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丰农”防治葡萄黑痘病试验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王友强,范永占,谢幼华,吴如健近年来,我省葡萄黑痘病发生严重,已成为影响我省进一步发展葡萄生产的主要因素。现阶段一般采用以波尔多液为主,结合使用多菌灵防治葡萄黑痘病,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连年使用,...  相似文献   

2.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及防治黑痘病是葡萄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南方春夏高温多雨季节更易染病成灾,造成叶片、嫩梢枯死,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1986年至1995年笔者对该病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认为要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应重点抓好枝叶萌...  相似文献   

3.
葡萄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是为害我市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叶片、叶柄、果柄、嫩梢等.葡萄黑痘病从萌芽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其严重发生对葡萄的品质尤其是商品价值造成巨大影响.为提高我市预防和综合控制葡萄黑痘病的水平,改变常年用药面窄、用药次数太多和防治效果不理想的被动局面,筛选有效农药,我们于2003年选用使百克等几种低毒、低残留药剂,针对葡萄黑痘病进行了药剂防治及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4.
潘兴  刘崇怀 《果农之友》2001,1(5):33-33
霉能灵是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广谱高效新型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被称为新型的巢醇抑制剂。葡萄黑痘病,是欧洲葡萄的一种古老病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该病在我国春夏雨季多雨潮湿的黄河故道地区及华北沿海等地发生严重,在江淮流域和南方各省发病也很重,它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和嫩梢以及幼果,严重时枯死脱落,对葡萄的产量乃至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据我们连续两年的药效试验,霉能灵对葡萄黑痘病防治效果优于退菌特,是目前防治葡萄黑痘病的理想药剂,为了提高其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江柱 《落叶果树》1997,29(3):45-45,47
葡萄四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王江柱(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市071001)在我国北方地区为害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4种,下面就这四大病害的综合防治予以综述,供广大果农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属葡萄...  相似文献   

6.
葡萄生长期黑痘病防治之我见葡萄黑痘病是为害葡萄最严重.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地区,防治不当,轻者果实感病率达50%以上,重者将颗粒无收。笔者经过多年来的观察试验认为:要确保葡萄枝、叶、果(尤其是果实)基本上不感染黑痘病,应重点抓好开花座果...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4月上旬,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葡萄黑痘病的发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主要危害叶片、新梢、穗轴及幼果,造成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对葡萄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清洁果园由于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来自病残休上越冬的菌丝体,因此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彻底  相似文献   

8.
黑痘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在长江以南春夏高温高湿地区发生更加严重,如不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就会大减产,甚至导致经营葡萄园失败。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叶片、新梢和卷须等器官。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味酸质硬、裂果落果,叶片感病叶色发黄,早期落叶,新梢感病生长受阻甚至枯萎。葡萄黑痘病是真菌病害,其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在高温多雨时极易传播流行。我省5~6月温度22~25℃,阴雨连绵,这时,果实果柄、德轴、叶片、新梢和卷须都很幼嫩,且葡萄夏芽早熟,此时又会多次抽发幼嫩副梢,非常利干黑疽病菌传播、辗转侵…  相似文献   

9.
徐森富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27-129
大棚葡萄栽培是一种较为普通的保护地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大棚内环境与露地条件有较大区别,病害发生也有新的特点,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霜霉病等较露地有所减轻,但葡萄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发病加重;对此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树忠 《果树科学》1990,7(2):125-126
通过调查,观察,试验,总结出南方葡萄黑痘病发生的四个特点:发病早,感病重,发生齐,时间长,针对这特点提出的防治对策一是秋冬季消灭菌源,二是生长期做到早喷药,勤喷药,巧用药,同时指出夏季修剪摘除病枝,病叶,病果,减少再侵染;合理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增强树势,防止徒长;合理留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也是防治黑痘病的重要措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李宋香(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364000)黑痘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较易流行,造成严重减产,损失达60%~80%,甚至颗粒无收。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有效防治巨峰葡萄黑痘病的一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李华  路华 《烟台果树》2006,(3):46-46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南、北方产区均有发生。黑痘病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及植株幼嫩情况密切相关,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病严重。春天雨多,发病重,并且以黑提、红提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赵燕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210-210,216
介绍葡萄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水罐子病等葡萄常见病害及主要危害症状,并总结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 ,能否控制葡萄黑痘病的危害 ,是南方葡萄栽培成败关键因子之一。1 997年我县平水乡五峰村 ,投资近 3万元 ,从浙江金华引进藤稔葡萄 1 .6 7hm2 ,由于黑痘病的危害 ,1 998年全园被毁 ,一株不剩。以后其它乡镇农户陆续零星引种栽培 ,因此病危害 ,不是半死不活 ,就是毫无收益。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 ,找到了适合我县的有效防治方法。 2 0 0 1年农业局经作站 ,种藤稔葡萄0 .87hm2 ,按笔者的方法进行防治 ,葡萄生长良好。2 0 0 2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防治葡萄黑痘病 ,必须牢牢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具…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观察、试验,总结出南方葡萄黑痘病发生的四个特点:发病早、感病重、发生齐、时间长.针对这些特点提出的防治对策一是秋冬季消灭菌源,二是生长期做到早喷药、勤喷药、巧用药.同时指出夏季修剪摘除病枝、病叶、病果,减少再侵染:合理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增强树势,防止徒长;合理留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也是防治黑痘病的重要措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葡萄黑痘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MUM DE BARY),是我省闽南地区甜葡萄栽培上主要病害之一。针对南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及葡萄生长规律,寻找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关系到新兴葡萄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药剂世高与阿米西达为防治葡萄黑痘病较好的药剂,使用剂量世高67.5g有效成分/hm2、阿米西达168.75g有效成分/hm2为宜。且试验中没发现对葡萄产生药害,可作为防治葡萄黑痘病的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英  涂祖霞 《西南园艺》2005,33(Z1):62-63
重庆地区葡萄栽培上危害损失严重的病害主要是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和灰霉病.除开品种抗性外,大气温度、湿度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本试验表明,改善果园环境,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整形修剪,保证通风透光,并结合化学、农业措施来防治葡萄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和灰霉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葡萄园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这几种病害都有多次再侵染现象,通过其危害特点、症状及防治技术做好平原地区葡萄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500g/L露娜森SC防治葡萄黑痘病,试验结果表明,500g/L露娜森SC 2500~4000倍液对葡萄黑痘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葡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