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家蚕品种的改良是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也是发展蚕丝业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家蚕育种存在遗传基因贫乏,育种技术单一、育种经费缺乏、育种队伍脱节等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在育种遗传资源、育种目标、育种技术和育种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家蚕遗传资源的利用和基础家蚕品种资源的创造、根据蚕丝生产发展的需要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家蚕育种中的应用、增加对家蚕育种工作的投入、稳定发展家蚕育种队伍、强化家蚕育种区域合作等意见,达到推动家蚕育种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家蚕人工饲料是实现工厂化养蚕,降低养蚕劳动力成本的关键技术,我国人工饲料养蚕目前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本文从家蚕人工饲料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饲料配方、原料的开拓与应用、家蚕品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人工饲料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了多年从事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家蚕人工饲料研究及人工饲料育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蚕学通讯》2012,(4):47-47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文化载体和模式生物,其不但在蚕丝产业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蚕丝纤维新材料、生物反应器和模式生物中也逐渐凸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家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利用,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领衔的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家蚕基因组研究,并于2004年和2009年先后在《science》杂志上公布家蚕基因组图谱和家蚕遗传变异图谱。在该研究的推动下,团队在功能基因组研究、家蚕转基因和家蚕生物反应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家蚕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家蚕要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生物反应器和模式生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定点敲除和敲入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家蚕不同世代耐氟性比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耐氟性遗传规律的研究是选育耐氟品种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林健荣教授、林昌麒研究员等已对家蚕耐氟性遗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家蚕耐氟性遗传规律,本试验在对家蚕不同品种耐氟性测定的基础上,对家蚕不同世代耐氟性遗传进行探讨和遗传分析,今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家蚕(Bombyx mori)在高密度饲养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常对养蚕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蚕通过自身先天性免疫系统来抵抗这些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这一防御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 AMP)是家蚕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下游效应子。目前已经证实家蚕抗菌肽有6个家族,即cecropin、defensin、moricin、gloverin、lebocin和Attacin。本文介绍了家蚕合成抗菌肽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家蚕抗菌肽的分类及免疫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家蚕抗菌肽的防御机制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抗菌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有关家蚕浓核病病毒的特征及分类,复制机制,病理作用以及家蚕浓核病征、诊断、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家蚕对三种浓核病病毒的抗性机制,提出防治家蚕浓核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选育抗浓核病蚕品种。  相似文献   

7.
吕顺霖  赵德生 《蚕业科学》1994,20(4):251-251
氟中毒对家蚕幼虫脂肪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吕顺霖,赵德生,臧荣春(浙江农业大学)为了防治和缓解家蚕的氟中毒,许多学者对家蚕氟中毒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见有关氟中毒对家蚕体内脂质代谢影响的报道。最近笔者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家蚕幼虫脂肪体内脂肪酸的组成,并...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蚕桑生产实践中,许多蚕农将家蚕传染病误认为遗传病,甚至将广泛流行的“病毒病”说成是“胎里带来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家蚕和其它生物一样,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蚕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内因与环境因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家蚕可分为由遗传起主导作用的家蚕遗传病、由环境起主要作用的家蚕非传染性蚕病、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家蚕传染性蚕病三类。但目前有关家蚕遗传病的报道极少,本文试图就遗传与蚕病的关系、家蚕遗传病分类,家蚕遗传病成因、家蚕遗传病防治等作一粗浅论述,以利…  相似文献   

9.
Flightin蛋白对于粗肌丝的组装和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调查家蚕的粗肌丝结构,通过PCR和RACE技术,我们在家蚕中获得了家蚕flight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对家蚕wgs数据库的检索,获得了蚕flightin基因的结构,家蚕flightin执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家蚕flightin基因的cDNA全长为661bp,编码158个氨基酸残基。家蚕flightin蛋白与黑腹果蝇flightin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29.67%,但存在保守区域。  相似文献   

