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该试验选用400只1日龄的健康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添加L-赖氨酸硫酸盐,对照组则添加L-赖氨酸盐酸盐,比较不同形式的赖氨酸盐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硫酸盐和赖氨酸盐酸盐对肉鸡的采食量、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因此,在肉鸡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硫酸盐可以替代赖氨酸盐酸盐。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不同赖氨酸源(65%赖氨酸硫酸盐和98.5%赖氨酸盐酸盐)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国产赖氨酸硫酸盐在肉鸡饲料中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不同处理组对矮脚黄A公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差别不大,而在综合经济效益分析上,用国产赖氨酸硫酸盐组要好于进口赖氨酸盐酸盐组,所需的增重成本较低,毛利较高,赖氨酸硫酸盐能够替代赖氨酸盐酸盐用于肉鸡饲料中。建议在大型养鸡场中推广应用,以更好地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L-赖氨酸硫酸盐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70尾平均体重为4g的健康尼罗罗非鱼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各30尾,试验1组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6%L-赖氨酸盐酸盐和0.39%L-赖氨酸硫酸盐,按产品中的赖氨酸含量计算,两组赖氨酸含量均为0.2%。饲养56d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L-赖氨酸硫酸盐使罗非鱼日增重、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0.93%(P<0.05)、7.14%(P<0.05)、21.43%(P<0.05)、7.51%(P<0.05)和4.78%(P<0.05);L-赖氨酸盐酸盐也有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生长试验结合数学模型探讨了消旋蛋氨酸(DL-methionine,DLM)和液体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游离酸(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free acid,MHA-FA)的相对生物学效价。选取990只7日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雄性肉仔鸡(Avian)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基础日粮设计为蛋氨酸缺乏但其他营养素均满足动物需要,各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组、DLM(0.03%、0.06%、0.10%、0.15%和0.21%)、液体MHA-FA(0.034%、0.068%、0.114%、0.171%、0.239%)。结果表明:7~42日龄,添加蛋氨酸源显著改善了肉仔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在等摩尔基础上,液体MHA-FA的相对生物学效价是DLM的59.9%(增重)和74.2%(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氮沉积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云岭红肉鸡饲粮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8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云岭红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组试验鸡饲喂的饲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0.95%、1.05%、1.15%、1.25%。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的期末体重、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当赖氨酸水平为1.15%时期末体重最大739.21 g,全期增重最大701.66 g,平均日增重最大24.19 g,料重比最低1.68。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总氨基酸和血清尿素氮影响显著(P<0.05)。研究表明,0~4周龄云岭红肉鸡适宜赖氨酸水平最适量为1.15%。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64羽平均体重为(3.73±0.10)kg健康爱拔益加成年肉公鸡,测定了赖氨酸硫酸盐和赖氨酸盐酸盐的赖氨酸消化率。将试验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羽。处理1为绝食组;处理2为酪蛋白组;处理3为酪蛋白日粮添加赖氨酸硫酸盐组;处理4为酪蛋白日粮添加赖氨酸盐酸盐组。分别采用酪蛋白法和绝食法测定氨基酸的内源损失。结果表明:①利用酪蛋白法和绝食法测定的内源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②赖氨酸硫酸盐的赖氨酸表观消化率为87.75%,利用酪蛋白法和绝食法测得的真消化率分别为99.34%和98.64%;③赖氨酸盐酸盐的赖氨酸表观消化率为87.81%,利用酪蛋白法和绝食法测得的真消化率分别为99.37%和98.67%。综上可得,采用酪蛋白法和绝食法测定的氨基酸内源损失无显著性差异;赖氨酸硫酸盐与赖氨酸盐酸盐的赖氨酸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含有不同水平的双低菜粕日粮中添加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以比较其对母肉仔鸡的生物学效价译者/高俊译自/Poultry Science,2007,86(3):525~530原文作者/G.Ahmad,T.Mushtaq,M.Aslam Mirza and Z.Ahmed做肉仔鸡的生长试验,用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添加于含不同水平双低菜粕(canola meal)日粮中以比较其生物学效价。  相似文献   

8.
