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对新鲜葡萄叶中多酚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滴定法、比色法分别对新疆红地球葡萄叶片供试粉末中有机酸、皂苷及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鲜葡萄叶片中多酚含量为0.37%,蛋白质含量为1.01%。葡萄供试粉末中有机酸含量为1.59%,皂苷含量为1.11%,黄酮含量为0.50%。葡萄叶片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其他4种生物活性物质成分含量高,可以作为一种可开发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浸提藤茶(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挥发性成分,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旨在为优质藤茶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分离出藤茶(显齿蛇葡萄)挥发性成分38个,鉴定出28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的73.68%,其主要成分为烷烃类、醛类、有机酸、醇类及甾醇类等化合物;分离出广东蛇葡萄挥发性成分34个,鉴定出27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9.41%,主要成分为烷烃类、有机酸类、酚类、醇类及甾醇类化合物。虽然两种植物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穿贝海绵甾醇(≥30%),但其他高含量成分大多数不同。  相似文献   

3.
恒电荷土壤胶体的电导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恒电荷土壤胶体表面的电导特性 ,提出了几个特征参数 :表观碱量电导率、表观碱量电导贡献率 ,这些参数是氢铝离子与胶体亲和力、碱金属阳离子在土壤胶体表面解离度及离子自身导电能力的综合表征。电导滴定法测定的阳离子代换量 (CEC)与滴定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中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6种有机酸的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C<,18>色谱柱(4.6 × 250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H2.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建立了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38;~4.43;,检出限为0.012~2.291 mg/L,有机酸回收率为89.7;~105.8;.[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及灵敏度,适用于葡萄中有机酸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导滴定法研究 电荷土壤胶体表面的电导特性,提出了几个特征参数,表现碱量电导率,表观碱量电导贡献率,这些参数是氢铝离子与胶体亲和力,碱金属阳离子在土壤胶体表面解离度及离子自身导电能力的综合表征,电导滴定法测定的阳离子代换量(CEC)与滴定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降水中的有机酸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有机酸(甲酸、乙酸、草酸)的检出限为0.003mg/L、0.004mg/L、0.003mg/L,精密度为1.00%~4.22%,加标回收率为97.9%~102%。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法(GC-IMS)比较110R、5BB、3309m、SO4砧木嫁接及自根苗瑞都红玉葡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评价砧木嫁接葡萄果实香气品质,为瑞都红玉葡萄生产中砧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GC-IMS共检测出46种挥发性成分,鉴定25种,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等,其中以醇类为主.不同砧木嫁接瑞都红...  相似文献   

8.
畜禽粪便成分快速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粪污计、电导仪、氨电极、粪污氮含量计量仪、反射计、快速在线畜禽粪便肥料成分检测系统等6种畜禽粪便肥料成分快速测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阐述了上述各种快速测定装置的精度及适用范围,就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与传统实验室法相比,6种快速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其中粪污计和电导笔成本较低,可完成氮、磷、钾和铵态氮含量的测定;快速在线畜禽粪便肥料成分检测系统能够较准确地测定粪便中铵态氮和磷的含量,但检测钾的准确度不高,且仪器设备昂贵,对运行环境要求高,稳定性差,对于固体粪便的检测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有机酸是水果、蔬菜的特有成分,它的存在可影响水果和蔬菜的色、香、味及品质的好坏。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水果、蔬菜中有机酸成分的研究日益重视。在我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多种有机酸成分的方法尚未见报导,因此我们根据现有条件,初步摸索出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水果及蔬菜中多种有机酸十余种,如乳酸、草酸、丙二  相似文献   

10.
三叶木通叶片中有机酸含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42-43
采用气相质谱—色谱联用法对三叶木通叶片的有机酸成分进行分析,确认了28种有机酸成分,其中,多元酸14种,酚酸类9种。三叶木通有机酸成分中,以对香豆酸含量为最高,达47.11%。  相似文献   

11.
缺磷白羽扇豆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和溶液培养收集法在分析缺磷白羽扇豆 (L upi-nus albus L .)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时的优劣性 ,同时分析了相应根组织、木质部伤流液和韧皮部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2种收集方法所获得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原位收集法能获得白羽扇豆不同根段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即排根主要分泌苹果酸、柠檬酸和反丁烯二酸 ,根尖主要分泌苹果酸、乳酸、反丁烯二酸 ,且所反映的有机酸分泌状况与相应根组织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培养收集法可获得白羽扇豆整个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在其根系收集液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顺丁烯二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 ,但该方法在根系分泌物的收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去离子水对根系的胁迫作用 ,增加了微生物的污染环节。  相似文献   

