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基于Web的温室作物模拟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基于Web技术、OOP(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根据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特点,提出了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ASP.NET技术规范和Visual C#程序语言,初步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技术远程调用的温室作物生长发育计算机模拟系统,该系统目前可对番茄和黄瓜等温室作物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所储存的过量有机质、N、P等营养物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后,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评述了目前较多采用的自然消减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治理技术以及生态疏浚技术等几种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品质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中国加入WTO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快速、准确的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非常迫切,为满足对样品组分定量预测软件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品质检测软件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向量、矩阵运算的封装技术,结构化存储与复合文档等软件实现技术。该系统由光谱文件管理,光谱显示,光谱信号处理(预处理),光谱校正模型的建立与管理,未知样品的组分浓度预测等五大功能模块构成。具有多种光谱仪器光谱格式(SPC、TXT、JWS、MAT、ASF等)兼容性,光谱分析功能全面性,算法(PCR、PLS、GA、ANN、Wavelet、Wavelet Package等)多样性,软件系统易维护性,用户使用操作方便性等特点。实例分析表明,无论采用本系统的PLS-NIR模型,还是采用本系统的PCA-MBP-NIR模型,组分浓度预测精度均很高。本系统为农产品品质检测近红外光谱建模和预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桂花的繁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浙盈 《南方农业》2010,4(4):73-75
介绍了桂花的主要繁殖育苗技术及其要点,从果实采集、果实处理、种子储藏、催芽播种、播后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播种育苗技术,从扦插时间、插床、插穗、扦插、插后田间管理、通风炼苗、出圃移栽等方面阐述了全封闭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前  初梦苑  康熙  刘刚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5):159-169
奶牛跛行严重降低奶牛福利及潜在产奶量,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有助于奶牛肢蹄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促进奶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工观察法识别奶牛跛行存在识别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通过无应激、无接触地采集奶牛行走视频数据,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该研究从可见光相机、深度相机以及热红外相机3种视频采集手段出发,概述了当前奶牛跛行自动识别的主要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对比分析了各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个体差异性、跛行特征的优选以及早期跛行识别等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同时,该研究从数据获取、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等方面,分析了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展望了未来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奶牛跛行的精准高效识别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Agent技术虚拟植物模型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简述了Agent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概况,并从基于Agent技术来解决农业系统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农业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以及目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可能带来的非结构化问题,提出了利用Agent技术构建虚拟植物模型的观点,给出了Agent植物体的结构模型,阐述了Agent技术在虚拟植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农业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组织国家级农业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阐述了数据分类编码、数据库结构和实用软件的结构化设计等技术问题,最后介绍了试运行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六氟化硫(SF6)示踪法测定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描述了用六氟化硫示踪法测定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技术,包括基本原理、仪器准备和测试条件。还研究了适用于中国的采气设备、示踪参数、测定条件等技术,本技术经济实用且易操作,现正在试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的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体系的不完善,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形势和任务,综合运用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控制、现代管理、先进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等多学科知识,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可视化、集成化、智能化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的可视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柔性加工和敏捷加工等先进技术进行了概括的阐述。同时对该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提出了科学务实的措施。该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香  梁林洲  李建刚  李汛  李卫民  沈仁芳 《土壤》2021,53(5):969-976
连作障碍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研发高效的连作障碍防治技术是实现集约化农业可持续生产的关键。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并分析2000年至2019年期间国内外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的专利产出,对专利申请数量、技术构成、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等方面分析,揭示国内外作物连作障碍防治技术领域的研发状况、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学研情况。近年来,作物连作障碍防治技术领域专利数量急剧增加;结合现代生物和材料等新兴技术发展,新的研发充分考虑了连作障碍生物防治技术产品化和应用的结合;我国在作物连作障碍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机构多为企业和个人,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的专利转化率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申请的专利数量少。连作障碍防治技术领域的应用成为焦点,生物和材料新技术成果正引入连作障碍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中国在连作障碍防治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和专利技术质量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农药污染土壤的几种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如反应器处理、堆肥、土地耕作等,并列举了各类技术的典型工艺及其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北方能源生态模式是一项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该技术在山西省已推广近667 hm2(万亩),经济、能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但是,现在的推广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和我省生态环境脆弱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因此,针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加强宣传、扩大规模,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多方集资、加大投入,扩大队伍、强化服务,加强技术培训,市场化引导、产业化发展等相应对策,大力推广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3.
孝义市是农业大县,全市耕地面积4.2万hm^2,其中水地1.4万hm^2,发展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节水灌溉发展上,经历了以兴建U型渠道为主的发展期、低压管道输水发展期,喷灌技术发展期以及滴灌、涌泉灌、微喷技术发展期等不同阶段。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今后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为:利用现有的低压输水管道发展节水喷灌,大力推广微喷、滴灌等先进的节水技术,积极推进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用水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在灌溉远程自动控制系统中,数据通讯部分的工程投入,一般占工程总投入的50%以上。该文根据工程实践,从数据传输部分入手,将经济组网方式、无线半双工窄带高速数据通讯技术、先进的数据库访问连接技术以及错开水泵开关与数据采样、数据传输的时间等抗干扰技术措施,应用于地下水限量开采自动控制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使灌溉远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技术经济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机器视觉技术具有实时性,高精度和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可用于玉米生产各环节,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通过文献查阅与梳理分析,总结了机器视觉技术在玉米种子管理、品质管理、病虫害管理、田间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玉米产业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的瓶颈在于机器视觉系统研发困难、种植业主应用积极性不高、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协作开发,降低成本;提高田间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科普及技术服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YAC克隆——复杂基因组分析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C克隆技术是复杂基因组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有关基因组研究的许多技术都是以YA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包括基因组大尺度物理图谱绘制,YAC重叠群构建及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图位克隆策略,YAC大分子转基因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人类,动物,植物等基因组研究中已广泛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这些研究技术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微灌管网水力学优化设计模型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化设计系统。该文对该系统的开发原则、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解释了系统实现的技术要点。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具有可视化、智能化、易操作、易扩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我国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和进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该文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农业工程相关技术在实现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根本性转变、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快种子工程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主要内容。为加强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建议当前需要突出做好转变观念、加快关键农业工程技术攻关、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实用工程技术、充分发挥农业工程科技单位功能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也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生产与消费者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我国食品及原料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迫切,RFI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根据RFID技术的特点,结合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追溯的因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策略、共性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实施方案、信息采集的范围与方法等,并指出了此项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粮油食品供应链周期长、结构复杂、利益相关者众多,维护供应链的安全具有挑战性。近年来,特别是在粮食购销领域,存在"以陈顶新"、"转圈粮"、压级压价等现象,已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追溯系统是一个能够对产品实施正向、反向和非定向跟踪的产品管理系统,可以连接粮油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监控原料采集、加工、储运、分销与销售过程,对粮食质量安全有重要保障。传统的追溯体系面临数据中心化、信息不透明、数据容易伪造、极易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区块链作为继网络之后的下一代颠覆性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匿名性、数据公开透明、内容不易篡改等新特点,为粮油食品供应链中的产品可追溯性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该文首先介绍近年来区块链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次,阐述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粮油食品溯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当前粮油食品区块链溯源在存储、跨域与跨链、系统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对区块链技术在粮油食品溯源领域中提高存储性能、跨域跨链、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展望,为区块链技术在粮油食品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