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北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固体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能够利用的固体培养基的种类较多,在单一的固体培养基质中,以大米为固体基质菌丝长势最好,出草率最高;但在大米中加入10%~15%麦麸,其菌丝长势和出草率都优于单一大米的基质;对营养液进行对比试验及L9 (34)的正交实验,确定营养液的适宜配方为蔗糖2.0%,酵母膏1.5%,MgSO40.l0%,KH2PO4 0.10%;北冬虫夏草固体培养基质的适宜配方为大米85%、麦麸15%,500mL的装量为60 g,pH值5.5~6.5,料水比(固体基质∶营养液)1:1.5.  相似文献   

2.
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碳、氮营养源以及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适宜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温度为24℃,pH 5.5,接种量为15%,摇瓶转速为140 r/min,发酵罐通气量为1∶1.2~1∶1.6V/(V.min)。  相似文献   

3.
对蛹虫草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干重为重要指标,从温度、装液量、pH、培养基成分及用量比例方面对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液体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最佳用量为:蔗糖30 g·L-1、蛋白胨2.5 g·L-1、K2HPO41 g·L-1、MgSO40.1 g·L-1.该结果为后续...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蛹虫草栽培基质为原料开发食品的应用前景,研究了栽培蛹虫草基础基质、碳源、氮源、添加物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栽培基质配方。最终确定基础基质的较优配比为大米80%,黄豆20%,以1∶1.2的料液比添加的营养液中,含绵白糖12g/L,蚕蛹粉40g/L,VC 0.1g/L,VB 10.01g/L。在不影响蛹虫草产量、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了栽培基质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蛹虫草菌株的栽培料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麦粒30 g,蚕蛹粉5 g,硫酸镁0.15%,磷酸二氢钾0.3%,最适料液比为1∶1.5是比较适宜人工栽培的蛹虫草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6.
方华舟  李先良 《北方园艺》2016,(21):150-154
以大米为主要栽培基质,以常见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葡萄糖等寡糖类碳源及蛋白胨、蚕蛹粉等蛋白类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虫草素作用显著,葡萄糖、蛋白胨能力最强;柠檬酸铵、蛋白胨及果糖、蔗糖、葡萄糖促进虫草多糖合成,且柠檬酸铵作用显著;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及柠檬酸铵、硝酸铵、蚕蛹粉等促进虫草酸合成,且柠檬酸铵、可溶性淀粉作用显著。以葡萄糖等寡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或蚕蛹粉、柠檬酸铵等配方组合,可有效提高蛹虫草主要物质合成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营养液,最终确定以大米为主料的代料栽培蛹虫草的营养液配方:玉米粉200 g/L,酵母膏8g/L,MgSO41.5 g/L,KH2PO4 2.5 g/L.添加此营养液,蛹虫草瓶产量(干)5.26 g,比对照增加了1.83倍.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的代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栩  刘守华 《食用菌》2003,25(1):23-23
通过对以小米,玉米渣代替大米进行蛹虫草栽培试验,同时进行大米加猪血培养基配方的改良试验,结果证明,小米,玉米渣完全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虫草;大米加猪血培养基的改良更适宜蛹虫草菌丝的生长,使其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人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试验通过对四个人工分离蛹虫草品种的菌丝体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沈阳人工分离种(S)为优质品种,武汉(W)、河南(H)、北京(B)种为淘汰种。以大米加4个蚕蛹为基质的培养基子实体生物学效率最高;液体菌种生长周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广耀  佟彤 《食用菌》2011,33(3):11-12
对不同碳、氮源对双孢蘑菇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影响进行研究。单因子试验筛选出的最佳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的最佳组合为:蔗糖3.0%,蛋白胨1.5%,MgSO40.1%,KH2PO40.1%。  相似文献   

11.
氮源对北虫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生北虫草寄生于鳞翅目昆虫蛹上,以其体内的有机氮化物作为菌丝生长的氮源。经人工驯化后的北虫草可在添加了营养因子的米饭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子座。在所添加的营养因子中,用于代替蛹体的有机氮的种类和数量对北虫草的生长影响最大。本试验通过在米饭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氮源,旨在筛选出既能满足北虫草生长对氮的特殊需求,又经济实用的氮源添加物,为北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种:北虫草菌种A6号,公司自培育。1.2基本培养基(CK):大米96%,蛋白胨2%,蔗糖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5%,维生素B1微量。1.3供试氮…  相似文献   

