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及飞行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ranch.田间自然种群中,幼虫期的死亡率最高,1、2、3龄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8.14%、50.86%、78.97%,幼虫期被寄生蜂寄生的概率随龄期的增大而增高,从1龄的1.44%上升到3龄的60.88%。应用微型昆虫飞行磨(Flishtmill)计算机联机装置对不同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雌虫飞行能力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强,3日龄最大连续飞行的时间为8.83分钟,距离为272.93m。雄虫以2日龄成虫飞行能力最强,最长的一次连续飞行时间可达25.00分钟,距离为882.88m。  相似文献   

2.
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菜蛾绒茧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各个龄期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39、0.24。该蜂对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进入4龄并发育至该龄期40%时间以上的幼虫不能寄生。产卵寄生的雌蜂比例也随4龄幼虫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小菜蛾幼虫被寄主后  相似文献   

3.
荔枝害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栽培品种NC89为对照,通过室内饲养和组织切片,系统研究了转双基因抗虫烟草对烟夜蛾和小地老虎幼虫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转双基因抗虫烟草对烟夜蛾幼虫具有稳定的杀虫作用,取食后2-3d死亡,死亡率达100%,不同龄期间表现一致;对小地老虎幼虫个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其抗性随龄期的增加而减弱,1龄死亡率为48%,2龄为28%,3龄以后死亡率为0,但对各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泰山1号昆虫病原线虫对棉铃虫幼虫和蛹的致死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报道了昆虫病原线虫对棉铃虫室内测试的致死效果。试验采用人工饲养的棉铃虫1-5龄幼虫和蛹。当益害比为80:1时,1-5龄幼虫2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6.779%、70.968%、96.610%、93.750%和100%;益害比为40:1时,3天的校死亡率分别是21.818%、87.931%、98.333%、96.667%和96.667%。在含水量为6。591%,深度为5cm的沙中,益害比为200: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地测定了柑桔潜叶蛾的耐寒力和幼虫对嫩叶含水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2龄幼虫对低温最敏感,其次是卵,蛹耐寒力最强,其次是3-4龄幼虫,当温度≤15℃时,1-2龄幼虫的死亡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低温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当温度≤10℃时,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3-4龄幼虫和蛹的死亡率越高,卵的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茶蚕颗粒体病毒液剂与复合液剂的田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液剂与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田间防治茶蚕的效果。AbGV液剂600ml/hm 2 防治卵盛孵期至低龄幼虫期的效果可达80.4% ~91.1% ,并有明显的持效,施药后1~3 年,茶蚕的自然感病率仍达47.6% ~62.3% ;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300m l/hm 2)防治卵盛孵期至幼虫3龄前幼虫的效果可达86.2% ~97.5% 。9~10月以应用复合液剂较好,能加快死亡速度,但持效较AbGV液剂差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昆虫的弱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感染2龄幼虫,感染3d,幼虫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病毒感染4龄幼虫,残留活虫幼虫历期延长,但取食量减少37.52%。病毒感染5龄幼虫,感染幼虫蜕皮时间延迟18h,幼虫历期延长2d。幼虫血淋巴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幼虫蜕皮时间延迟主要原因是蜕皮过程延长。病毒感染5龄初幼虫,残留活虫蛹重减轻14.19%,成虫产卵量减少20.58%。结果表明,HaN-PV感染棉铃虫幼  相似文献   

8.
以鲁豆1号作感病对照,通过接种相同数量的卵和二龄幼虫并采用切顶水培技术研究我国筛选出的两个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24h侵入大豆抗感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数十分接近,差异不显著;接种后水培15~17d,抗病品种根内的二、三龄幼虫数无论是单株平均值,还是所占百分数均极显著高于感病对照,而四龄幼虫、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正好与此相反。感病对照鲁豆1号根上二龄、三龄、四龄、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所占百分数为4.40%、10.20%、24.95%、29.35%和60.45%,而元钵黑豆和灰皮支黑豆根上各龄线虫的百分数分别为22.30%、26.50%、13.55%、3.80%、37.65%和24.30%、29.60%、15.05%、2.50%、31.15%。抗感品种根上线虫性比的差异极明显,抗病品种为10左右,而感病对照稍大于1;抗病品种根上线虫幼虫从二龄到三龄及从三龄到四龄阶段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从三龄到四龄阶段的死亡率高于从二龄到三龄阶段。  相似文献   

9.
印度谷螟各虫态及性别对60Co辐照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有^60Co-γ射线3,3.5,4,5,7,15,30和60Drad剂量辐照印度谷螟老龄幼虫,1-2日龄、3-4日龄、5-7日龄蛹,1-3龄成虫和F1代3-4日龄卵。研究表明,各虫态对^60Co辐射敏感性的顺序依次为:老龄幼虫>蛹>成虫;1-2日龄蛹3-7日龄蛹;雌虫>雄虫。用于直接防治,用7-10Krad辐照幼虫和蛹,用30Krad辐照成虫和卵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用3-3  相似文献   

10.
用氟啶脲(chlorfluazuron)溶液处理甜菜液蛾(Laphygma exigua Hubner)不同日龄卵和不同龄期幼虫,结果发展,氟啶脲对1日龄卵有一定直接杀灭作用,对2 ̄3日龄卵直接杀伤效果低,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对氟啶脲的敏感性降低,卵盛期15 ̄25mL/667m^2(制剂用量),2 ̄3龄幼虫盛发期30 ̄60mL/667m^2(制剂用量),均可较好的控制甜菜夜蛾的危害,且持效期达15  相似文献   

