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单17玉米杂交种夏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单17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以自选系郑30为母本,外引系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2001年在海南省用美国先锋556832的不同系做测验种,与国内血缘的黄改系、旅大红骨系、瑞德类型系、综合种选系组配87个组合,2002年进入初比试验,在试验中以美国先锋556832的第3系与黄改系的H21/掖502的第2系中选。小区折合产量13965kg/hm^2,比对照四单19(11481kg/hm^2)增产21.6%。并且表现早熟,灌浆快,品质好,抗性强等优点。2002年冬在海南,对中选的2个系进行套袋繁殖,并搞了小量重点测配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王俊强 《中国种业》2021,(11):105-106
鹏玉12是黑龙江大鹏农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BDH228为母本,以自选系MSD223为父本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抗逆、宜机收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550℃区域种植,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荃科 789 是以自选系京 1100 为母本、京 J2418 为父本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20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0311。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5.
荃黄玉123是用自育系K01为母本和自育系M23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组合,于201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适应性好的新类型普通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抗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玉米雄性不育系原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使玉米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在配制杂交种时需要人工去雄,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种子生产成本,而且会因去雄不彻底难以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泰安市农科所自1995年起致力于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技术研究,现已对部分骨干自交系成功地实现了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育成了不育株率达到100%且遗传稳定、抗逆性好、配合力高的雄性不育系,在部分组合上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成了强恢复型的杂…  相似文献   

7.
吉单 616 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吉 D284 为母本、自选系吉 D04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适宜在吉林省四平、辽源、通化、长春、白城、松原的中晚熟玉米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活动积温 2850℃以上区域种植。2021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完成黑龙江省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酒精型高粱杂交种吉杂1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杂118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选不育系2055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8036为父本,于2003年组配而成。其中不育系2055A是1992年以314B×871300B,人工有性杂交选择后,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恢复系R8036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1996年以R137×忻粱52的后代稳定系6022为母本.以7331为父本,经8个世代选拔出的长穗、矮秆、株型好,配合力高的恢复系.以其区号定名为R8036。  相似文献   

9.
华皖261是以自选系L238为母本、自选系LB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多抗、粮饲兼用等特点。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8—2019年分别通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5个省份的引种备案,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域种植。介绍了华皖261的选育过程及配套技术,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瑞康1501是以自选系F614-7为母本,自选系S4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204.7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115.2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1.3%。该品种于2019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莘州158是山东省莘县种子公司于2002年以莘系5812为母本、莘系110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母本莘系5812为(M017/8112)/5003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莘系1101为昌7-2/LX9801自交三代后又回交LX9801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在山东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67m^2产量2004年613.0kg、2005年573.1kg,分别比对照掖单4号和郑单958增产14%和4.9%。该品种于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06016号。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杂交种纯度与制种产量和不育系纯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德  张文庆 《种子》1994,(1):48-49
杂交稻种子的纯度与制种产量和不育系纯度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制种田不育系内保持系穗子的多少决定着杂交种内余株的多少,荣林中保持林与不育林的比例为2.254:1;在每亩母本有效穗≥25万的情况下,制种亩产≥150公斤,保持系穗单项《6.59%,或制种亩产量达到146.8公斤,不育系中保持系比例≤6‰,均能保证种子纯度达到国颁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季志仙  叶彦复 《种子》1998,(1):64-65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农业试验站和州立大学农业中心的甘薯育种和植物保护学专家于1995年来华考察,双方就甘薯育种学和抗病虫害等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互换了一些种质资源,本文报道了美国提供的甘薯集团杂交种在杭州种植的评价结果。l材料与方法获9个代号的甘薯集团杂交种,共计种子223粒,这些实生种子于1996年3月26日播于28C电热温床营养钵中,4月3O日移苗,6月6日剪苗栽植于大田,每一品系插苗5~6株,不设重复,栽培密度为gocmX15cm。生长期间管理同大田生产,生育期124天。观察和考察项目包括结薯品系数…  相似文献   

14.
陆海三系杂交棉的配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具有哈克尼西棉胞质的不育材料采取转育为陆海三系,既能克服制种障碍,又能提高恢复系的恢复能力,在改进授粉技术之后,每个杂交人工可生产种子2 ̄3kg,制种田每亩(旧制,下同)产种子120 ̄200kg,供种能力达到30 ̄50倍,已能满足大面积机械化播种条件下的供种要求。陆海三系杂交棉较海岛棉对照增产55% ̄84%,较陆地棉对照增产10.0% ̄34.7%,纤维品质已相当于海岛棉对照新海3号,而且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陇单5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2003年以外引系K12为母本、自育系LY32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大穗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05-2007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有效积温≥2600℃地区种植。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09001。  相似文献   

16.
贵农898是贵州大学玉米所用自选系P-162为母本,自选系S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多抗、广适、熟期适中等优点.在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8 958 kg/hm2,比对照黔单16增产7.82%,品质优良.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对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进行的分析表明:我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以省内自育的中晚熟、紧凑型杂交种为主;省内自育系×省外育成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杂交种的亲本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二环系,国外种质在自交系种质中具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世界》2004,(12):70-70
玉米品种“农大108”系采用自交系黄C与X178(即178)配制的杂交种,是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20年辛勤研究的成果。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2004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四大粮食作物主推品种中的玉米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滑玉1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新品种滑玉168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系HF2458-1为母本、自选系MC712-211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国审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综合抗逆性好、高产稳产、宜机收等特点,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吉杂304号是2007年吉林省中熟组高粱唯一通过审定品种.其主要适应区是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东三盟。突出特点是高产高淀粉酿造类型,后熟快,对温光反应不敏感,杂交双亲均为自选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