10.
家蚕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利用DNA重组技术来改良家蚕品种的新型手段。本就三个方面:应用于家蚕的转基因方法;家蚕转基因产物的检测方法和转基因家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研究加以系统综述,有助于科研工作在家蚕分子育种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给家蚕添食某工矿区附近的桑叶,观察工业污染物对家蚕幼虫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被污染的桑叶对家蚕幼虫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说明工业污染对蚕桑行业的影响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军  李媛  杜鑫  陈玉银 《蚕桑通报》2007,38(2):18-20
二甲基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较低,只有在很高的浓度食下时才表现出急性中毒死亡,并且随着龄期的增加,家蚕的耐毒性增加,3龄蚕比2龄蚕有更强的耐毒性。低浓度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对家蚕生命率和经济性状都没有显著影响。DMF对家蚕的毒性有积累作用,3龄期连续添毒稀释10倍的DMF原液24h没有观察到急性中毒死亡,但连续添毒90h后,可最终导致家蚕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3.
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消毒剂、添食化学药物、生物制品等3种方法的特性、用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蚕业生产上合理使用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新型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药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桑因常用农药的残毒期及家蚕中毒试验进行了研究,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乐果+DDV与敌百虫两种农药在不同试验浓度时,残毒期均为13d左右;乙酰甲胺磷的残毒期最长可达26d,并且不同试验浓度时其残毒期不同。家蚕中毒试验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对家蚕基本无薰蒸作用;并且在低浓度下对家蚕无触杀作用,但在高浓度下对家蚕有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家蚕残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家蚕毒性较低,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对家蚕安全间隔期是:750倍稀释液为8天,1500~3000倍稀释液为5天。  相似文献   

16.
从食下急性毒性、残留毒性和中毒反应等方面,评估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对3龄起蚕的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3.3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具有极高风险性。家蚕取食带毒桑叶1~3 d左右,逐渐出现拒食、乱爬、吐液、体曲呈“S”状、胸部肿胀、尾部脱肛、蚕体缩小等明显的中毒症状。随着采叶间隔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降低,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逐渐减弱。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间隔21 d死亡率为24.07%,对家蚕仍具有较高风险性,1 500倍液间隔18 d、2 000倍液间隔15 d和2 500倍液间隔12 d后连续3 d无中毒死亡家蚕。因此,在使用4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害虫时,以1500倍液浓度为宜,其安全间隔期应在21 d以上。  相似文献   

17.
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的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特点和规律。提出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目标;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重点是重视养蚕环境的洁净、严格执行家蚕饲养标准、规范消毒用药以及杜绝化学污染物或农药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陈小平,谈廷桂,李藜,严欲民,贾利群,孙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为减轻和防止农药对家蚕的危害,我们做了常用农药对家蚕的影响试验。现将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的试验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农药市售40%水...  相似文献   

19.
选取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败酱草、蒲公英、薏苡仁等6种中草药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控试验,通过煎煮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添食于家蚕,测定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试验结果显示,6种中草药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均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的效果较好,保护率分别为47.26%、35.62%、33.56%,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的保护率分别为21.92%、14.38%、4.11%;6种中草药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的保护率分别为4.00%、9.33%、2.67%、22.67%、1.33%、4.67%。可对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预防血液型脓病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20.
家蚕细菌病是一种可以应用药物治疗的蚕病,在养蚕生产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为了合理使用药物,有效防治家蚕细菌病,采用琼脂平板滤纸片法调查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氰酸红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对家蚕灵菌败血病病原、苏云金杆菌和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调查抗菌药物间协同抗家蚕细菌病原的效果。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对家蚕病原细菌抗菌效果最佳,对灵菌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抑菌活性是抗菌较差药物的19倍以上;其次是恩诺沙星;其他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差。试验验证出盐酸环丙沙星与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硫氰酸红霉素、氯霉素、阿莫西林以及恩诺沙星与硫氰酸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两两混合对家蚕灵菌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盐酸环丙沙星与氯霉素、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混合对家蚕葡萄球菌也具有增强抗菌的效果。试验结果为蚕用药物生产以及养蚕生产中合理利用药物有效防治蚕病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