12.
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地,研究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及不同栽培主料栽培蛹虫草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比固体菌种栽培蛹虫草的产量高10%,且产量较稳定;以大米为栽培主料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侧耳属3个种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武  唐丽娜  崔晓  安秀荣 《食用菌》2019,(3):32-35,39
研究不同营养及配方对侧耳属3个主要栽培种菌丝长速、长势的影响,结合生产实践、综合评价,平菇母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淀粉0.5%,酵母膏0.2%,牛肉膏0.3%,KH2PO40.1%,MgSO40.05%,琼脂2%;秀珍菇母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淀粉1%,蔗糖1%,酵母膏0.3%,蛋白胨0.3%,KH2PO40.1%,MgSO40.05%,琼脂2%;杏鲍菇母种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淀粉3%,蔗糖1.5%,牛肉膏0.2%,酵母膏0.4%,KH2PO40.1%,MgSO40.05%,琼脂2%。平菇扩繁种适宜配方为棉籽壳60%,玉米芯30%,麸皮8%,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58%~60%;秀珍菇扩繁种适宜配方为棉籽壳60%,玉米芯30%,麸皮8%,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54%~60%;杏鲍菇扩繁种适宜配方为棉籽壳50%,玉米芯40%,麸皮8%,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58%~60%。  相似文献   

14.
草菇菌丝优化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因子与培养条件(pH值、温度)对草菇4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硫酸镁,植物生长素为萘乙酸,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pH值范围为7.0~11.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蔗糖20.0 g·L-1、蛋白胨5.0 g·L-1、硫酸镁1.5 g·L-1、萘乙酸5.0 mg·L-1、马铃薯200 g·L-1.  相似文献   

15.
孙婕 《食药用菌》2020,28(2):103-106
简介蛹虫草液体发酵、固体栽培和寄主培养等3种人工培养方式,分析各培养方式的基质专利申请数量、申请人分布情况,梳理蛹虫草培养基质研究的发展脉络,指出当前和今后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干菌体得率为指标,选择出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16 g/L,磷酸二氢钾6 g/L,硫酸镁2 g/L,水1 000 mL,pH自然,干菌体得率为46.5 g/L,与其它试验组结果的差异显著,说明碳源和氮源为其生长的最重要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17.
拟黑虫草菌cnig-56固体发酵生产虫草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虫草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适合拟黑虫草(Cordyceps nigrella)菌株cnig-56固体发酵的培养基,并探讨了该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菌龄为3d的拟黑虫草菌种按10%接种量接入优化的固体培养基上(配方为大米粉9.9%,青稞粉6.6%,玉米粉9.9%,蚕蛹粉3.3%,粗麸皮70.15%,KH2PO40.05%,MgSO40.1%)于24℃发酵培养30d,其产物的虫草素含量最高为101μg/g。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活性物质含量为研究目的。以小麦为基本培养基固体培养蛹虫草子实体,采用单因素、二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和菌种对蛹虫草实体产量、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产量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每瓶添加1 g蚕蛹粉、营养液中白砂糖浓度为20 g·L~(-1)的培养基培养子实体产量最高;但不同水平的蚕蛹粉、黄豆粉对子实体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二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营养液中白砂糖浓度为20 g·L~(-1),蚕蛹粉添加量为2 g·瓶~(-1)时,子实体产量最高;碳源、氮源及碳源和氮源的互作对蛹虫草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活性物质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液中蔗糖浓度为10 g·L~(-1)时腺苷和虫草素含量最高;每瓶培养基中添加1 g土豆粉时,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与其他营养添加物质有显著差异;不同菌种对产量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我们开展了不同环境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液体菌种时以刚长满试管的母种最佳,液体培养基最适p H值为7.0,蛹虫草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子实体原基分化和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23℃,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湿度为70%~75%,蛹虫草转色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光照强度为700~1100Lx,每d所需补光12h,蛹虫草栽培最适宜通风量为早晚各1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20.
蛹草拟青霉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蛹草拟青霉cmily-02产虫草素得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以虫草素产量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筛选出最优固体培养基为:大米粉2.0%、青稞粉0.5%、玉米粉3.0%、黄豆粉0.5%、粗麦麸30%、KH2PO3 0.05%、MgSO4 0.1%。从培养温度和干燥温度2方面,探讨了温度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得出产虫草素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8℃,最佳干燥温度为30℃。通过固体发酵条件优化,虫草素产量可达到1 850μ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