L-赖氨酸硫酸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初始体质量为1.0g的南美白对虾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3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6%L-赖氨酸盐酸盐和0.39%L-赖氨酸硫酸盐,按产品中的赖氨酸含量计算,2组赖氨酸含量均为0.2%。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L-赖氨酸硫酸盐使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95%(P<0.05)、5.98%(P>0.05)、13.33%(P<0.05)、8.56%(P<0.05)和8.89%(P<0.05)。L-赖氨酸盐酸盐也有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DL-羟基蛋氨酸钙相对于DL-蛋氨酸的生物学效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指标结合回归模型比较了DL-羟基蛋氨酸钙(DL-MHA-Ca)相对于DL-蛋氨酸(DLM)的生物学效价。选取792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DLM或DL-MHA-Ca按照等摩尔水平(0.03%、0.06%、0.10%、0.15%和0.21%)添加到仅缺乏蛋氨酸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35 d,分为7~21 d和22~42 d 2个阶段。结果表明:7~21 d和7~42 d,添加蛋氨酸源显著改善了肉仔鸡的体增重、饲料/增重、屠体重、胸肉重、胸肉率、腿肉重和全净膛重(P0.05);在等摩尔基础上,DL-MHA-Ca相对于DLM的生物学效价,7~21 d分别是71%(增重)和66%(饲料/增重);7~42 d则分别为63%(增重)、58%(饲料/增重)、74%(屠体重)、60%(胸肉重)、49%(胸肉率)、71%(腿肉重)和72%(全净膛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开展两个试验研究标准回肠可消化(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设计确保赖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试验一(6~10kg):255头保育猪(PIC 327×1050,起始体重6.3±0.15 kg)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6~7头仔猪,试验期14天,试验日粮SID赖氨酸浓度为1.30%,各处理日粮中SID色氨酸︰SID赖氨酸比例分别为14.7%、16.5%、18.4%、20.3%、22.1%和24.0%。试验二(10~20kg):1088头仔猪(PIC 327×1050,起始体重11.2±1.35公斤)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4~27头仔猪,试验期21天,试验日粮含30%DDGS、SID赖氨酸浓度为0.97%,各处理日粮中SID色氨酸:SID赖氨酸比例分别为14.5%、16.5%、18.0%、19.5%、21.0%、22.5%和24.5%。试验结果采用具有异方差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竞争异方差模型包括折线线性模型(BLL)、折线二次模型(BLQ)和二次多项式模型(QP),采用贝叶斯信息准则筛选各指标的最优估测模型。试验一:提高日粮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线性提高6~10kg体重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以日增重为评价指标时二次多项式模型最适用,应用该模型估测试验猪获得最佳日增重的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为23.9%。以饲料转化效率为评价指标时折线线性模型最适用,应用该模型估测试验猪获得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为20.4%。试验二:提高日粮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10~20kg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呈二次方式增加。以日增重为评价指标时二次多项式模型最适用,获得最佳日增重的日粮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21.2%。以饲料转化效率为评价指标时折线线性模型和折线二次模型均适用,二者估测获得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日粮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分别为16.6%和17.1%。结论:试验一表明6~10kg仔猪日粮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从20.4%到23.9%可分别获得最佳饲料转化效率和日增重;试验二表明10~20kg仔猪日粮SID色氨酸:赖氨酸比例从16.6%到21.2%可分别获得最佳饲料转化效率和日增重。这些结果提示NRC(2012)可能低估了11~20 kg阶段仔猪SID色氨酸:赖氨酸需要比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实测玉米、豆粕原料净能(NE)值以及真可消化赖氨酸(TDLys),旨在研究1~21日龄黄羽肉鸡NE需要量以及适宜的TDLys:NE.基础饲粮及试验饲粮NE值测定采用析因法,沉积净能测定采用比较屠宰法,维持净能(NEm)测定采用饥饿法结合比较屠宰法,而原料NE值最后依据顶替套算公式计算所得.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的黄羽肉公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采用3×3因子设计,NE水平分别为8.268、8.686、9.104 MJ/kg,TDLys水平分别为0.89%、0.99%、1.09%,即低、中、高3个水平.测得的玉米和豆粕的NE值分别为11.229、7.041 MJ/kg DM.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中能组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和氮沉积、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低能组(P<0.05或P<0.01),与高能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能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极显著低于高能组(P<0.01);2)TDLys水平对ADG影响不显著(P>0.05),中赖氨酸组ADG最高;高赖氨酸组F/G和单位增重所需NE值都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但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3)TDLys与NE对F/G、单位增重所需NE值、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和氮沉积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其中中能中赖氨酸组ADG和F/G、氮沉积与高能高赖氨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能中赖氨酸组氮利用率最高,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最低.因此,欲获得最佳生产性能,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NE值和TDLys:NE分别为8.686 MJ/kg、1.140 g/MJ.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开展4个试验旨在评估7~14kg仔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需要量。试验一,294头平均体重为6.8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仔猪。试验持续28天,仔猪1~14天饲喂试验饲粮,15~28天饲喂相同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15,1.23,1.30,1.38,1.45,和1.53%。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其中含有10%乳清粉,4.5%的鱼粉,代谢能浓度为3.37 Mcal/kg。