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时:2h知识目标:了解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的分类;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调整与使用;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维护及保养。能力目标: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调整与使用;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维护及保养。  相似文献   

2.
卧式和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在新疆机采棉秸秆粉碎还田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其结构形式多样。新疆使用的卧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都采用单刀轴结构,用皮带传动,可以粉碎还田4行和6行棉花秸秆;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按照切割刀盘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切割刀盘和双切割刀盘两种结构,用皮带或齿轮传动,可以粉碎还田2、4、6和8行棉花秸秆。两种类型的还田机都满足了新疆机采棉种植模式的秸秆粉碎还田的需要,但是作业质量不稳定,粉碎质量受秸秆含水率影响严重,需要在切割刀的耐磨性、切割粉碎室的结构和传动系统上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和秸秆切割粉碎质量。  相似文献   

3.
解释了棉花粉碎还田技术,介绍了棉花秸秆还田机的关系,分析了棉花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阐述了秸秆粉碎还田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原理秸秆粉碎还田机按整体结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一类是卧式秸秆粉碎还田机。1.1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原理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由悬挂架、齿轮箱、罩壳、粉碎工作部件、限深轮、前护罩等组成。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拖拉机输出的动力,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传动齿轮箱输入横轴,经过圆锥齿轮增速和转向后,驱动垂直立轴旋转,带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稻秸秆粉碎装置对含水率较高的青秸秆工作时会出现粉碎不充分、机具堵塞、还田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在联合收割机后面的新型稻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该装置采用滚刀式的切割方式,设置有输送绞龙和专门的还田装置,采用结构设计的方式提高秸秆还田机具的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降低秸秆还田不均匀度,对装置完成研制并对其进行了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仍然存在秸秆纤维缠绕严重、秸秆粉碎不彻底、粉碎刀具变形及损坏等问题,提出纵向刀辊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方案,设计了一种纵向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阐述了该机具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粉碎装置、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设计。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平均工作效率为0.41 hm^2/h,满足0.40 hm^2/h工作效率的性能指标,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5.94%,大于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4%的性能要求,有效解决了原有机具存在的不足,满足了香蕉秸秆粉碎还田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
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种有效、直接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而甩刀是秸秆粉碎还田机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零件,直接影响秸秆粉碎质量和整机性能.通过对秸秆粉碎还田甩刀的形状、速度、数量、排列、耐磨性及刀辊平衡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与分析,指出其存在主要问题,为设计与改进秸秆粉碎还田机提供了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有关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原因、优点和增产机理,指出了做好玉米秸秆的基本条件和农艺要求,揭示了当前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技术问题和现状,提出了改变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秸秆粉碎机具按功能可分为秸秆还田和秸秆回收两种,但功能单一.为了使秸秆粉碎能满足还田及回收的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其结构简单,功耗小,通过简单的转换装置就可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及回收.在不需要风机的情况下,凭借甩刀的击打力及其产生的风力又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回收.试验证明,此种机具基本能够满足秸秆粉碎还田及回收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秸秆还田机类型秸秆还田机是在旋耕机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而开发的一种适用于秸秆还田的田间作业机具。按工作原理和结构可分为秸秆粉碎还田机、双轴秸秆还田机、反转秸秆还田机和水田秸秆还田机。(1)秸秆粉碎还田机(见图1)。采用皮带侧边传动,通过刀轴的高速旋转带动刀轴上的动刀与罩壳上定刀的相互作用实现秸秆的粉碎和抛撒。动刀主要有锤爪、弯刀和直刀三种型式。锤爪式动刀体积大,排列简单,需锤爪数量少,但寿命长,作业粉碎效果好,粉碎后的秸秆以丝絮  相似文献   

