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湖北省生态林业建设在全国生态林业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其森林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快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尽快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思想和森林生态经济学理论。本文还就林业发展方向、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工业用材林和薪炭林营造、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以及加强山区现有天然林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林业建设和公安工作乘势而上,再创辉煌的重要一年,做好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意义重大.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森林防火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维护生态安全和林区稳定的总要求,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和公安的有关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21世纪将更加重视绿化、生态和森林.新世纪需要我们全面、科学地认识生态,认知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认知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探索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宏伟目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森林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迅速发现、准确评估和有效管控森林生态风险隐患,提高目标生态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和森林可持续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该文主要论述了森林生态风险评价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探讨了森林生态风险评价与预测的主要方法.旨在为建立一个适合辽宁林业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基础理论参考,在森林资...  相似文献   

6.
徽州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备受关注,其中的风水文化更是经历千年而不灭,风水理论在不断地否定与创新中传承至今,其中必定包含了自己独特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其中的因果循环、相互影响的道理,而古时的各种宗教思想、宗法秩序、文化传承,都对风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风水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形成了早期的生态文化传统并对今天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形成和保护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分析解剖徽州古村落的风水文化也是对徽州文化横向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株洲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比较脆弱,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还很繁重。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必须突出抓好重点森林生态建设工程,认真搞好工程造林、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优化林业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生态林业发展的现状与效益生态林业是指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原理组织林业生产,发展林业经济,以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模式。生态林业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系统对森林生态系统提出的要求和森林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生态林业是主要让森林发挥调节气候、防治污染、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保存动植物基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生态功能的林业。如城市林业、各种自然保护区、防护林、水源林等,是以生态效益为第一位的公益林业。广西振兴经济的重要优势是发展林业。1987年初,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力争15年基本绿化广西的决定》,要求到本世纪末新增森林面积400万公顷,使森林总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林科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使得人类不断加大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20世纪以前的传统林业是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目的。随着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发展,人类己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森林作为保护性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的、生态的效益。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可以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由于林业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环境生态属性所表现出的多功能性,林业经济向着木材商品经济和保护性资源经济的统一体方面发展,在影响民族生存方式与国民生活质量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20世纪后期各国的林业产业政策都作了重大调整。林业及林业产业的国策调整引导着对森林资源有节制、有选择的利用,使林业经营和林业产业发生历史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连续清查是林业行业使命和职能。介绍了山西森林生态连续清查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森林生态连续清查现实基础和关键技术,为森林生态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初步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广东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当前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社区对林业的不同需求,从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出发,探索了旨在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林业经营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天然次生林立体经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贺新  姚国清 《林业科学》1992,28(6):502-509
按照生态林业的基本思想和生态学的理论,以辽宁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了森林立体经营模式,并对模式的结构与功能、模式建立后森林生态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变化、各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模式内主要经济动植物的人工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的同时,加入各种经济动植物成分,组建多物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经营模式是可行的,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姚顺波 《林业科学》2005,41(6):85-88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态农业理论发展以来,我国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林生产中的复合生态经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与持续推动。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是温带水果等经济林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经济林占地面积大,占农业产业的比重大。基于经济林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三农"事业的发展,为了指导西北半干旱区经济林生产农户、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以甘肃省天水市为研究区,通过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优化形成了几种典型的经济林复合生产模式,采用这几种典型的经济林复合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林业综合效益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标准化以及各级指标的权重分析,求得逐年的林业综合效益指数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数。运用SPSS软件对逐年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林改前后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林权改革对林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极显著,经济效益指数增长213.68%,经济效益年增幅9%;林权改革对林业的生态效益影响极显著,生态效益指数增长166.28%,生态效益年增幅为11.62%;林权改革对林业的社会效益影响极显著,社会效益指数增长200.12%,经济效益年增幅为7.24%;林权改革对林业综合效益影响极显著,林业综合效益指数增长188.36%,林业综合效益年增幅为27.52%。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回顾国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指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手段逐渐趋向生态化和综合化,且随着经济社会及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还增加了对防治效果的经济分析,利用实证分析手段,从多维度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率,实现防治工作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介绍美国的科学化防治及德国的生态化防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想的发展现状,提出应通过生态化防治理念、科学化防治手段、效率化防治措施及责任化防治意识推动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更加健全,从而实现巩固林业建设成果、保障林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7.
林草间作经营在挖掘生物资源潜力、缓解农林争地、保护及修复生态系统、推进林农增产增收、石漠化及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为达到土地及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节约林农生产经营成本,推进农、林、牧、副业的高效、和谐、健康发展,实现森林及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文中阐述了在中国、亚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林草间作的研究背景、内容、类型及特征,分析了林草间作对土壤性状、养分、含水量及固土保肥的作用,总结归纳林草间作对经济、生物多样性、微气候、林木及其产品的效益分析,提出林草间作未来深入研究探索的技术手段及方向,可为林草间作的应用推广及系统性、整体性和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态学的边缘效应理论、天然林的自然稀疏结果、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以及水分平衡理论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是保证造林成效的关键。针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相应的营林手段是发展草原林业的重要保证。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开展农林复合经营是保护生态平衡、摆脱贫困、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海南生态立省背景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芬 《热带林业》2006,34(1):17-20
应用生态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海南生态省建设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表明以海南岛热带林既是海南生态立省的基本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屏障;林业可持续经营应贯彻保护、恢复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海南岛生态公益林体系和商品林体系。中南部山区重点保护和恢复热带天然林,发展森林旅游业和非木产业;海岸平原建立海岸和农田防护林体系,保护和恢复红树林;丘陵台地大力发展商品林、果木和其他混林农业。  相似文献   

20.
生态经济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林是经济林发展趋势之一,是经济林潜能在林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挖掘的重要途径。生态经济林的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林业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生态经济林的特点、生态经济林的配置技术和生态效益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