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分析表明,目前人工栽培的欧李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品系,其果实性状和糖度等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形状有苹果型、桃型及纺锤型等;果皮色有亮红、澄红、暗红到紫红;果汁糖度低的为8%,高的达17.6%。欧李果实种性差异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2.
<正> 该桃是在白银桃基础上,经过反复嫁接培育出来的一代新品种。由于个型大、品质兼优,人们称之为“王母寿桃”、“中华巨型桃”、“雪艳桃”、“中华寿桃”(见中心彩页)等。果面底色乳黄,完熟时着色率达60%以上,外观美丽、肉质细嫩、不容质、风味甜、郁香、品质上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糖度18~20度,含酸  相似文献   

3.
<正>五六月份,是苹果、梨、桃、李、杏、葡萄、柑桔等各类果树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果树新梢生长、果实发育、花芽分化同步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分配和消耗相互制约。因此,合理的施肥,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有极大的影响。雷力系列海藻肥,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的特点,可以促进果实的快速膨大,增强果实的糖度,并能让果色艳丽、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5,(4):11-13
桃是人们备受喜爱的水果之一,但由于桃果实采收时气温较高,加之外界环境的变化,采后极易腐烂变质。本文从桃果实采后呼吸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乙烯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酶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营养成分含量研究、桃果实采后果实质地研究和桃果实采后贮藏病害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桃果实采摘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为其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备受人们喜爱。为促进苏州市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了"锦绣"黄桃果实成熟期喷施不同钙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喷施钙肥,"锦绣"黄桃在成熟时硬度更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酸含量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喷施含钙量较多的CaCl_2钙肥更能促进桃果实硬度增强,喷施含钙量较低的GG钙肥则更能提高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桃品种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桃果实营养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桃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桃果实中的糖酸含量及26种矿质元素含量,应用描述性分析、冗余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桃果实中矿质元素与主要品质指标(糖酸含量)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栽培的不同品种桃果实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不同省份的桃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且具有地方性,福建省桃果实大量元素中钾和稀土元素中铈的含量最高;湖北省桃果实大量元素中钙、微量元素中铁、铝含量最高;云南省桃果实微量元素锰、锌含量丰富,且稀土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省份。钾(K)显著影响桃果实的品质,其与桃果实中的奎宁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山梨醇均显著正相关;镁(Mg)能显著影响桃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其含量与抗坏血酸、柠檬酸、草酸显著正相关,但与糖类物质无相关性;钙(Ca)与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正相关;钼(Mo)与酸有较强的相关性;稀土元素铕(Eu)、铒(Er)、镱(Yb)与桃果实中的糖分含量显著正相关。桃果实中的不同矿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特性的影响各异,降低果实中钙、钠含量,提高果实中钾、镁和稀土元素Eu、Er、Yb含量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果实不同部位及全果糖度值,通过差值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初步了解了猕猴桃果实糖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红阳猕猴桃糖度分布由茎端向花端呈非等梯度增长趋势,以果实赤道线为分界,两端果实糖度存在显著差异,即P1、P2与P3、P4之间差异显著,表明果实中间部位糖度分布变异系数大。同时,结合目前猕猴桃糖度检测方法及技术手段,探讨了糖度分布对糖度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端测定平均值能够较好地反应全果糖度,对于基于糖度建立无损检测方法时,更应该注意样本参数收集部位与糖度检测部位之间的一致性。以上研究为红阳猕猴桃最佳糖度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桃王99果实大,糖度高,口感好,丰产早,超晚熟,耐运输,耐贮藏,销路畅,收益高”,李大山这样介绍说。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6,(10):111-115
以雅典2号和西州蜜25号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试验材料喷施适量的增甜剂,研究果实增甜剂对甜瓜产量以及含糖量的影响。以果实膨大素处理雅典2号和红酥脆两个甜瓜品种,探究该膨大素对甜瓜的产量和糖度有无影响,为甜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增甜剂对雅典2号甜瓜糖度有显著影响,但对西州蜜25号甜瓜产量和糖度都无影响。对雅典2号施用果实膨大素后,甜瓜产量和糖度均都有所提高,但对红酥脆甜瓜施用果实膨大素后,甜瓜产量和糖度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此研究对农药的发展有一定意义,同时也可以对农药药效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桃果实采收多集中于盛夏高温季节,后熟软化迅速,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温度是影响水蜜桃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桃果实属于冷敏性果实,传统低温贮藏常常引起桃果实冷害的出现,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研究桃冷害生理及温度调控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处理对桃果实保鲜的影响,以期为桃果实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硬肉桃果肉脆硬,耐贮运,为世界桃发展的主要方向.