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多年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该文总结了杨扇舟蛾虫害在石家庄市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现状,为减轻杨扇舟蛾的危害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几年杨扇舟蛾在兴化市常此起彼伏的爆发危害,为控制其危害,作者调查杨扇舟蛾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不同树龄杨树叶片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角度出发,探讨了树龄对杨扇舟蛾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生杨树叶片饲养的杨扇舟蛾幼虫发育历期要长于十年生杨树叶片和三十年生杨树叶片所饲养的杨扇舟蛾,并且其化蛹率、蛹的质量、产卵量均高于十年生与三十年生杨树叶片饲养的杨扇舟蛾。  相似文献   

4.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5.
杨扇舟蛾在浙江宁波1a发生5代,以蛹越冬.7~ 9月的第3代、第4代幼虫为害杨树最重.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天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扇舟蛾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扇舟蛾以幼虫啃食杨树叶片,影响树木生长,经济损失巨大。该文综述了杨扇舟蛾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爆发成灾的原因,总结了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杨扇舟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兴化市位于江淮地区里下河腹部,20世纪80年代末期建设农田防护林与速生丰产林基地而发展杨树生产,但多年来食叶害虫杨扇舟蛾为害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地危害了当地杨树产业的健康发展。2001年兴化林业部门进行杨扇舟蛾的综合防治工作,并调查了杨扇舟蛾在该地的为害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地区常见的杨扇舟蛾寄主植物108杨、加杨、毛白杨和旱柳,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扇舟蛾体重、发育历期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寄主植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在供试范围内,108杨为最适寄主,加杨次之,旱柳最差.  相似文献   

9.
应用昆虫生命表技术,评价4种生物杀虫剂对杨扇舟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和Bt乳剂对杨扇舟蛾种群直接毒杀作用较好,但只施用1次不能将1代杨扇舟蛾种群趋势指数(I)降至1.000以下。0.3%印楝素乳油+Bt乳剂、0.3%印楝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对杨扇舟蛾的联合控制作用显著,I值均小于1.000,同时表明4种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杨扇舟蛾人工饲养进行了观察及野外调查,分析了杨扇舟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以及发生规律,摸清了杨扇舟蛾各代、各虫态的发育周期、越冬代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平均遗孵卵及平均孵化率等重要数据,为准确做好预测预报,更好地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舟蛾类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等。  相似文献   

12.
杨扇舟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AG和行为测定方法.研究了杨扇舟蛾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结果显示,雄蛾对羽化第2天的雌蛾腺体提取物的EAG反应值大于第1天的反应值,之后随日龄增加缓慢衰减,说明杨扇舟蛾求偶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应在羽化后的1~2d内.随着雌蛾腺体提取物剂量的增加,雄蛾的EAG反应值增大,表明雄蛾对雌蛾雌蛾腺体提取物反应的强弱与性信息素含量呈正相关.行为测定结果表明,杨扇舟蛾雄蛾对不同剂量的雌蛾腺体提取物均具有趋性,但无规律性变化.处女蛾的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引起的雄蛾趋性反应强于交尾蛾,杨扇舟蛾雌蛾具重复交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杨扇舟蛾生物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杨扇舟蛾的捕食性天敌与寄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性信息素、生物制剂等方面对我国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防治杨扇舟蛾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苦参碱烟碱乳油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扇舟蛾在安徽北部一般一年4代,以蛹在茧内过冬,越冬蛹一般5月份羽化出成虫,成虫羽化后不久交尾产卵.第一代幼虫6月份进入危害期,第二代幼虫7月份进入危害期,第三代幼虫8月份进入危害期,第四代幼虫9月份进入危害期,10月下旬老熟幼虫沿树干向下爬至地面寻找枯枝落叶吐丝缀叶化蛹越冬.随着杨树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蒙城及周边地区杨扇舟蛾危害日显突出,杨树每年凶杨扇舟蛾危害,叶片被蚕食,光合作用降低,林木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林木生长量下降.为了有效控制杨扇舟蛾的危害,减少林农的经济损失,探索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防治技术,蒙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在省业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进行了应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一、分布及危害 杨扇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是园林绿化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它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各地最为常见,北方则发生于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或过水地区以及沿河、湖地区.杨扇舟蛾食性杂,受其危害的植物多达36科100多种.在东北地区,杨扇舟蛾常危害一串红、鸡冠花、万寿菊、松、杉、草地等.幼...  相似文献   

16.
梁炜 《中国林业》2008,(17):54-54
夏季是杨树各类虫害的高发期,目前威胁杨树产业的主要有天牛、蚱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类、杨白潜叶蛾等虫害。就其危害程度而言,夏季里又主要以天牛、蚱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为主。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杨扇舟蛾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河北省文安县飞机喷洒灭幼脲Ⅲ悬浮剂对杨扇舟蛾的防治效果调查发现,飞机防治食叶害虫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特点.配合灭幼脲Ⅲ,可以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飞防15d后杨扇舟蛾的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为5.28%、0.82头/株.  相似文献   

18.
赤眼蜂对杨扇舟蛾的自然控制作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扇舟蛾是山东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我们对其天敌种类及其抑制效果进行了调查。 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 ,赤眼蜂是我省杨扇舟蛾的主要卵寄生蜂 ,对杨扇舟蛾的种群数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且分布广泛、中间寄主种类多、适应能力强 ,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敌资源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调查方法每 10~ 15天进行一次线路踏查 ,记录杨扇舟蛾的发生形态和种群数量 ;于杨扇舟蛾各世代卵期发生前期和末期分别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块 ,每次采集的卵粒总数应不少于 50 0粒 ,带回室内放入试管内 ,待幼虫和天敌全部孵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杨扇舟蛾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河北省文安县飞机喷洒灭幼脲Ⅲ悬浮剂对杨扇舟蛾的防治效果调查发现,飞机防治食叶害虫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特点。配合灭幼脲Ⅲ,可以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飞防15d后杨扇舟蛾的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为5 28%、0 82头 株。  相似文献   

20.
饲养容器及密度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大量生产,进行了筛选室内大量饲养杨扇舟蛾的适宜容器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饲养容器和密度对杨扇舟蛾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用杯底直径4.5 cm,杯口直径7 cm,高8.5 cm的透明塑料杯做容器饲养的杨扇舟蛾幼虫死亡率、逃逸率最低,化蛹率、蛹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最高,幼虫平均发育历期最短。8头/杯时的饲养密度,幼虫存活率最高,幼虫和蛹的体重增长最多,而且蛹羽化率、总产卵量、单雌产卵量以及产生子代个数也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