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不同遮荫材料(遮阳网、五节芒、绿色藤本植物—何首乌)搭建遮荫棚,进行b不同遮荫度(45%~55%、55%~65%、65%~75%)草珊瑚播种苗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色藤本植物-何首乌遮荫棚的草珊瑚播种苗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主根平均长度、侧根(根幅)平均长度、≥3 cm侧根平均条数各项指标分别达11.0 cm、0.23 cm、7.5 cm、10.1 cm、5.4条;遮荫度55%~65%的草珊瑚播种苗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主根平均长度、侧根(根幅)平均长度、≥3 cm侧根平均条数各项指标分别达11.1 cm、0.24 cm、7.6 cm、10.3 cm、5.6条。  相似文献   

2.
竹柏不同播种育苗方式的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鹏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02-105,122
采用容器(10 cm×10 cm营养钵)和田间苗床2种播种育苗方式,进行了竹柏不同播种密度、不同遮荫处理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种育苗方式对竹柏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田间苗床播种苗的生长量大于容器苗;田间苗床的播种密度以株行距10 cm×20 cm最为适宜,生长量最大;生长期遮荫对竹柏播种苗有极显著影响,遮荫处理的苗木保存率达92.3%,未遮荫的苗木保存率只有37.5%。  相似文献   

3.
对喜树播种苗采用6种移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0 cm×10 cm、10 cm×15 cm、15 cm×15 cm、15 cm×20 cm、20 cm×20 cm、20 cm×25 cm)进行幼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喜树播种苗移植密度以株行距15 cm×15 cm最适宜,1年生幼苗平均地径达1.14 cm,平均苗高达109.5 cm,主根平均长度达30.1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8.7条,合格苗率达33.4%,合格苗产量8.91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对擎天树田间播种苗采用双层遮荫网、单层遮荫网和不遮荫(CK)3种遮荫处理试验,探讨不同遮荫度对幼年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幼苗生长与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单层遮荫网处理的幼苗生长最优,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不遮荫处理提高56.16%、73.79%;过度遮荫及完全裸露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检查法1大区内不同郁闭度(0.5~1.0)更新样地的基础上,采用种群生命表、生存分析、谱分析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臭冷杉种群在不同郁闭度条件下整体的结构和特征,揭示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臭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亏损度曲线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一共存在着3个枯损高峰,较低郁闭度等级(0.5~0.6)死亡高峰出现在第1和第8龄级,中等郁闭度等级(0.7~0.8)出现在第1、4和9径级,较高郁闭度等级(0.9~1.0)出现在第1、2和10径级;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属于稳定型种群;随着臭冷杉龄级的增加,生存率曲线持续减小,累积死亡率曲线持续增加;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第8和第9龄级出现波动,臭冷杉种群数量波动性是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的迭加。(2)臭冷杉种群在3种不同郁闭度条件下整体上都表现为集群分布;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分布情况总体表现为,幼苗(H≥30 cm,DBH1 cm)和幼树(1 cm≤DBH5 cm)阶段是集群分布,中树(5 cm≤DBH25 cm)阶段向随机分布转变,在大树(DBH≥25 cm)阶段呈现出均匀分布状态。这个结果与年龄结构及数量动态结论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林木竞争对臭冷杉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高度树干直径建立并比较臭冷杉各器官生物量方程,分析林木竞争对臭冷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臭冷杉不同高度树干直径中,胸径是预测各器官生物量的最可靠变量;利用不同高度树干直径建立各器官生物量方程均会高估小个体样木(直径≤10cm)的生物量,并且随着直径增大,预测误差也随之增大;臭冷杉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比值(T/R)与树木年龄、单株生物量、整株生物量年均生长率及树高年均生长率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随着竞争增强,臭冷杉树干生物量占单株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枝叶生物量比例逐渐增大,而粗根生物量比例则基本保持不变;胸径年均生长率、树高年均生长率及单株生物量年均生长率均随着竞争强度增大逐渐减小,而T/R值并不受林木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西臭冷杉自然保护区内的臭冷杉,是我国地理分布的最南端,保护好臭冷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介绍了山西臭冷杉自然保护区臭冷杉种群分布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松原地区,采用间断多次覆膜技术培育樟子松播种苗,当年生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7 cm0、.28 cm,较常规育苗技术培育的S1-0苗标准均提高40%。  相似文献   