11.
白僵菌防治盐肤木害虫黑角直缘跳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来源于黑角直缘跳甲、榆蓝叶甲、泥蜂、竹象、松毛虫上的6株球孢白僵菌,于室内对黑角直缘跳甲2龄幼虫进行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源于黑角直缘跳甲上的白僵菌B3.1对该虫的致病性最强,室内试验死亡率达91.31%,校正死亡率90.88%,高于其它寄主上分离生产的白僵菌;用于林间防治试验,虫口减退率为70.3%,可明显提高盐肤木倍林结倍率和五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2.
成虫期营养对甜菜夜蛾生殖和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成虫羽化后每d取食5%蜂蜜水(a组)、第1d取食5%蜂蜜水,其余每d取食清水(b组)和每d取食清水(c组)三种成虫期营养对其产卵、交配和飞行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期营养对其产卵量、产卵前期、产卵期、平均寿命、交配率、交配次数以及卵孵化率等均无显著的影响,而对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显著。在对3日龄蛾24h的吊飞测试中,a组成虫飞行距离最远(68.67  相似文献   

13.
冀鲁豫和新疆棉铃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次系统报道了苦槛蓝对菜青虫的拒食,毒杀作用和影响生长发育的作用。试验表明,1%苦槛蓝氯仿萃取物对菜粉蝶4龄,5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均在94%以上,对4龄幼虫的AFC50,AFC95分别为0.12%和0.78%;处理后72h,4龄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0.8%;处理后4d,试虫的平均体重仅为对照的36.74%;经1%氯仿萃取物处理,4龄试虫羽化率仅为3.33%,发育抑制率达88.89%。  相似文献   

14.
中红侧沟茧蜂成虫日龄及粘虫幼虫龄期对寄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室内研究了不同日龄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对粘虫幼虫龄期的选择、寄主被寄生时的龄期对寄生蜂幼期发育历期和茧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寄主1~5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可以寄生1—4龄幼虫,不寄生5龄;偏爱寄生2龄和3龄幼虫;对1、2、3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21、0.31、0.27和0.21;寄主幼虫供寄生后,其寄生率随寄主幼虫供寄生时的龄期增大而下降。寄生于4龄寄主幼虫的蜂,其卵至结茧的历期显著长于寄生于2或3龄寄主幼虫的蜂;寄生4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蜂茧明显重于寄生于2或3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蜂茧。雌蜂日龄增加,寄生能力下降;但雌蜂日龄对寄生蜂子代卵至结茧的历期和茧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主识别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寄生行为观察发现,无选择条件下,处女蜂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偏爱强于甜菜夜蛾,第3次遭遇,雌蜂对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累计产卵刺探率分别为73.3%、70%和30%;产卵经历能显著增强雌蜂对最优寄主和次优寄主的寄生能力;雌蜂不具同种识别过寄生能力,具一定自身识别过寄生能力,但时效期短于8h。雌蜂对混合种群的寄生选择研究发现,寄生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率显著高于甜菜夜蛾幼虫,分别为91.0%和76.3%;雌蜂对3日龄、4日龄和5日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71.7%、67.8%和63.4%,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对6日龄幼虫的寄生率(30.4%)。  相似文献   

16.
蔗扁蛾的发育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晓容  田世尧 《植物检疫》1999,31(6):338-340
本文报道了蔗扁蛾的发育情况。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蔗扁蛾的卵历期为4天,1~7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3、2~3、5、6、6、9和8天以上,预蛹期为3天,蛹的发育历期为11天,成虫寿命为5~9天。  相似文献   

17.
球形芽孢杆菌C3┐41杀蚊幼实验制剂对3~4龄致倦库蚊和大劣按蚊幼虫有较强的毒性,其48小时的LC50值分别为0.00795和0.98500mg/L。蚊幼虫死亡后,球形芽孢杆菌芽孢能在死蚊幼体内正常萌发、繁殖和发育,并产生有杀蚊活性的芽孢和晶体混合物。在含有死蚊幼虫的处理组,两种蚊幼虫的死亡率20天内一直维持在95%以上;在无死蚊幼的对照组,大劣按蚊幼虫14天后的死亡率下降为0,致倦库蚊幼虫20天后的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证明经球形芽孢杆菌处理致死的蚊幼尸体可以延长制剂在水体中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杆菌对小菜蛾取食量、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室内测定了苏云金杆菌制剂对小菜蛾3、4龄幼虫取食量、发育历期、幼虫化蛹率、蛹的羽化率、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菜蛾3龄初幼虫取食Bt制剂后,3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减少,而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对能发育到4龄的幼虫其取食量和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影响。小菜蛾4龄幼虫取食Bt后,幼虫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均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随Bt制剂浓度的增高而增大。用400倍的Bt液剂供给小菜蛾成虫取食,虽然对其寿命没有显著影响,但可导致雌虫产卵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甜菜夜蛾幼虫毒力的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甜菜夜蛾的室内人工饲养及不同感染因素对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人工半合成饲料在室内可以大量饲养甜菜夜蛾,其生长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雌雄性比和产卵均表现正常。感染时间、幼虫日龄和感染温度对生物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随着感染时间(3、5、7天)的延长,生物测定中致死中浓度LC50显著降低,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增强;而随着感染幼虫日龄(1、2、3天)的升高,LC50有显著升高,且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降低,依次为32.1、64.9、171.1μg/ml;随着感染温度(22、25、28℃)的升高,LC50有较显著降低;饲料的存放时间(4~8天)对生物测定的结果只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豌豆蛀杆蝇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对豌豆蛀杆蝇Phytagromyza sp.有致死作用,室内试验幼虫寄生死亡率可达100%,肾达60.4%,对照为6.2%。田间防治试验,每亩施有量1.5亿条时,防治效果为68.8%;用量3.0亿条时,效果达92.9%;对照区自然死亡率为6.3%;而化学农药(18%杀虫双)防治区效果则为48.8%。试验表明,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豌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