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有效实施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技术支撑。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部分.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标杆示范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际工作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做一概述.并就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智慧管网标准体系是指导管网企业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但现有油气管网标准体系不能满足智慧化建设需求,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智慧管网建设的标准体系框架。【方法】基于油气管网的“智慧化特征”,分析其在可研与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及废弃封存4个阶段的内涵与功能。选用国家管网集团标准系统架构作为智慧管网标准体系架构的基础,参考智慧电网的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由对象、全生命周期、互操作3个维度构成的智慧管网标准体系业务框架模型。【结果】对象维度包括线路、站场、储气库、LNG接收站;全生命周期维度包括可研与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维护、废弃封存;互操作维度包括应用层、交互层及感知层。基于智慧管网全生命周期各项业务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化对象,并结合标准化要素在互操作层级中相互作用的二维映射关系,构建了智慧管网标准体系架构。以二维互操作维度的应用层为例,分析了在建立标准体系时需填充缺失和新建的标准。【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智慧管网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图6,表3,参20)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产业提质增效,而农业标准化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猕猴桃为研究对象,从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出发,重点梳理了国内猕猴桃标准建设现状,论述了目前我国猕猴桃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猕猴桃标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猕猴桃标准发展建议,以期为猕猴桃产业标准建设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是围绕节能减排标准化目的而建立,是为实现技术和管理有序化服务的。节能减排标准的基础是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化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又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研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建立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以指导全国渔业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以满足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简要介绍了渔业节能减排标准的现状,通过对标准体系的研究,提出了近期需要制定的渔业节能减排标准,构建了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天津市的农业标准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未来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建设农业生产标准与检测体系的必要性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提出的建立我省农业生产标准与检测体系的建议是 :尽快制定标准、建立检测机构 ;联系实际 ,高起点地建立我省农业标准体系 ;加强农业制标试验工作 ,提高农业标准质量 ;加大投资 ,高标准建设我省农业检测网络体系 ;加强标准化和检测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抓好示范区建设 ,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是围绕节能减排标准化目的而建立,是为实现技术和管理有序化服务的。节能减排标准的基础是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化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又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研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建立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以指导全国渔业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以满足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简要介绍了渔业节能减排标准的现状,通过对标准体系的研究,提出了近期需要制定的渔业节能减排标准,构建了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
种植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支撑。由于在种植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标准落后滞后、标准种类不能覆盖产业与实际产品需要、标准制定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应秉承继承历史,改革创新;结合国情,接轨国际;贴近行业,分类制定;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种植业标准体系,以产业为主线确立体系的基本内容,以产品的环节为轮廓划分标准的基本类型,以发布主体划分标准的基本层级,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划分标准的基本属性,重点解决、分步实施,满足需求、靠拢国际,不断促进与完善种植业标准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标准体系建设是我国法制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现在标准展现给人们是什么呢?不知何时,标准成为了一种企业荣誉。很多企业开始学会一句口号"一流企业做标准"。于是各种各样的企业都在冥思苦想参与一些标准的制定,从长期观察参与制定标准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企业宣传,宣传说参与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不同地方、不同作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内涵理解不同,认识不一,最终导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笔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In the 1960s and 1970s, communicable disease seemed a minor threat, but since then the emergence of new infections and the reemergence of old diseases has provoked a renewed focus on European 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A "network approach"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has been successful in detecting some international outbreaks, but management and funding aspects remain unresolved. Surveillance outside the European Union has faced new challenges as a result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Subsequently,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surveillance schemes are currently being implemented in the countr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challenge for surveillance in Europe is to ensure that it has the capacity to meet both the needs of today and the diseases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列宁和斯大林在其革命和政治活动中自始至终都关注“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并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重温列宁和斯大林有关“三农”问题的论述,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门涛  王玮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51-252,257
