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动用CIE和ELISA对两种住肉孢子虫全包裹抗原及包裹各部分抗原的免疫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住肉孢子虫与网种或异种住肉孢子虫阳性血清具有强烈的交叉反应,各囊各部分抗原以缓殖子抗原免疫反应最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种住肉孢子虫包裹要溶性蛋白的抗原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SD-SAGE分别从包裹提取物中分离出23~33条蛋白区带,分子量为14.5~100KD。以梭形住肉孢子虫包裹抗原免疫兔血清和黄牛,水牛,绵羊,山羊和猪住肉孢子虫阳性血清对梭形柱肉孢子虫和巨型住肉孢子虫分离蛋白作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显示100KD和90KD蛋白带可被同源和异源动物血清所识别,此外,梭形住肉孢子虫包  相似文献   

3.
家畜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住肉孢子虫最初是Miescher(1843)在欧洲的小鼠肌肉中发现的,其后在其它动物的肌肉中也相继发现。Kuhn(1865)在猪肉中发现了该原虫,并以Miescher 的名字命名为Synchytium mies-cheriahum。Lankester(1882)把本种作为模式种,新设Sarcocystis 属。住肉孢子虫住分类上属原生动物亚界、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真球虫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牛住肉孢子虫病的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学、免疫诊断、肉品卫生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新证实的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及另外两种住肉孢子虫的形态学、发育史、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和水牛住肉孢子虫病的临床与病理学,五种检测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诊断技术与药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畜共患住肉孢子虫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肌肉或肠道中的原生动物寄生虫,需要在两个不同种的宿主循环,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无性发育阶段通常发生在中间宿主完成,有性发育阶段在终末宿主完成。林氏住肉孢子虫人为其中间宿主,人住肉孢子虫人是终末宿主。本文根据文献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人畜共患住肉孢子虫发现史、形态生活史、发病机制、症状体征与治疗、人和动物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住肉孢子虫系二宿主寄生物,其所致病性与防治工作同发育史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学者依据虫体发育史特点,应用免疫、药物平方法在小范围内或通过实验感染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有的观察和介绍了温度对中间宿主胴体内住肉孢子虫存活期的影响等。国内仅有报道人作为终末宿主的肠壁型肉孢子虫病的防治试验。家畜住肉孢子虫病的药物防治试验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仅就天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病例作动物模型,进行了药特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湟源县绵羊住肉孢子虫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隔肌压片镜检法对湟源县农贸市场屠宰出售的55只绵羊胴体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取虫体较多的膈肌经固定、脱水、切片、H.E染色后,对虫体囊壁的构造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为65.45%。感染强度10—240条/克肉样。切片标本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包囊壁的结构有两种,一种虫体无次生囊壁,原生囊壁上具有栅栏状指形突起,初步鉴定为羊犬住肉孢子虫,另一种虫体有胶状次生囊壁,原生囊壁光滑,无突起物,初步鉴定为囊状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8.
大通县屠宰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肉孢子虫属于孢子虫纲真球虫目住肉孢子虫科孢子虫属,在畜禽中普遍存在,人也能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特别是住肉孢子虫能产生一种毒素--住肉孢子虫毒素.  相似文献   

9.
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隶属原生动物门顶器亚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球虫亚目肉孢子虫科(Levine,1973),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对黄牛有很高的感染率,过去曾一直被认为对牛无致病性,但近十多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多种肉孢子虫(sarcocgsitis)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鱼类等多种动物和人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分布广泛,感染率高,对人畜危害较大。各种住肉孢子虫均为异宿主寄生,终末宿主是犬、狐和狼等肉食动物,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内;中间宿主是草食动物、禽类、啮齿类和爬行类等,住肉孢子虫寄生于中间宿主的肌肉内,人可作为某些住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因此有些种住肉孢子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将制备的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及缓殖子抗原,应用血清学试验鉴定了其反应原性。结果表明,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缓殖子抗原与自然感染病牛剖检的阳性吻合率分别为56%和71%;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与黄牛枯氏住肉孢子虫之间有共同抗原成份。  相似文献   

12.
住肉孢子虫属孢子纲、住肉孢子虫属。这个属的寄生虫寄生于家畜 (马、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 )、鼠类、鸟类、爬虫类和鱼类等多种动物、偶尔寄生于人。李承钰等 (1991)曾对西宁地区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羊胴体肉孢子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过报道。我于2000年对乌兰县定点屠宰场从三乡收购的菜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1材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每乡抽检36只 ,每只胴体采取膈肌、食道肌、心肌各10g。1.2调查方法每份肉样弃去包膜后 ,肉眼仔细观察 ,然后仔细随机称取各部位肌肉0.1g,按肌纤维方向剪碎 ,…  相似文献   

