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都较严重并呈复合型出现。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 33 4万km2 ,年土壤侵蚀量为 114 95万t ,年土壤侵蚀模数为 10 0 0~ 80 0 0t/km2 。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途径是 ,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坚持走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蚀与风蚀速率的定量区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禹  杨明义  刘普灵 《核农学报》2010,24(4):790-795
用137Cs含量测定和USLE水蚀预报模型,研究了东北黑土区2块坡耕地的水蚀与风蚀速率,结果表明:直型坡耕地和凸型坡耕地的年均侵蚀速率分别为3054和3548t.km2.a-1;由于坡向的不同,2块坡面的风蚀速率分别为631和1155t.km2.a-1,即研究区每年约有0.5~1.0mm的表层土壤被风吹蚀掉,风蚀分别占总侵蚀的20.7%和32.6%;而水蚀仍为研究区主要的侵蚀方式,2块坡面的水蚀速率分别占总侵蚀的79.3%和67.4%。因此,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要充分考虑水和风的不同影响,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韩家岭项目区位于夏县东部的中条山腹地,土地总面积348.3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09.81 km2,占88.9%。水土流失形式以水蚀为主,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600 t/km2。重点治理前的2012年,治理度仅6.1%。自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区以来,经过2013-2016年4年的努力,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 299 hm2,新增治理度26.8%,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介绍了项目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中阳县武家庄生态修复项目,属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区总面积95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4.2 km2。为了定量研究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效果,设置了2个径流观测小区和1处测流堰,进行了2年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王家圪塔撂荒地小区年均径流模数为40 570 m3/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 525 t/km2,径流量提高1.08倍,土壤侵蚀量下降33.0%;高家庄荒草地小区年均径流模数为34 360 m3/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071 t/km2,径流量减少14.2%,土壤侵蚀量减少96.1%;王家圪塔沟年均径流模数为19 600 m3/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236.9 t/km2,径流量减少31.2%,土壤侵蚀量减少92.2%。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根据最新的普查资料,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km2,其中水蚀165万km2,风蚀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分配和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破坏湿地生态系统,调洪能力下降;污染水资源环境;提高了大气中CO2浓度,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芮城县葡萄沟流域总土地面积201.3 km2,水土流失面积175.13 km2,占87%。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752 t/km2,水土流失严重。自2006年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区后,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施工,治理程度在短短几年内提高到81.1%。本文介绍了流域治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复州河流域纳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第一期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112.04km2,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的45.31%。土壤侵蚀模数加权平均值为2 500 t/(km2.a)。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主要表现为面蚀、线状侵蚀和沟状侵蚀。5 a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8 km2,治理程度达98%。具体实施办法是:项目内容公示,激发出群众的能动作用;用工承诺公示,确保工程如期进行;产权管理公示,确保工程质量效益发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豫东北黄泛区2019年土壤侵蚀时空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兰考县为研究对象,以多源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风蚀模型、CSLE模型计算土壤风蚀和水蚀模数,以半月为时间单元,研究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2019年内变化规律,综合分析2019年土壤侵蚀特征。[结果] ①风力因子变化呈“M”型,第3—9,21—22个半月值较高;表土湿度因子半月变化呈“波浪型”,第13—18个半月值较高;降雨侵蚀力因子、林园草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均值的变化为“先升高再降低”,前者第9—16个半月值较高,后者第12—18个半月值较高。②风蚀模数变化呈“M型”,第4—9,21—22个半月风蚀较强;全年累计风蚀模数在0~5 186.31 t/(km2·a)范围内,均值为153.26 t/(km2·a);仪封乡、张君墓镇风蚀模数较高,多分布在水浇地、采矿用地上。③水蚀模数变化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第12—18个半月水蚀相对较强;全年累计水蚀模数在0~8 028.86 t/(km2·a)范围内,均值为9.54 t/(km2·a);东坝头乡、城关镇存在水蚀较强区域,主要在采矿用地上。④2019年兰考县共17个半月出现水土流失,占全年的70.83%;第4—9个半月水土流失面积最多;均为风蚀。全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1.66 km2,占全县面积的24.34%;主要为轻度风蚀,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6.83%。风蚀主要在仪封乡、张君墓镇、谷营镇和东坝头乡,水蚀主要在仪封乡。[结论] 兰考县2019年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第4—9,21—22个半月,以轻度风蚀为主,主要分布在仪封乡、张君墓镇、谷营镇和东坝头乡。水土流失监测与防治应重点关注此时间内水浇地、采矿用地上的侵蚀。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水土资源破坏的程度,运用水蚀径流场法、水蚀侵蚀沟法、水蚀控制断面卡口站法和风蚀简易小区法4种不同的水土流失量监测方法,采用由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等构成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通过实时监测,最终得出:项目区8年间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24,植被恢复率达到93.7%,植被覆盖率达到10.7%,扰动后土壤侵蚀强度高达9600t/(km2·a),工程护坡减沙率为50%,造林减沙率为65.22%,人工种草减沙率为71.52%。本工程采用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实测数据、应用指标等对同类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在投资决策、建设实施及后期评价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西部地区以风蚀 (含水蚀风蚀复合区 )为主 ,主要分布在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库布齐四大沙漠 ;水蚀主要发生在黄土丘陵沟壑区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一般为 5 0 0 0t/km2 ,砒砂岩区可达 1 8万t/km2 ,个别小流域高达 3 8万t/km2 。