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菌剂及菌剂的不同施入方式对大豆产量和根瘤数的影响。以大豆铁丰29为供试材料,采用菌剂拌种和菌剂叶面喷施两种方式,调查了开花期各处理大豆根瘤数和成熟期各处理大豆产量。结果表明,菌剂处理既提高大豆产量又增加大豆根瘤数,菌剂1拌种比菌剂1叶面喷施增产,不同施入方式对于增加根瘤制数没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在提高大豆产量及增加大豆根瘤数方面,菌剂1都好于菌剂2。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固氮体,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NH+4供大豆使用,然而大豆生长后期固氮能力降低,因此选用绿色肥料复合菌剂检测大豆产量等是否提升,为农业上大豆生长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究不同根瘤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豆生长、结瘤和产量的效果,通过大量盆栽试验,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快生型根瘤菌HH103、TY3-5-1 2株根瘤菌和3种单一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为供试材料,对黑河43号大豆分别进行根瘤菌与菌剂的组合处理,研究不同根瘤菌与不同微生物菌剂下大豆结瘤数、根瘤干质量、鲜质量、株高、根长、单株质量、生物量、产量等数据。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均能促进大豆根系结瘤,提高农艺性状与生长发育,其中根瘤菌TY3-5-1主要提高大豆农艺性状;根瘤菌HH103主要是增加大豆的产量,2种菌株的结瘤数无明显差异;施入微生物菌剂后,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豆的影响明显高于单一菌剂;将2种根瘤菌1∶1混合形成复合菌剂对大豆的产量、结瘤和性状的影响明显高于单一根瘤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根瘤菌的配施下明显增加结瘤数,促进...  相似文献   

3.
盆栽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硅酸盐菌剂对土壤钾的释放、大豆对钾的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田间小区试验硅酸盐菌剂22.5kg/hm^2用量大豆增产效果较好,比不施硅酸盐菌剂增产8.0%,硅酸盐菌剂配合肥料钾增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随机取样研究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菌剂对0、1年连作大豆成熟期生物量、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AMF侵染率及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以及R.intraradices对大豆根际土壤百菌清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R.intraradices菌剂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生长及养分吸收,显著增加大豆植株生物量、AMF侵染率及AMF孢子密度,同时R.intraradices及百菌清均对大豆根腐病有防治效果,且相比于百菌清,R.intraradices菌剂在防治根腐病的基础上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环境、增加根系发达程度等;在不同的连作年限下,R.intraradices菌剂均可显著降低土壤中百菌清残留量,且在接种菌剂+百菌清处理组中,0年连作大豆百菌清残留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根瘤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根瘤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根瘤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根瘤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剂拌种与颗粒菌肥作种肥施用导致大豆结瘤部位不同,液体菌剂拌种根瘤多集中于根上层,施肥颗粒菌肥根瘤多集中于根下层;施用颗粒菌肥在大豆生长后期根瘤数量及干重均显出优势,且大豆产量高于液体菌剂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对两种新引进的菌剂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剂均有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和培肥土壤的效果,与CK相比,出苗早,发苗快,前期株高比CK分别增加7.27%和5.95%,中期株高比CK分别增加8.45%和8.11%,植株干重、根系长度、根系重量和大豆产量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大豆专用菌剂处理的植株根部有根瘤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生物制剂保根菌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经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保根菌剂900-1500毫升,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在53%-83%,大豆公顷增产13.1%-38.1%。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完善玉米主产区秸秆发酵还田技术,应用新型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采用有氧发酵,促进玉米秸秆低温腐熟技术使其应用在大豆试验田与不施用这种菌剂的大豆田的对比施用效果,为提供优质有机肥春季播种还田打下良好基础。一、试验目的通过应用新型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采用有氧发酵,促进玉米秸秆低温腐熟,提供优质有机肥春季播种还田。二、试验条件试验作物:大豆发酵作物: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菌剂浸种对大豆的促生增产作用及土壤理化特性与解磷菌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无菌水浸种(O)作为对照,用固氮型根瘤菌(ON)、解磷型芽孢杆菌(OP)、解钾型芽孢杆菌(OK)、固氮-解磷复合型真菌印度梨形孢(OPr)及4种菌剂复配剂(ONPKPr)对大豆进行浸种处理,然后在大田和盆栽试验条件下首先分析了不同菌剂浸种对大豆的促生增产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理生化分析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菌剂浸种对大豆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及解磷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与对照相比,OP、OPr和ONPKPr处理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提高,分别提高37.44%、35.81%和44.19%;ON和ONPKPr处理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分别提高4.67%和5.00%。盆栽条件下与对照相比,ON和ONPKPr处理对大豆根瘤数、根瘤干质量和产量提升作用显著,大豆产量增幅分别为14.07%和15.00%,根瘤数分别增加41.13%和32.18%,根瘤干质量分别提高58.52%和49.70%。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菌剂浸种大豆根际土壤解磷菌群落均以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放线...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富锦市围绕"三减"技术,在大豆生产上采用生物菌剂试验,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旨在改善大豆品质,提高大豆产量,为打造富锦大豆之乡-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豆科作物与根瘤菌通过互相有利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吸取空气中的氮素作为自己的养料,并且增进土地肥力。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我国已经有大量菌剂生产,并已应用获得增产。但是据我们掌握一些东北和华北等地的材料,有些地区试验大豆根瘤菌未能表现增产。其中原因很复杂,如气候因素、农艺病虫条件,以及菌剂的使用和试验方法等等都可能影响结果。大豆品种和菌种间有密切的亲和关系。我国栽培大豆已有悠久的历史,品种复杂,土壤中原已存活有大量有效菌种,以致再介绍新的菌剂未必能表现后者的优越性。为了检查该地土壤中原存大豆根瘤菌  相似文献   