13.
对民和县的2个牛羊定点屠宰场及部分乡镇农贸市场内屠宰的绵羊共1124只,进行了住肉孢子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民和县红卫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35.50%;民和县丰垣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34.84%;峡门农贸市场屠宰羊感染率为13.46%;李二堡农贸市场屠宰羊感染率为15.83%;古鄯农贸市场屠宰羊感染率为28.08%;马营农贸市场屠宰羊感染率为29.67%。  相似文献   

14.
<正> 奶牛自染感染住肉孢子虫及其所引起的疾病国外曾有报道,并通过实验感染,对病原、生活史及其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国内迄今很少报道,只是在进行奶牛疾病病理组织检查时,于心肌或骨骼肌上偶尔观察到感染的住肉孢子虫包囊。1988年,作者对兰州某奶牛场部分淘汰成年母牛和初生牛犊的心肌、膈肌样品进行了信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组织学观察。1 材料与方法受检牛为淘汰的兰州黑白花成年母牛14头,初  相似文献   

15.
巨型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gigantea)是羊体内一种常见寄生虫,多寄生于羊横纹肌内形成包囊,导致羊肉大量废弃,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尝试筛选能有效诊断住肉孢子虫感染的抗原。通过免疫印迹及质谱分析筛选到巨型住肉孢子虫候选诊断抗原烯醇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两侧翼未知序列并表达重组蛋白。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印迹对该蛋白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到的候选蛋白为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SgENO),克隆得到1 181 bp的基因并获得重组蛋白rSgENO。对rSgENO应用进行初步评价,发现其与其他顶复亚门原虫的烯醇酶氨基酸相似性均较高(71%~92.1%),且能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交叉反应性。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后期评价发现该重组蛋白与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性,不能用于羊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诊断,但有成为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SDS-PAGE分析了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纯化抗原的蛋白质组分。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连续凝胶系统法,以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进行SDS-PAGE分析的结果表明,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纯化抗原至少由10种蛋白质组成,分子量范围为17.5KD~135KD。其中主要蛋白质组分有5种,分子量分别为125KD、98KD、90KD、69KD及35KD。  相似文献   

17.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的虫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为了解我县商品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0年3~5月,在我县希里沟镇对部分上市商品猪进行了调查。1 材料 肉样采自于乌兰县赛什克乡、希里沟镇、茶卡镇、铜普乡各村和赛什克农场的上市猪膈肌脚,每份肉样15~25g,共82份。2 方法 采用压薄片镜检法。除去肉样的脂肪、结缔组织后,沿肌纤维方向剪24个米粒大小的小肉粒,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5%甘油和盐酸后,另加一载玻片,均匀用力压薄,至透过肉样可见报纸上的字为准。10×5倍或 10×7倍镜下观察。初次检查为阴性的,重剪肉粒复检。3 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住肉孢子虫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住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牛、马、羊、猪、骆驼、鹿、犬、猫及爬行动物外,人类、鸟类、鱼类也是寄生的对象。住肉泡子虫所产生的毒素能严重影响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重要的生命器官,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致死性的人畜共患病。我省其它县也有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为此,我们于1997年5月,对我县绵羊住肉孢子虫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1取样随机对化隆县巴燕镇市场屠宰出售的48只绵羊胭体的隔肌两角进行取样,每份约10g,编号。玉.2方法压片镜检法。每份肉样,弃去包膜后,肉眼仔细观察,是…  相似文献   

19.
1986年6月至1987年4月作者在甘肃甘南州玛曲县的河曲马场,选一固定牧场放牧的牦牛群,每双月屠宰成年牦牛4~7头,3岁牦牛2~4头,肌样经肉眼和压片镜检,统计各月牦牛犬住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和牦牛住肉孢子虫(S.poephagi)未成熟包囊虫体在其优势寄生部位的感染情况,发现两种住肉孢子虫在成年牦牛,特别是3岁牦牛一年出现了两个感染高峰,第1个是在6月或8月,第2个在12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白庄、街子和积石镇3个牛羊屠宰场所屠宰的绵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抽查,结果表明,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比往年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