美国鲜食桃几乎全部为硬肉桃,我国在桃育种目标中,也将果实硬度放在首位.为了引进筛选适合长江流域栽培的硬肉桃品种,我们先后引进了 10余个国内硬肉桃品种,分别在重庆和四川成都经过几年试验,从中筛出 5个适合长江流域栽培的硬肉桃品种.这批品种的共同特点是果肉硬脆、耐贮运不裂果、糖度高、抗病力强、特别丰产.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糖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是决定桃果实甜度及风味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芳香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合成的基础原料。弄清桃果实糖代谢机理和关键基因,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通过综述桃果实中糖组分、代谢合成途径、转化途径、环境影响因素及分子控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桃果实糖代谢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提高桃果实糖含量,调控桃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桃果实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P1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生长素信号的结合蛋白,参与细胞伸长、质膜极化、网格蛋白内吞及果实发育等生理过程。以‘24号’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PpABP1在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以及外施NAA对桃果实PpABP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ABP1在桃果实中果皮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花后52dPpABP1表达量均达到最大值;外施NAA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PpABP1表达量的影响与发育时期相关,在桃果实硬核期,外施NAA会降低PpABP1在中果皮的表达。本试验初步证实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存在由ABP1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PpABP1在桃果实中的表达存在发育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ABP1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生长素信号的结合蛋白,参与细胞伸长、质膜极化、网格蛋白内吞及果实发育等生理过程。以‘24号’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PpABP1在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以及外施NAA对桃果实PpABP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ABP1在桃果实中果皮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花后52dPpABP1表达量均达到最大值;外施NAA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PpABP1表达量的影响与发育时期相关,在桃果实硬核期,外施NAA会降低PpABP1在中果皮的表达。本试验初步证实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存在由ABP1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PpABP1在桃果实中的表达存在发育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白花桃是一种优良的水蜜桃品种,因其具有品质优、口感好、果大、较耐贮运、丰产性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果农喜爱,地处上海西北都的嘉定区华亭镇已有40多年的栽种历史.该品种果实椭圆形,糖度12~14°,平均单果重175g,盛产期亩产20000kg,亩产值近万元.笔者通过调查,整理出白花桃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6.
为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更好地提高桃果实的经济价值,从桃果实的成熟度对贮藏品质的影响、桃果实的贮藏前处理及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桃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实表面开裂,即为裂果。裂果不仅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在遇降雨天气,还易腐烂,导致完全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桃产业的发展,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河北省桃产区果实裂果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桃果实的品质和销售,给果农带来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贮藏方式对红心猕猴桃果实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最小横径、最大横径和纵径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室温和乙烯利浸果处理的糖度值相当,比冷藏处理高52.0%以上,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均比鲜果高2.0~3.1倍;不同存储方式下猕猴桃果实的糖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用乙烯利处理可缩短果实后熟时间,增加糖度值。最后,提出红心猕猴桃果实的存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糖酸组分及其含量对果实内在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决定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分析了桃果实内的糖酸组分及其代谢特点,并从影响桃糖酸组分内在因素(品种、种质等)、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水分等)以及相应的栽培条件(砧木和树型、疏花和疏果、修剪、套袋和激素等)的分析,阐释这些因素对桃果实糖酸物质的形成特点,旨在为桃果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桃、杏、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几乎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桃、杏、李的果实不仅是人们喜欢的时令鲜果,而是是加工多种食品和保健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