捕捞机械标准是渔业标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捕捞机械标准的基础是捕捞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加强捕捞机械标准化进程,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回顾了捕捞机械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捕捞机械标准的现状,概括了目前国内捕捞机械标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标准数量少、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与宣传贯彻力度不足等,提出国内捕捞机械标准今后发展方向为保障捕捞作业安全、接轨国际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中国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种业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同类标准的比较,探索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方案。【方法】对世界上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122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中国相应13个农作物现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点,根据中国种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意见。【结果】(1)中国现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两方面差异:一是质量标准的种子等级系统不一致。发达国家质量标准的种子一致地相应于种子生产四级程序,在育种家种子基础上分为三级,而中国现行的粮、棉、油及薯类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种子等级程序多样化,有两级,有三级,甚至四级,不一致。二是质量标准的指标系统不健全。发达国家的粮、棉、油作物都基本包括净种子、杂质、其它作物种子总量、其它品种、其它类型、杂草种子、有毒(有害)杂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含水量等;在薯类作物中,主要突出了应有的病害指标。而在中国的标准中,仅有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个指标;薯类仅显示纯度、薯块整齐度和不完善薯块率三个指标,缺少当地必要的病害指标。(2)归纳出制定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两原则:一是标准体系中种子生产等级系统的合理性,应体现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通过重复繁殖和限代繁殖,有效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二是体系中指标系统的健全程度,既要体现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能与国际接轨,以保证生产出优质种子,建立种子商品在国内外的品牌。(3)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构建中国主要农作物四级种子(包括育种家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探索方案。【结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须兼具统一的“四级种子等级系统”和健全的“八项质量指标系统”,薯类还应突出应有的薯块病害指标,为建立中国商品种子的国内外品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指引。本研究在分析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分析,构建了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框架,指出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截至2020年,在国家、行业、地方层面分别制定实施了18项、10项、120项标准,其中安徽省出台标准数量最多(17个),其次是北京市(12个)和四川省(1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依托于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建立的标准体系现涵盖了9种业态、11个功能和8个关键点,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3个层面。当前应着力解决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缺乏总体规划、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短缺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促进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范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苏联对新疆的全方位控制,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政治影响日益增大,给盛世才在新疆的权威和统治造成巨大威胁。同时由于国民党势力对新疆的渗透日益增强,在国内外形势出现对苏联和中共不利的情况下,左右投机的盛世才出于封建军阀自私的本性,其政治立场开始发生转变,给新疆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从食品国际贸易规制入手,分析和评价了现行国际贸易制度安排。指出W TO的《SPS协议》、《TBT协议》和法典委员会等国际规制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有助于国际食品规则的标准化,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标准低、参与国际组织的“门槛”高等原因,造成其面临着事实的贸易不平等和标准遵从的困难。提出中国应联合发展中国家,通过对部分条款的修订,如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从自愿改为强制性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更长的遵从期限、让最不发达国家免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活动等来争取贸易公平待遇。  相似文献   

18.
NASA has developed an extensive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hich opens the entire range of its space activities to foreign participation and benefit. The program has involved developing as well as advanced countries in activities that are fruitful scientifically, technically, economically, and (it may be hoped) politically. "Gaps" or limitations in the program are found in the areas of manned space flight and large booster development an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first case, the low level of European budgeting is the prime explanation, perhaps reflecting Europe's late start in the space business and an early underestimate of its values and possibilities. In the second case, the explanation seems to rest with Soviet political views rather than with technical problems or any lack of interest by the United States. Openhanded efforts are currently under way to raise the level of foreign participation in the space programs of the next decade, but it is too early to estimate their chances of major success. Public commentary could undoubtedly assist these efforts more effectively if it were directed more clearly to the actual sources of restriction on foreign participation. Despite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broad, however,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persevere with existing and improved program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9.
Wolf C 《Science (New York, N.Y.)》1985,230(4729):997-1002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economic costs incurred by the Soviet Union in acquiring,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its empire. The terms "empire" and "costs" are explicitly defined. Between 1971 and 1980, the average ratio between empire costs and Soviet gross national product was about 3.5 percent; as a ratio to Soviet military spending, empire costs averaged about 28 percent. The burden imposed on Soviet economic growth by empire costs is also considered, as well as rates of change in these costs, and the important political, military, and strategic benefits associated by the Soviet leadership with maintenance and expansion of the empire. Prospective empire costs and changes in Soviet economic constraints resulting from the declining performance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高飞雨 《农学学报》2022,12(7):89-93
为控制转基因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链条上的风险,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转基因安全管理法律或规定。笔者通过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机制,分析现阶段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机制的优缺点,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标准体系管理缺乏协调统一、检验检疫水平有待提高、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据此提出增强标准体系管理的协调性、提高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水平、加大转基因科普宣传力度、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