水浇地盐渍化面积占盐渍化土地面积的12%。盐渍化土壤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有种植高耗水作物,连续种植,种植耐盐牧草。减少积水,排放土壤亚表层贮水,打井为主要的工程改良盐渍土地措施,施用石膏和有机肥为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滨海区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引种及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引种试验,对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和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成分、耐盐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交酸模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达20%~38%;繁殖力强,一年或刈割4茬~5茬,每公顷收获鲜草150t左右。按照抗逆半衰减定义,该牧草耐盐力0.325%,只有抗中等盐碱。但收获携盐能力较强,从平均盐离子含量来看,每种植1hm^2鲁梅克斯,通过牧草收割,一年可携走土壤中的盐分150kg~200kg。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抗旱播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播种期严重干时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3种播种方式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0cm-20cm土壤不量在11%-15.4%的范围内,抢墒播种,小麦出苗早,出苗率可达90%以上,苗情发育较好,产量最高可达1909.5kg/hm^2-4650kg/hm^2;0cm-20cm土壤不量在8%以下时,干旱寄种,比雨后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5以上,苗情稻优,产量可达543kg/  相似文献   

20.
每公顷桃园施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乳油2kg(有效成分)进行其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的降解主要发生在两个连续的阶段(0~28天和28~57天)半衰期分别为7.4天和17.5天,施药后57天的残留量低于0.2mg/kg,果实成熟采收期前30,21,14天进行两种用药量(商品量1.0和2.0g/L)和两种喷洒量(750和1500L/ha)施药处理,测定其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