试验结果表明,0~14天仔猪平均日增重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1.15%~1.30%)的升高显著提高(二次曲线,P0.001),但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超过1.30%后日增重没有显著变化,饲料转化效率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线性,P0.001)。试验二至四,试验分为5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22,1.32,1.42,1.52和1.62%,试验持续14天。试验饲粮均为玉米-豆粕型,代谢能浓度为3.45 Mcal/kg,每个饲粮都含有30%的豆粕和7%的乳糖。其中,试验二,840头平均体重为7.6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仔猪。结果表明,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1.22%提升到1.42%,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二次曲线,P0.01);当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达到1.52%和1.62%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显著改善。试验三,1260头平均体重为8.5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饲喂器,每个饲喂器42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1.22%提升到1.32%,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改善(二次,P0.02);当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提高到1.42%和1.52%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只轻微改善。试验四,770头平均体重为7.4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随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水平的提高,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二次曲线,P=0.05),且1.32%和1.42%组获得最大的体增重。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线性,P0.001),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线性,P0.001;二次曲线,P=0.02)。综上,试验结果表明NRC1998推荐的5~10kg仔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1.19%)不能满足7~14kg仔猪最佳生长需要量。通过一次直线斜率分析,以平均日增重为评判指标,7~14kg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所需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为1.30%,以饲料转化效率为评判指标,则为1.37%,或者按能量计算,则每Mcal代谢能至少3.86克和4.18克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通过二次折线分析,以平均日增重为评判指标,7~14kg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所需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为1.37%,以饲料转化效率为评判指标,则为1.54%,或者按能量计算,则每Mcal代谢能至少4.19克和4.92克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测定日粮赖氨酸水平对1~21日龄AA肉鸡生长性能、主要组织器官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二次曲线模型估测其赖氨酸的需要量。将720只1日龄AA肉仔鸡雏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6个组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60%、0.80%、1.00%、1.20%、1.30%、1.4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周。结果:饲喂赖氨酸水平为1.00%和1.20%日粮的肉鸡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赖氨酸水平为1.00%的肉鸡胸肌率极显著大于低赖氨酸组(P0.01),但与高赖氨酸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1.00%组的胸腺、肝脏等器官重量极显著大于其他组(P0.01);赖氨酸水平对肉仔鸡血清中的白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具有显著影响(P0.05)。分别以日增重、料重比、胸肌率和胸腺指数为目标性状,通过二次模型估测得到1~21日龄AA肉鸡日粮赖氨酸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160%、1.106%、1.181%、1.126%,平均为1.14%。  相似文献   

14.
本次实验选用体重为15kg左右的三元(大白×长白×杜洛克)杂种商品仔猪35头,随机分为三个处理,A饲料重复5次,B饲料重复5次,C饲料重复7次,每个重复2头猪(A饲料有一个重复为3头猪)。分别喂养A、B、C三种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1%、1.05%、1.25%)配比的商品饲料。实验表明:A、B、C三种饲料在日增重和料肉比这两个生长性状之间差异显著,增重效果为CAB,料肉比大小为BAC,建议15kg左右阶段的仔猪的饲料赖氨酸需要量为1.2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微量元素代谢和血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20羽1日龄科宝(Cobb-500)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行业标准组: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标准组:按照NRC(1994)推荐量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比例组:实测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的含量,以过量最多的铜(相对于NRC标准)的倍数补齐其余3种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组:假设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为额外添加硫酸盐的30%,对其含量进行校准后按照NRC比例组的方法添加。微量元素都以硫酸盐形式添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未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死亡率造成显著差异(P0.05)。2)21日龄时,NRC比例组肉鸡十二指肠铜转运蛋白1(Ctr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NRC标准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各组间21和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锌转运蛋白1(Zn T1)和锌转运蛋白5(Zn T5)的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与相对生物学效价组相比,NRC比例组肉鸡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4)粪便中微量元素浓度和饲粮的微量元素添加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见,从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和肉鸡血浆抗氧化性能来看,考虑基础饲粮微量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并按NRC比例添加是更适宜的添加模式,同时减少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  相似文献   

16.
