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草莓根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草莓品种红颊为试材,采用草炭、椰糠、土、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原料,筛选适合草莓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处理3(椰糠)和处理5(草炭∶蛭石为4∶1)为最佳基质配比, EC值分别为0.546和0.702 ms/cm,pH值分别为6.2和6.0,其理化性质理想,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同时果实品质最佳。处理3和处理5均可作为优质草莓种植基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红霞"草莓为试材,研究了4种基质对草莓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配基质M4(泥炭∶菇渣∶珍珠岩∶蛭石=l∶1∶2∶0.5)在草莓产量、采收期上和草莓专用基质M1(虹越花卉草莓专用基质)无明显差异,二者表现较好;在植株生长量以及草莓品质上4种基质差异不显著。因此基质M4可以作为草莓专用基质的替代品,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草莓有机生态型盆栽基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韩韵"为试材,以水葫芦、菌渣、蛭石、腐殖质和草炭不同配比的8种组合基质作为无土栽培基质,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基肥,测定了各基质配方下草莓植株的成活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果实品质等13个生物学性状,采用Fuzzy综合评价,以筛选适宜昆明市发展的低廉草莓无土盆栽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变废为宝的水葫芦可作为草莓栽培基质,最佳配方为水葫芦∶菌渣∶腐殖质=1∶1∶1。  相似文献   

4.
用国产草炭和进口草炭分别与蛭石以7∶3配比进行无土栽培,研究不同来源草炭对草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营养生长期间在进口草炭所配基质中叶面积、叶柄粗度显著高于国产草炭,其他生长指标如地上部鲜重、株高等有提高趋势,国产草炭生长的草莓叶片叶绿素SPAD值含量高于进口基质;对于草莓果实品质和产量,进口草炭生长的草莓产量得到提高,且有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趋势,降低果实固酸比。  相似文献   