重点治理 1 8年来成效显著 ,皇甫川 6 4条小流域与治理前相比 ,拦蓄泥沙量提高了 7 1倍 ,减沙效益为 71 9%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古县属太岳革命老区、省定贫困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县已建成运行饮水安全工程194处,受益人口73 553人,占到农村人口99.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有力助推了扶贫攻坚。介绍了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成效、主要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阶段性决定了其工程造价的多次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为了使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更具有正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效益,从技术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了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特点与其工程造价的关系,提出了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编制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是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编制中必须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 ,贯彻执行国家和水土保持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介绍了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周美正  刘远成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40-241,244
桐城市农饮工程的建设确实解决了该市部分地区的季节性缺水引起的饮水困难,但在对该市部分农饮工程的水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些水源存在一定的水质安全隐患,一些水质指标微量超标,但该类水源经简单水处理后可满足饮用,对此进行统计后提出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水源区略阳片水质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略阳县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全县汉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49 km2,水土流失影响了水源区的水质安全。略阳县水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加大了水源区水质保护的难度;面源污染对水源区水质影响严重;水源保护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活污染对水源区水质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山区县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标准、对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给予补偿、对地方财政和工矿企业予以补偿、对水源补偿机制予以立法规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园林工程设计及施工,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前提下,结合造景,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水电站工程特点和其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结合水土保持监测要求,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做好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观测内容与监测方法的对应、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监测方法的科学性、监测工作的实时性、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加强移民区和库岸区的监测等。  相似文献   

18.
As the first one in construction of eight planned hydraulic project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Wanjiazhai key hydraulic project bears responsibilities for water supply, power generation, and flood and ice flood preventio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ites occupy 7.5 km 2 of area ,and are located in interim regions of dry grassland, desert and gullied loess hills with original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6 000 to 10 000 t/km 2 and erosion models of water and wind erosion. Wanjiazhai Key Hydraulic Project Co., Ltd. implements comprehensive harnes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area at the same tim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re have been 5.75 km river dykes lined from 1995 to 1998, 1 900 000 m 3 of waste solid protected, 11 hm 2 land created and 40 000 m 2 grassland planted on the beach of dyke protection. Two dams have been built respectively in Niulangbei gully and Daqing gully for storage of waste solid, waste soil from living area and supplementary construction sites has been harnessed. Trees are planted in slopes and leveled top of waste soil piles, and Common Seabuckthorn of 23 3 hm 2 and Chinese Pine of 36 hm 2 have been planted on waste slopes of acquired l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Living areas and waste mountains at dam head have been forested.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单位自主验收的重要支撑,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依据。准东-华东(皖南)±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涉及6省(区)23个地级市(地区)的71个县(市、区),沿线地貌类型复杂,以水力、风力侵蚀为主。重点分析了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土壤流失情况等,以期通过对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解读,为今后同类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引水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通过对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工程建设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可能产生的危害分析,并结合本工程实际,采用分类治理的方法,提出治理方案。对其它引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