做肉仔鸡的生长试验,用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添加于含不同水平双低莱粕(canola meal)日粮中以比较其生物学效价。共价1440只1日龄的母哈巴德(HUBBARD)肉仔鸡被随机分配于6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日粮精氨酸水平对1~35日龄雄性科宝肉鸡(Cobb 500)的影响,并运用折线和二次曲线模型进行需要量估计,试验选用1152只1日龄雄性Cobb 500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6个处理组精氨酸与赖氨酸比值(Arg/Lys)分别为0.95、1.00、1.05、1.10、1.15和1.20。结果表明:肉鸡前期(0~14 d)随着日粮Arg/Lys比值增加,肉鸡饲料转化率显著改善(线性和二次,P <0.05),Arg/Lys为1.15时比对照组显著降低4.84%。15~35 d,肉鸡的平均日增重随着日粮Arg/Lys呈二次曲线增加(P <0.05),Arg/Lys为1.05组比对照组提高3.33%;饲料转化率呈二次曲线变化,Arg/Lys为1.15组比对照组降低4.4%。整个试验期,Arg/Lys比值为1.05时,肉鸡平均日增重最大,比对照组提高2.57%;Arg/Lys比值为1.15时,饲料转化率最佳,比对照组降低4.6%。从分析模型结果看,基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推荐肉鸡日粮精氨酸与赖氨酸适宜比值为1.050~1.134。  相似文献   

18.
1 肉仔鸡日粮中添加赖氨酸的作用 众所周知,适当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可显著改善肉仔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肉仔鸡胴体品质,而胸肉和腹脂是肉仔鸡重要的胴体性状.研究发现适当提高肉仔鸡日粮赖氨酸可以获取更大的胸肉产量低腹脂沉积.日粮赖氨酸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影响,这使得赖氨酸在改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北京肉仔鸭蛋氨酸和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各4个处理 ,各设4个重复 ,每重复试验鸭14只。0~2周龄饲粮处理水平分别为 :蛋氨酸0.35 %、0.40 %、0.45 %和0.50 % ;赖氨酸0.80 %、0.90 %、1.00 %和1.10 %。2~5周龄饲粮处理水平为 :蛋氨酸0.25 %、0.30 %、0.35 %和0.40 %;赖氨酸0.55 %0.65 %、0.75 %和0.85 %。测定14日龄和35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含量。结果表明 :(1)蛋氨酸0.35 %处理组的活重和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 (P<0.05) ,0.40 %处理组显著低于0.45 %和0.50 %处理组(P<0.05)。饲料报酬0.35 %组显著低于0.50 %处理组。(2)蛋氨酸0.25 %组5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2~5周龄体增重0.25 %组显著低于0.35 %和0.40 %组(P<0.05)。2~5周龄饲料报酬检验差异不显著 (P>0.05)。0~2周龄和2~5周龄各蛋氨酸水平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0.05)。 (3)2周龄体重和0~2周龄体增重以饲粮0.80 %赖氨酸水平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 (P>0.05)。 (4)5周龄体重和2~5周龄增重0.55 %处理组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2~5周龄饲料报酬0.55 %与0.65 %、0.75 %、0.85 %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P>0.05)。 (5)0~2周龄饲粮蛋氨酸各处理对14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无显著影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降低日粮赖氨酸净能比(Lys/NE)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0头(30.0±1.6)kg大白猪,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原则随机分到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在30~61 kg阶段所有猪饲喂相同日粮,随后的育肥阶段各处理分别饲喂5种处理日粮:对照、低赖氨酸-1、低赖氨酸-2、低蛋白质-1和低蛋白质-2(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20%、15.02%、15.11%、12.73%和10.10%;Lys/NE分别为0.72、0.58、0.46、0.58和0.46 g/MJ).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1和低赖氨酸-2处理可显著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同时降低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和肌内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间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宰前活重、屠宰率、pH1h、pH24h、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2和低蛋白质-2处理显著降低肉色值(P<0.05).除低蛋白质-2处理的育肥猪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P<0.05),其他各处理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1和低赖氨酸-2处理的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蛋白质-1和低蛋白质-2处理的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育肥猪日粮Lys/NE由0.72 g/MJ降至0.46 g/MJ可显著提高猪肉肌内脂肪含量;育肥猪日粮Lys/NE降至0.46 g/MJ时,若同时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至10.10%,则会降低育肥猪的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