12.
雪里蕻腌菜卤汁中有机酸成分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气相色谱法,以十二烷为内标,雪里蕻腌菜卤汁中挥发及不挥发性有机酸醋酸、丙酸、丁酸、乳酸及琥珀酸和苹果酸经处理丁酯化后在HP-1毛细管柱上得到了完全分离定量。对各有机酸组分的含量与比峰面积或比峰高进行了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在0.9904-0.9968之间。醋酸、乳酸和琥珀酸以及苹果酸在样品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1.2%、86.2%、96.5%和88.5%。且可简化样品中有机酸组分的分离提取操作,简化后的检测定量结果仍很理想。  相似文献   

13.
黄皮果实成熟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个黄皮品种果实成熟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皮果实有机酸有柠檬酸、草酸、苹果酸、乳酸、抗坏血酸等,其中以柠檬酸、草酸为主。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柠檬酸、苹果酸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草酸、抗坏血酸和乳酸的含量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总酸和5种有机酸均呈下降的趋势,柠檬酸变化是影响黄皮果实有机酸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和 HPL C分别对发酵苹果渣的微生物及有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发酵苹果渣中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 ;发酵苹果渣中的有机酸主要是醋酸 (占有机酸总量的4 5 .84 0 % )和乳酸 (占有机酸总量的 4 4 .74 6 % ) ;在发酵苹果渣中尚未发现有害菌  相似文献   

15.
刺梨有机酸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华明  刘明  杨曼  樊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0):2094-2100
 【目的】明确刺梨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方法】以‘贵农5号’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分析刺梨有机酸组分以及不同器官内、果实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梨果实中主要含有苹果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6种有机酸组分和较高含量的抗坏血酸;不同器官有机酸含量分析发现,根主要含乳酸和酒石酸,茎和叶中乳酸含量较高,而花中主要积累琥珀酸。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机酸组分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抗坏血酸含量则一直呈增加态势;成熟果实内,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任一种有机酸组分,约占总酸量的67%;6种有机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约占有机酸总量的53%)。研究还发现,不同贮藏温度对刺梨果实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从有机酸组分分析,刺梨是一种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果实类型,但抗坏血酸的含量高于所有有机酸组分的总量。这种高抗坏血酸含量特点是刺梨果实独特的营养标志。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养分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够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烟草体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N、P、K在烟叶中的积累量。但是不同种类的有机酸作用的程度不一样,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的效果相对较好,苯甲酸和腐殖酸次之。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蔬菜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GC-9A]测定出水果、蔬菜中一些有机酸,如,乳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延胡索酸、苯甲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方法是将样品溶于80%乙醇溶液(或水),过滤。滤液通过 DEAE 纤维素交换柱,然后用0.1N Na_2SO_4溶液洗脱,洗脱液经过蒸发、甲酯化和 CHCl_3萃取,用10%改性聚乙二醇-20000、Chromosorb W 进行色谱分析。本方法回收率为8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3.17~8.86%,最低分离度为1.3。  相似文献   

18.
凋萎和添加有机酸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Lam.cv.Tetragold)为材料,于拔节期和抽穗期刈割后进行直接青贮、凋萎后青贮、凋萎后添加甲酸或乳酸或丙酸等有机酸青贮,60d后对青贮饲料的品质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春季拔节期和抽穗期刈割后直接青贮,因含水量较高,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低劣;适当调萎,并分别添加适量甲酸、乳酸、丙酸等有机酸青贮均能抑制多花黑麦草青贮过程中的乳酸发酵,降低青贮饲料中的氨态氮和乳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添加丙酸处理还可显著降低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开封后的好气性腐败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各有机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8个梨品种和3个品系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含量.[结果]梨汁中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富马酸和琥珀酸,总有机酸含量在1 491.87~3 781.74 mg/kg,爱甘水梨最高,84-4 - 163最低;草酸和酒石酸、苹果酸与富马酸、富马酸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苹果酸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琥珀酸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梨汁中的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琥珀酸为次要有机酸.  相似文献   

20.
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以柑橘、葡萄等为试材,以乙醇的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对提取剂提取效果(乙醇溶液浓度配比、纯水提取效果及主要有机酸的稳定性、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效果、10%乙醇溶液提取效果及主要有机酸的稳定性等)、提取条件(提取方式、超声提取时间等)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用优化的提取方法对方法技术参数(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等)进行测试,并将测定结果与已有国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水果果实中有机酸提取的适宜方法为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法:样品用10%乙醇溶液在超声波提取器中提取30 min,提取后加入硫酸溶液,使提取液中含有和流动相一致的硫酸质量浓度,然后用10%乙醇溶液定容,混匀后离心过滤。取部分滤液用0.22 μm水性滤膜针头过滤器过滤,供离子色谱分析用。在此条件下,主要有机酸提取完全,且提取液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好,至少在15 d内各主要有机酸不会转变为乳酸和乙酸。优化后的提取方法精密度高(RSD为0.28%-1.20%),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为0.236%-3.02%(n=5)),准确度高(回收率为88.9%-101.2%),有机酸组分测定效果优于已有国标测定结果。【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