5.
以"隋珠"草莓为试验材料,利用LED精量可调光源,设置2个光强水平(400μmol·m~(-2)·s~(-1)和600μmol·m~(-2)·s~(-1))和3个红蓝光配比梯度(1∶1、2∶1和4∶1),共6个试验处理,以常规钢架塑料大棚栽植为对照,研究不同红蓝光处理对"隋珠"草莓叶片光合特性、植株营养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红光比例或光强,有利于提高"隋珠"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提升果实品质及产量。处理E(光强600μmol·m~(-2)·s~(-1)、红蓝光2∶1)和处理F(光强600μmol·m~(-2)·s~(-1)、红蓝光4∶1)均有效增加了"隋珠"草莓叶片纵横径和复叶数,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E与处理F对果实产量方面的影响相当,但处理E在品质指标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处理F,因此,确定处理E是本试验中适合"隋珠"草莓生长发育的最佳红蓝光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6.
《蔬菜》2016,(3)
为探讨红颊草莓最合理的栽植量,为衢州地区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依据,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研究单位面积栽植量对草莓植株生长情况、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设计栽植量分别为20.0万、13.3万、10.0万、8.0万、6.6万株/h m~2。试验表明:衢州地区大棚种植红颊草莓最适宜的栽植量为10.0万株/hm~2,即行株距为30 cm×20 cm。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光温条件对立体栽培草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中光照和温度条件对立体栽培草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2014—2016年在日光温室中采用A字形架进行草莓立体栽培,通过对比不同空间位置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草莓植株生长势、果实成熟期、产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光温条件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是影响日光温室立体栽培草莓的重要因素,上层草莓的植株长势、产量显著优于中、下层,中、下层草莓比上层草莓果实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解决草莓基质栽培生产中的根区施肥难以满足草莓正常生长需求的问题,在京郊基质栽培模式下,研究了草莓专用叶面肥对草莓缺钙情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草莓专用叶面肥可以有效补充钙素营养,显著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率,草莓总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可分别显著提高17.6%、7.9%、8.9%;同时,能显著提高草莓各茬果实的糖度和糖酸比,改善草莓风味和品质,是实现草莓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草莓果实品质的感官评价方法,由10名专业人员和7名非专业人员组成了3个不同组合的评定小组,采用3种感官评定方法,对不同成熟度(七成熟、九成熟)的4个草莓品种(红颊、越秀、越心、初恋情人)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越心品质优秀,七成熟即表现出较好品质,九成熟品质最优;红颊品质受成熟度影响较大,九成熟果实品质明显优于七成熟;越秀品质较好,整体高于红颊,其九成熟果实品质也优于七成熟;初恋情人争议较大,在各评价方法中都表现不太理想。此外,在草莓感官评定中,非专业评定人员经过培训,可根据评定方法得出和专业评定人员基本一致的感官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采用新型双层立体栽培架种植模式,研究了发酵鸡粪和蚯蚓粪不同基肥配比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草莓立体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质和鸡粪的体积比为6∶1处理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最高为1 216.05 kg,基质和蚯蚓粪的体积比为4∶1处理产量次之,667 m~2产量为1 120.19 kg。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差异,综合比较以基质和蚯蚓粪的体积比为4∶1处理的品质最优,基质和鸡粪的体积比为6∶1处理的品质次之。鸡粪处理的植株干质量普遍高于蚯蚓粪处理。因此,新型立体栽培架基质和鸡粪的体积比为6∶1处理和基质和蚯蚓粪的体积比为4∶1处理产量和果实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草莓品种‘艳丽’为试材,分别进行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调查不同栽培模式下草莓植株的物候期、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促成栽培模式下草莓开花期、结果期均比半促成栽培模式早60 d左右;而半促成栽培模式下草莓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干鲜重,都不同程度高于促成栽培模式,生长更旺盛,果实单株产量比促成栽培模式下高21.83%,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二者差异不明显;果实品质方面,促成栽培模式好于半促成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追施有机固态肥、液态肥的栽培效果进行研究,调查了该栽培方式下'甜查理'草莓的营养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并与采用相同施肥措施的有土栽培植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草莓的植株生长势与有土栽培的基本一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钙、铁含量及糖酸比有所提高,而果实平均单果重、果实还原糖、总酸、蛋白质、Vc、钾的含量略有下降,但与有土栽培的果实差异不大.该基质栽培方式管理简便,效果较好,可以作为防治草莓重茬的有效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菌在草莓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丛枝菌根菌对草莓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进行了温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后促进了草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并使草莓提早开花 6d ,果实成熟期提前 6d ,单株产量增加 34 2 g;同时 ,接种后草莓果实Vc含量、含糖量均有提高 ,可滴定酸含量略有下降 ,从而提高了草莓品质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普通日光温室中,采用"A"型双层立架和柱槽组合2种栽培形式进行草莓立体栽培,对不同栽培形式的地温、光照、植株生长情况、果实品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立体栽培使基质温度、光照强度降低,对植株营养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虽然单株产量略有下降,但单位面积定植株数增加,使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对照,其中柱槽组合增产效果明显,成本较低,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利用,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膜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相同光强下不同光质对‘丰香’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绿膜、中性膜、黄膜、蓝膜、红膜下生长的果实依次越来越红、越来越暗。果实色度值以红膜下的最大, 其次为中性膜处理,黄膜比中性膜处理略小但差异不显著, 绿膜处理最小, 这与不同膜透射的红橙光比例一致。不同膜处理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高低与不同膜透射的紫外光和蓝紫光成分比例一致, 与红光/蓝光比值相反。红膜下的草莓产量最高、果实最大、着色最好, 蓝膜下的草莓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最高, 绿膜下产量最低、果实最小、着色差且含糖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通过地热线加热控制使日光温室草莓生长期的夜间根际温度分别为13、16、19、22℃,以不经过加热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温度下草莓的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夜间根际温度有利于草莓的营养生长,4个加温处理草莓的株高、冠幅、叶面积、叶柄长、根颈粗、主根数、根冠比等营养生长指标均高于对照;根际温度的升高提高了草莓的单株果数和产量,13、16、19℃3个处理的草莓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91%、41.05%和8.33%,但22℃处理的产量比对照下降14.64%;除22℃处理以外,其他3个加温处理草莓的优质果率均高于对照,但4个加温处理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草莓生长结果各项指标可以得出,16℃为最适加温温度。  相似文献   

17.
4个草莓品种低温短日照促成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于2006年研究了雪蜜、丰香、佐贺清香、红颊低温短日照处理苗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低温短日照处理苗株高、叶长、叶柄长等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现蕾期、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提前;株产和果个大小与对照差异很小,果实风味品质与对照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补光光质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补光光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红、蓝混合光为4∶1处理的草莓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叶片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日光温室草莓以红光∶蓝光为4∶1进行补光,最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增加草莓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部分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改善,补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广泛应用的草莓高架袋栽模式为对照,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设计了一种草莓高架栽培槽,研究了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栽培槽模式下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及品质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其果实成熟期比对照提早了8 d,前期产量(1~3月产量之和)提高了3....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红颜"草莓为试材,对温室设施大棚栽培模式种植土壤施用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0(CK)、200(T1)、400(T2)、600(T3)、800(T4)kg·hm~(-2)),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对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用量氰氨化钙处理对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创新草莓栽培模式、提高草莓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草莓植株植物学性状、结实性状影响明显,各品质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差异显著。T1、T2、T3处理下放线菌与真菌比值(A/F)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50%、5.83%、32.14%;T1、T2、T3处理下细菌与真菌比值(B/F)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02%、25.08%、39.12%。T3处理下植株生长性状表现较好,增产效果可达34.48%,并能有效提高固酸比值,增加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改善果实风味,是较为理想的氰氨化钙施入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