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南河口山地香蕉测土配方施肥的田间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适合河口县老范寨乡山地香蕉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本试验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案,对香蕉氮、磷、钾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0(N_2P_2K_3)的折合产量最高,为39.75 t/hm~2;其次分别为处理7(N_2P_3K_2)、处理6(N_2P_2K_2)和处理11(N_3P_2K_2),折合产量分别为39.06、39和38.85 t/hm~2;处理8(N_2P_2K_0)为除空白处理1(N_0P_0K_0)外产量最低的一组,为18.75 t/hm~2,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香蕉的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该地区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632.25、198.3和1 207.95 kg/hm~2。对于香蕉而言,该地区香蕉试验地基础地力贡献率为39.26%,土壤供钾能力极低,供氮能力较低,供磷能力中等,说明钾肥是影响香蕉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一定氮钾配施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特性、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IPAR)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IPAR与LAI之间的相关性,为在一定氮钾配施下筛选出适宜的磷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麦7698为试验材料,设低氮低钾N_1K_1(N 225 kg·hm~(-2)、K_2O 150 kg·hm~(-2))、低氮高钾N_1K2(N 225 kg·hm~(-2)、K_2O 225 kg·hm~(-2))、高氮低钾N_2K_1(N 300 kg·hm~(-2)、K_2O 150 kg·hm~(-2))、高氮高钾N_2K_2(N 300 kg·hm~(-2)、K_2O 225 kg·hm~(-2))4个氮钾配施比例,每个氮钾配施设置5个施磷水平:P0(不施磷)、P1(P_2O_5 150 kg·hm~(-2))、P_2(P_2O_5 225 kg·hm~(-2))、P~(-2)3(P_2O_5 300 kg·hm2)、P4(P_2O_5 375 kg·hm-),共20个处理。对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IPAR)、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在4种氮钾配施下,施P_2O_5 0—225 kg·hm~(-2)时,随施磷量的增加,总茎蘖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及LAI均增加,施P_2O_5超过225 kg·hm~(-2)时,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以施P_2O_5 225 kg·hm~(-2)水平群体指标最佳。(2)氮钾配施固定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小麦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值(IPAR)的大小顺序均为P_2P1P3P4P0,且P_2水平IPAR值最高,增幅最大。不同氮钾配施下以N_1K_1条件IPAR增幅最多。(3)4种氮钾配施条件下IPAR与LAI均呈指数正相关关系,N_1K_1、N_1K2、N_2K_1、N_2K_2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小麦IPAR与LAI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8492、0.8363、0.7321、0.8081。产量与LAI在二阶多项式函数关系上拟合度较好,拟合系数为0.7145。(4)从3个年度各处理产量来看,适当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但磷肥增加到一定程度小麦产量又呈下降趋势,不同氮钾配施下N_1K_1处理产量水平最高,氮钾配施固定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的产量及增产率均为P_2(P_2O_5 225 kg·hm~-2))时最高。【结论】本研究条件下,N_1K_1P_2(N_225 kg·hm~(-2)、K_2O 150 kg·hm~(-2)、P_2O_5 225 kg·hm~(-2))处理可以优化小麦群体结构,提高LAI,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IPAR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露天大田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11个肥料处理组N_0P_0K_0、N_0P_2K_2、N_(0.5)P_2K_2、N_1P_2K_2、N_(1.5)P_2K_2、N_2P_2K_2、N_(2.5)P_2K_2、N_3P_2K_2、N_2P_0K_2、N_2P_2K_0、MN_2P_2K_2,每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豆角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钾肥投入相同,以N_(1.5)为分界点,产量、净收益和豆角/地表植株呈现两段式递增趋势,当N∈(1.5,2.5),施氮量与豆角/地表植株呈负相关;当N∈(2.5,3],施氮量与豆角/地表植株正相关;MN_2P_2K_2时,产量、净收益和豆角/地表植株达到最大。氮肥对豆角产量影响最大,磷、钾肥其次;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豆角增产最大。  相似文献   