11.
香蕉秸秆粉碎秸秆还田作为南方农业保护性耕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尚缺乏粉碎效果良好的秸秆粉碎装备。针对该问题,对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核心部件粉碎刀的数量、排列、运动和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其计算通式,确定了其工作参数范围。同时,应用SoildWorks2013/Simulation插件进行刀轴的模态分析,为以后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和关键部件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设计与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还田机作业后秸秆还田周期长,耽误耕作农时及秸秆焚烧现象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腐熟剂喷施与机械粉碎相结合的还田原理,设计了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经田间试验测定,使用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完成作业的机收麦茬地,7个月后的秸秆腐熟还田率为97.2%,比单一机械粉碎方式高17.1%,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比单一秸秆粉碎还田地高16.5%.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产量大,秋季玉米收获后可还田作业时间短、秸秆腐烂慢,为秸秆还田带来困难。为满足东北地区秸秆快速还田和腐烂要求,研制了一种秸秆混肥还田机,可将粉碎秸秆或站立秸秆切碎收集,并与N肥混合后被输送到还田机的一侧,或成条堆放在田间,或喂入到由铧式犁开出垄沟内。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秸秆粉碎捡拾和输送装置进行了参数设计和实体建模,利用有限元ANSYS Workbench对所设计的粉碎刀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了其结构的合理性,并通过分析粉碎刀的秸秆粉碎过程和运动轨迹确定了当粉碎刀受力最小时的最佳排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粉碎捡拾装置转速为2250r/min、还田机前进速度为1.27m/s时,秸秆还田率为95%,秸秆剪切长度合格率为95.5%,秸秆混肥不均匀度为20.5%,作业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为秸秆混肥还田机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整秆深埋还田技术,是在玉米成熟后,人工摘收果穗,将仍生长在田间的秸秆压倒扶顺,在拖拉机耕地时,用深耕犁将秸秆随土垡耕翻埋入犁沟底部的一种新型秸秆还田方式。它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省去了秸秆粉碎、耙茬等项作业,减少了机具投入、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秸秆覆盖质量,满足下茬小麦播种农艺要求,促进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一、整秆还田与粉碎还田之比较1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整秆深埋还田可趁秸秆清绿含水较多时翻埋还田,腐烂快,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克服了因秸秆粉碎作业占用时间长,损失水分、营养,秸秆腐烂慢,不利于作物吸收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1JHY-220型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具有两个刀辊的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还田机。该机具能够有效的将秸秆粉碎并还田,作业效率高,秸秆粉碎质量好,易于秸秆转化为土壤肥料,不影响第二年春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与意义。探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浅旋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留茬固土4种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秸秆整株深埋还田技术原理该技术是指玉米成熟后 ,人工摘掉果穗 ,将生长在田间的玉米秸秆利用秸秆梳压耕翻复式机组 ,一次进地完成秸秆梳压并耕翻深埋于沟底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它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 ,省去秸秆粉碎、耙茬 (或施耕灭茬 )等项作业工序 ,减少机具投入 ,降低了作业成本 ,提高了作业质量 ,促进了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整株秸秆深埋还田的技术优势1 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 ,整株秸秆深埋还田时测定秸秆含水率为71 2 6 % ,而秸秆粉碎后若延迟 4天耕地 ,秸秆含水率仅为 13 89%。整株还田秸秆青绿 ,含水…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与还田技术的发展潜力,阐述了秸秆粉碎还田后,给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优越性;并对秸秆粉碎还田的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由轮式拖拉机悬挂牵引玉米秸秆还田机,利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系统驱动高速旋转的粉碎部件,对玉米秸秆进行直接粉碎并还田.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原理是高速旋转的粉碎刀对地上的秸秆进行砍切、打击、撕裂、揉搓作用下成碎段和纤维状,最后被气流抛送出去,均匀的抛洒到田间.  相似文献   

20.
秸秆、根茬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利用机械将田间的秸秆、根茬粉碎直接还田的技术,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两项可以独立运用的技术组成,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这两项技术无论在还田工艺还是还田机具的工作原理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由于这两项技术有粉碎还田培肥地力的共同点,一般将其作为一项技术,下面在论述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方面将其作为一项技术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