9.
采取夏季播种的方法培育水曲柳苗木,通过先高温后低温的自然变温处理可有效打破种子深休眠;种子萌发出苗早、整齐,场圃发芽率高,较春季播种延长生长期20 d。1 a生平均苗高为16.9 cm,平均地径0.5 cm,均高出春季播种苗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覆盖红松播种苗,探讨了不同施用量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的红松播种苗出苗率可达71%~81%,保存率均超过90%,但不同施用量无显著差异。施用量较低时对1年生红松播种苗株高无显著影响;但是增加施用量后红松株高有显著提高。施用量为450 g·m~(-2)时株高最大,可达到4.74 cm,比对照提高了24.1%。综合考虑,在播种后以450 g·m~(-2)的施用量喷施膜化剂是红松播种育苗应用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尹平 《四川林勘设计》2005,(3):36-39,46
四川省在我国最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998年开始,随着天然林采伐的停止。四川省的人造板产业遭受了全面的原料危机,绝大部分人造板企业纷纷停产、关闭。禁伐近六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四川省的人工林和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以非规格小径材为主体的木质原料供应来源,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人造板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禁伐区人造板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首先在于发展原料生产。增加原料供应,开发新的原料种类和来源。  相似文献   

12.
工业原料林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基地规模急剧扩张弊端凸显。各种因素正在干扰项目的运作及增加经营目标实现的难度,影响项目建设的风险在加剧。理性应对项目风险的挑战,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投资者长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建设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因素严重影响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持续健康的发展。从广西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建设的现状出发,探讨促进广西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可持续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属高寒地区,工业原料林树种资源短缺,大量的优良基因资源遭到破坏,有些原料树种已出现遗传基础狭窄、生产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业原料林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黑龙江省引进的14种原料林优良品种,并且针对引进树种的开发利用技术、苗木繁育技术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有关工业原料林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促进黑龙江省工业原料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阔叶树种造林试验与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乐国有林场开展台湾桤木、酸枣、毛红椿、白花树等10个阔叶树种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对其适应性和9a来的生长情况分析,得出:台湾桤木、白花树2个树种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在当地推广应用;2种不同密度造林对高、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因树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宜根据不同树种而采用其适宜的密度造林。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造林密度与林分生长效应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1.4 m×1.4 m、1.1 m×1.2 m、1 m×1 m、0.5 m×1.0 m等4种株行距进行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7 a的定位观测表明,1.1 m×1.2 m的造林株行距是定向培育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较适合密度。  相似文献   

17.
陈永聪 《绿色科技》2012,(10):87-89
对21年生的火炬松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胸径、树高前期速生,数量成熟期早,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培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火炬松工业原料林的两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基础上,选择出20个对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影响因子。运用AHP分析法对其进行比较排序,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国有林区现行采伐限额政策是吉林森工集团建设工业原料林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政府对东北国有林区商品林区域的经营管理政策进行调整,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9.
At present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is in its infancy in China and it has a bright future. Biomass energy production used grain as raw materials has entered industrialization phase.Some key technologies of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are coming to mature.China has issued relevant industrial standards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has provided support in finance,loan,tax,etc.But China's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For example,taking grain as raw materials is unsustain...  相似文献   

20.
洪长福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Z1):40-42,46
根据速生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特点和我省情况,提出"有性育种、无性造林",集约经营,以轮作代替混交,引进"农业森林"概念,既用地又养地等技术思考,并提出缩短采伐限额的编制年限,采伐指标单列,逐步改革育林基金的收支方式,采用"林分改造"、"补充主伐"解决工业原料林建设用地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