4.
阐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稻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探讨提高红壤性稻田土壤肥力的合理施肥模式。田间试验设CK(不施化肥)、N_1(N 60 kg/hm~2)、N_2(N 120 kg/hm~2)、N_1P_1(P_2O_530 kg/hm~2)、N_2P_1、N_2P_2(P_2O_560 kg/hm~2)、N_2P_2K_1(K_2O 45 kg/hm~2)和N_2P_2K_2(K_2O 9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腐熟牛粪作基肥,每季稻草按50%还田,连续10年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性稻田有机质、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化规律。10年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5 g/kg,年均增加0.25 g/kg左右。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试验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35 g/kg,年均增加0.035g/kg,以N_2P_2K_1和N_2P_2K_2处理的土壤全氮增幅最大,平均每年增加0.052和0.048 g/kg。连续10年不施化学磷肥处理(CK和N_1、N_2),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基本上处于一种平稳状态。施用化学磷肥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N_1P_1和N_2P_1处理每年土壤全磷含量增加0.008 g/kg;N_2P_2、N_2P_2K_1和N_2P_2K_2处理土壤全磷含量年均增加0.012~0.013 g/kg。N_1P_1和N_2P_1处理每年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约0.8 mg/kg;N_2P_2、N_2P_2K_1和N_2P_2K_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年均约增加1.4~1.6 mg/kg。连续10年不施化学钾肥处理(CK、N_1、N_2、N_1P_1、N_2P_1和N_2P_2),其土壤全钾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而速效钾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施用化学钾肥处理中N_2P_2K_2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全钾年均增加0.014g/kg。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氮磷钾化肥显著提高赤红壤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有机肥的施用是不断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田布置14个田间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氮磷钾含量配比对陇油7号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比例(磷钾施用量一致)和施磷比例(氮钾施用量一致)较高时,冬油菜长势良好,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含量较高,籽粒产量增加;而施钾比例对冬油菜的产量影响较小;供试13种氮磷钾配比处理中,以N_2P_2K_3处理10的籽粒产量最高,为6978kg/hm~2,其次是处理9(N_2P_2K_1)和处理11(N_3P_2K_2),籽粒产量分别为5446kg/hm~2和5020kg/hm~2。以处理2(除CK之外)的籽粒产量最低,为880kg/hm~2。  相似文献   

6.
杉木苗期氮磷钾营养及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最优化设计安排了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分别为氮:0.0,0.5,1.0,1.5,2.0;磷:0.0,0.3,0.6,0.9,1.2;钾:0.0,0.4,0.8,1.2,1.6g/桶)的肥料试验,供试土壤有效氮、磷缺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配合适宜的N_3P_3K_1,N_2P_4K_4及N_1P_3K_3氮磷钾肥利用率较高或最高,氮过多磷不足则氮肥利用率低,导致氮肥浪费并且抑制杉苗生长和生理活性;磷肥可明显促进杉苗对氮肥的吸收。多数生长、生理指标与杉苗针叶全氦、全磷、全钾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据此进行营养诊断可得到较客观的结果。采用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可诊断杉木各苗期的营养平衡状况及定量地判断需肥程度和顺序,合理制订各苗期针叶养分的适宜比值。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得到了一个较完整的杉苗营养诊断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N_1P_0K_0(只施氮肥)、N_1P_1K_0(施氮磷不施钾肥)、N_1P_0K_1(施氮钾肥不施磷肥)、N_1P_1K_1(氮磷钾肥均施)4个处理,研究低磷钾胁迫对甜、糯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_1P_1K_0、N_1P_0K_1处理较N_1P_1K_1处理,5个品种的株高、地上部分干物重、产量及相关指标均有降低,N_1P_0K_0处理各品种的株高、茎粗、干物重和产量与N_1P_1K_1比较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品种之间差异较大。甜、糯玉米可以通过生理反应和改变根系构型适应低营养养分水平。甜、糯玉米通过改变株高和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适应低营养水平。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5个品种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津科糯209、美玉香甜16号、华美甜8号耐低钾能力高于华密和燕禾金2005,美玉香甜16号、华密、燕禾金2005耐低磷能力高于津科糯209、华美甜8号。  相似文献   

8.
2017年在麻城市三个不同的乡镇,进行了水稻不同比例的配方肥(N_(26)P_(15)K_(10)、N_(26)P_(10)K_(15)、N_(21)P_(10)K_(20))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个配方肥均能增加或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增加17.4~32.8%)、穗总粒数(增加16.8~40.2%)、穗实粒数(增加15~47.2%)、结实率(增加1.0~4.0%)和千粒重(增加0.3~1.8%),高氮高磷配方(N_(26)P_(15)K_(10))有利于成穗,高钾配方(N_(21)P_(10)K_(20))在中高肥力地区有利于结实和灌浆;三个配方肥均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产量增加幅度1399~2566kg/hm~2,增产率22.7~37.4%,处理之间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高钾配方(N_(21)P_(10)K_(20))适合于铁门岗乡和中馆驿镇等中、高肥力地区,高氮配方(N_(26)P_(10)K_(15))适合于木子店镇等低肥力地区。  相似文献   

9.
氮钾营养对节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秋季条件下以节瓜七星仔为材料,设置低氮低钾(N_(12)K_9)、低氮中钾(N_(12)K_(18))、低氮高钾(N_(12)K_(36))、高氮低钾(N_(18)K_9)、高氮中钾(N_(18)K_(18))和高氮高钾(N_(18)K_(36))等6个处理,研究了氮钾营养对节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氮、钾水平,节瓜植株干重和果实产量都呈增加的趋势,增钾比增氮的效果更明显;果实的总糖和Vc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含量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果实的氮、磷和钾含量呈增加的趋势,但有个别处理例外.  相似文献   

