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从饲养好怀孕母猪、科学饲养初生仔猪、掌握仔猪适时断奶日龄、抓好补料关、搞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以期指导养猪生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守贵 《饲料博览》2000,(10):42-42
在规模化猪场中受饲养管理、营养、疾病、品种和环境的影响,仔猪阶段特别是初生一周内死亡率特别高,导致生产成绩偏低、效益上不去。因此,有必要着力改善这一环节。1加强怀孕母猪的管理供给合理的营养,科学地饲养,保证怀孕母猪有良好的体况,能正常产仔、泌乳,应特别注意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包括驱虫、免疫、猪体清洁消毒后的转栏、临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消毒、环境控制、预防给药、免疫注射等)。如果怀孕母猪过肥过瘦都可以影响奶水质量,进而导致仔猪下痢、死亡。2加强仔猪的管理及早喂初乳初乳中干物质较高,含有较多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措施,包括: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掌握仔猪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仔猪过好初生关、下痢关、补料关、断奶关等四关;做好仔猪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5.
怀孕母猪作为一个特殊阶段,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案,只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才能将怀孕母猪饲养好,这个时期母猪饲养的好将会对仔猪提供良好的体质,有助于仔猪将来的生长发育,这个时期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也有助于母猪良好产后恢复,有利于为下次配种怀孕做准备。本文针对母猪怀孕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旨在可以为广大养猪场在怀孕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上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 在农村的养猪生产中,大都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特别是仔猪生产,饲养管理水平低,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应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哺乳母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初生仔猪以哺乳为主,哺乳母猪营养高,泌乳力就强,能够正常供给仔猪乳汁,仔猪能发育好,死亡率低。若哺乳母猪营养贫乏,泌乳力差,不能  相似文献   

7.
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目的是保证胚胎能在母猪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化胎、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使母猪产仔多,出生重大,体质健壮,均匀整齐的仔猪。培育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  相似文献   

8.
断奶前的仔猪因免疫能力和生理机能都较低,易患一些疾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缺铁性贫血,仔猪白肌病,腹泻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降低发病和死亡率,提高仔猪成活率。1、养好母猪,培养健康仔猪加强对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体质健壮,多产奶,是搞仔猪免疫力和成活率的重要条件。母猪的饲料要科学配合,保证有足够能量、蛋白质,有充足的钙、磷等微量元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条件者可供给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充足饮水,日粮中适当配加草粉(最好是苜蓿草粉),还应有充足的日…  相似文献   

9.
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体内血糖过低引起的一种仔猪代谢性疾病,一般怀孕后期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或有其它疾病发生时,母猪食欲下降,乳汁减少或无乳。出生仔猪体质差或其它疾病造成吮乳无力等,均能造成仔猪脑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低血糖病的发生。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病死率可达50~100%。多发于冬春季,该病极易被误诊为感冒、溶血病、猪瘟等疾病,给养猪户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仔猪健康决定着养殖场的未来,而怀孕母猪的饲养与管理是保障仔猪健康的先决条件。文章从怀孕母猪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介绍了饲料、饲喂、管理、疾病等影响猪场出现弱仔的诸多因素,从控制孕期母猪膘情、科学管理和饲养妊娠母猪、强化仔猪护理和开料等方面入手,科学防控弱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从而获得较好的仔猪初生体重。其阶段划分和饲喂要求是:怀孕4~30天,每天投料1.8~2.5公斤;31~60天,每天1.2~1.8公斤;61~85天,每天1.8~2.5公斤;86~100天,每天2.8~3公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要想生产出优质的DLY三元商品仔猪,除了选择好LY二元母猪、杜洛克公猪和加强DLY三元商品仔猪的饲养管理等环节外,还要重点加强LY二元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指导,认为LY二元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个体大,健壮,数量多的仔猪;二是乳腺发育正常,哺乳期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笔者就如何加强LY二元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谈了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种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母猪每次排卵20枚左右.卵子的受精率在95%左有,而母猪产活仔猪数大概在10头左有,证明有一半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影响胚胎死亡的原因主要有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管理和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为提高种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就要在后备母猪、空怀母猪、怀孕以及分娩前后各个时期.实施综合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种母猪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1.抓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喂母猪配合饲料,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不要过高。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不喂发霉、糟渣饲料,加喂青饲料,保证下奶好。 2.喂脂肪 在怀孕母猪后期的饲料中添加脂肪,促进乳脂的合成,提高初生仔猪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15.
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生明 《农技服务》2010,27(1):71-72
从产前准备、产前母猪的饲养管理、接产技术、难产的应急措施、仔猪假死的急救、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及初生仔猪的护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疾病和环境两个方面,初生仔猪的死亡率高达15%—25%,哺乳仔猪生后前3天死亡数占60%,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其直接原因是怀孕母猪的营养和生产管理措施等失当,而哺乳仔猪受母猪攻击死亡也占一定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怀孕母猪饲养要达到3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个体大、健壮、数量多的仔猪。二是母猪乳腺发育正常,哺乳期产奶多。三是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仔猪饲养成本。所以,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处于目前生猪价格低落,养殖效益下降特殊时期,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减少损失尤为重要。作为从事畜牧业多年的工作者,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就如何饲养好妊娠母猪提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84~1985年,对正阳种猪场从国外引进的杜洛克猪群中出现以仔猪“急死”为特征的疾病,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此病是由于土壤、饲料硒含量低于正常值,加上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肝营养不良症。通过给怀孕后期母猪和新生仔猪定期补硒等措施,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减少育成猪四肢病、使母猪准胎率和仔猪成活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怀孕母猪的喂料管理 母猪怀孕前期的饲养管理水平可低一些,怀孕70~80d时可多喂青饲料,适当少喂精料。但产仔前30d至产前一周要加喂较多的精料(10%一15%),即攻胎,以提高仔猪初生体重。产前一周开始逐渐减料,比正常喂料减少15%一20%。  相似文献   

20.
一、把好母猪关 1.提高母猪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母猪怀孕后期(产前一个月)增加能量饲料或加喂适量脂肪,对繁殖不但无影响,而且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大有裨益.这样做既能提高母猪初乳与常乳的乳脂率,又能增加胎儿体内能量贮存. 2.定期给母猪注射疫苗 危及仔猪生命和健康的早期疫病主要是红痢、黄痢.初次怀孕母猪在产前一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分别注射相应疫苗(连续产仔的母猪在产前半个月注射1次即可),可有效预防该病,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