12.
大豆应用根瘤菌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瘤菌剂及LSP菌剂是选用高活性的大豆根瘤菌菌株,根据大豆的生理生长特点,采用发酵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增加结瘤固氮性能,减缓重迎茬对大豆的危害,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大豆根际及根瘤中分离获得2株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细菌PSB-1和HZP1,通过Salkowski比色法和钼锑钪比色法,对这2个菌株产生IAA(indole-3-acetic acid,IAA)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紫云英和大豆进行接种,并对田间栽培的大豆进行了菌剂接种试验。结果显示:PSB-1及HZP1均具有解磷及产IAA的特性;单接种解磷菌HZP1或PSB-1均有促进紫云英和大豆生长的作用;相比于单接种根瘤菌,将这2株解磷细菌分别与根瘤菌混合接种能进一步提高大豆和紫云英的地上生物量、根瘤鲜质量和根瘤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单独接种根瘤菌剂或解磷菌剂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双接种根瘤菌剂和解磷菌剂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南方酸性土壤中,分别接种4种耐酸大豆根瘤菌剂,均可提高浙春2号大豆的结瘤率,根瘤数,结荚数,百粒重和产量,其中接种2号菌剂和1号菌剂的处理产量分别提高7.1%和6.7%,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沈阳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农业农村部临时登记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该试验,试验通过设置重复和对比,验证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是以大豆为原料,通过对大豆中的腥味去除和混合发酵菌剂等工艺的探讨,研制出口感和质量上乘,营养丰富的发酵性酸豆奶。  相似文献   

17.
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论述了土壤酸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大豆生产的危害,最后提出通过提升农民对土壤酸化的认识、施用高钙肥或生石灰、应用中草农药种衣剂和微生物菌剂等措施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大白浆土条件下,对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22-10B在大豆上试验结果表明,22-10B液体菌剂对大豆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可使植株生长敏茂,根瘤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苗乐保菌剂是一种应用现代微生物开发的绿色环保型复合活菌制剂,是采用发酵工艺形成一个菌群复杂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复合型微生物制剂,为了解苗乐保菌剂对大豆的生育性状影响及产量影响,特进行此试验。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BT悬浮菌剂(4000国际单位)对大豆孢囊线虫有较好的防效,试验中的防效达49.3%~62.1%,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建议应用时以BT悬浮菌剂(4000国际单位)药种比1∶3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