10.
在秋季条件下以节瓜七星仔为材料,设置低氮低钾(N_(12)K_9)、低氮中钾(N_(12)K_(18))、低氮高钾(N_(12)K_(36))、高氮低钾(N_(18)K_9)、高氮中钾(N_(18)K_(18))和高氮高钾(N_(18)K_(36))等6个处理,研究了氮钾营养对节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素水平和密度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87年对不同氮素水平和密度条件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合理增施N素和适当的栽培密度能明显地提高棉花群体的光合能力,这种使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提高的效应,还随生育进程而增加。棉花盛花期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午休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无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农家肥和N、P、K、的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因素的产量数学模型效应依次为农肥(X_2)>严度(X_1)>化肥(X_3);最优组合方案为秘度6600株/亩,农肥1800kg/亩,N、P、K、分别为4.05、2.10和4.05kg/亩;最优水平组合的产量达2600kg/亩,比对照增产33.26%,每亩增加产值145元,节约成本26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黄羊镇农怍物试验站对新品种“甘春86—5001”进行了密度和化肥用量的2因素5水平正交回归旋转设计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地力条件下,甘春86~5001以亩施纯氮9~13公斤,纯磷6~9公斤,每亩基本苗40~45万较好。密度与施化肥的最佳组合为密度41.8万苗,亩施纯氮11.75公斤,纯磷8.2公斤,每亩籽粒产量可达650.8公斤,其相应的产量结构为成穗数44.45万,穗粒数39.5粒,千粒重43.13克。本文还分析了生物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倒伏率与密度及施肥量的关系,指出超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管理必须重视倒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玉米新组合绵单一号制种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制种亩产250公斤以上的优化栽培模式918个。制种亩产大于250公斤的优化栽培方案为:4月3日播种,亩栽3600—3800株,底肥:硫酸锌亩施1.46公斤、有机肥(腐熟堆肥)亩施1800公斤、碳铵亩施21.53公斤,过磷酸钙亩施76.25公斤,氯化钾亩施15.25公斤;追肥:苗肥亩施碳铵21.53公斤,秆肥亩施碳铵21.53公斤,攻穗肥亩施碳铵43.06公斤。  相似文献   

15.
以氮、磷、钾、密度及果枝数五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取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案,经田间试验后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棉区以密度和钾肥对产量影响最显著。≥75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为N10.45~11.05公斤/亩,P_2O_53.92~4.10公斤/亩,K_2O10.65~11.20公斤/亩,密度3410~3510株/亩,果枝数16.06~16.30台/株。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运城地区,常年种植春玉米8~10万亩,主要分布于中条山区,经1991年和1992年高产技术开发,虽逢少雨年型,但因栽培技术得到改进,单产明显提高。以闻喜县石门乡为代表,1992年全乡3221亩玉米,亩产由前三年的303.8kg上升到456kg,增产51%,其中推广地膜覆盖2000亩,亩产680kg,并涌现出一批亩产吨粮的高产典型。主要措施:采用优种(农大60为主)、地膜覆盖、合理密植(亩植4500株左右)、优化施肥(以产定肥,稳氮、增磷、施钾、补锌)、防虫去雄。  相似文献   

17.
甜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玉米群体作为系统,密度、N、P和K肥作为输入,产量作为输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措施——甜玉米——产量数学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得到900~1000公斤/亩高产甜玉米群体的各输入因子的配比组合如下:密度取4591~4820株/亩,N肥(纯N)取6.64~9.09公斤/亩、P肥(纯P)取3.39~5.91公斤/亩,K肥(纯K)取4.66~6.67公斤/亩(以上为沈阳);密度取4782~5000株/亩,N肥(纯N)取4.17~6.55公斤/亩,P肥(纯P)取8.07~9.29公斤/亩,K肥(纯K)取6.89~8.99公斤/亩。群体于物质累积乳熟期应在700公斤/亩以上,最大叶面积指数在4.7±0.3,稳定期在15天左右,累积光合势在110千平方米·日(乳熟期)以上。运用栽培促控措施,使甜玉米群体在时间序列上完成模型给定的各指标定值,就能尽可能地减少非控制因子引起的输入与输出间定量关系的飘移,从而实现预期的产量输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中熟油菜品种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条件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单产稳定超过150kg的适宜农艺组合措施为:播种期9月13-20日,密度12-15万株/ha,N,P,K肥分别为232.5-285kg,52.5-66kg和112.5-150kg。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播种期>N>P>K>密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对翠碧一号施用不同数量的氯肥进行比较,研究氯肥对翠碧一号大田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一定数量内的氯肥会缩短烟株的大田生育期,优化烟株的农艺性状,促进烟株的生长势,相同部位烟叶的氯含量会随施氯肥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氯化钾4 kg/亩,施用硫酸钾18 kg/亩会增加亩产值和亩产量,但会降低原烟外观质量;施用氯化钾6 kg/亩,施用硫酸钾17 kg/亩会降低亩产量和亩产值,但会提高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促进了烟叶的品质和原烟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