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西气东输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西气东输管道最低经济输量或经济运距与运价的关系,提出降低运价的两种方法。介绍了国外油气管道其壁厚、直径钢级及输送压力的设计应用情况,产敢东输管道工程钢级的选择提出建议,对天然气管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储气库,建议在工程设计初期应加以考虑。另钙,就管道内涂层及外防腐层的选择、焊管类型的选择,闪光焊技术的应用、活动断层对管道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能源战略的需要,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采用大口径(外径1 422 mm)、高压力(12 MPa)、高钢级(X80)管道进行超大输量天然气输送。随着管径、输送压力、钢级、设计系数的不断提高及环境温度的降低,管道整体式绝缘接头的设计制造难点成为研究重点。为此,通过对外径1 422 mm X80管道整体式绝缘接头的研制、高寒地区整体式绝缘接头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大型水压+弯矩试验装置建造等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了外径1 422 mm X80管道低温整体式绝缘接头设计与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图5,表3,参20)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靠性的设计和评价方法(RBDA)是天然气管道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学术界针对该方法的应用展开广泛研究。针对天然气管道基于可靠性设计与评价方法所涉及的理论内容,研究了管道可靠性的分析过程,给出了极限状态方程蒙特卡罗仿真的通用算法,建立了管道可靠度计算软件框架,并以CSAZ662附录O中提供的无缺陷管道屈服和破裂极限状态函数为例对某输气管道进行可靠度计算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管道的设计和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出的计算方法将方程与仿真计算分离,适合将更多的方程列入计算框架中,可以对管道的可靠性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宏 《油气储运》2002,21(12):1-3
论述了对于西气东输这种大管径,高压力,大输量的天然气管道进行风险性评估的必要性,阐述了应用于输气管道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说明了评估的具体过程及应达到的目标,对开展我国的输气管道风险评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的运行阶段,因其高钢级、大口径、高压力、大输量的特点,且沿线途经高寒冻土区,故管道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高、维护与安全保障难度大。系统分析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运行工艺方面面临的管网优化运行、冬季调峰、冰堵防治及放空回收等问题;在完整性管理方面面临的大口径管道内检测、高钢级管道安全状态评估等问题;在线路风险防控方面面临的天然气管道泄漏与安全状态监测、腐蚀、冻涨融沉防治等问题;在维抢修方面面临的管径1 422 mm管道的切割、退磁、修复等系列技术难题。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总结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目前已取得的部分技术成果,以期为未来油气管道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参考。(参52)  相似文献   

6.
因高钢级(≥X90)管线钢难以依靠自身韧性止裂,同时缺乏适用于高钢级管线钢止裂器设计的相关准则,故对于向高钢级发展的国内天然气管道而言,在管道安全可靠性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而止裂控制问题是其中的关键。从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与应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天然气长输管道止裂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了相关计算公式和不同种类止裂器的功能原理,分析了当前止裂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了今后高钢级管线钢止裂控制的研究方向,对于促进高钢级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图7,表1,参19)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压力、大口径、高钢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断裂控制技术需求,研究了管径1 422 mm的X80焊管断裂韧性指标。为了防止焊管启裂,采用失效评估图技术,通过断裂力学分析,得出X80焊管的焊缝及热影响区夏比冲击功最小平均值为80 J;为了满足管道止裂要求,基于Battelle双曲线方法,并引入1.46倍系数修正,确定焊管母材的夏比冲击功最小平均值为245 J。通过对试制的管径1 422 mm的X80焊管进行冲击韧性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韧性水平整体较高,可以满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断裂韧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压力、大口径、高钢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断裂控制技术需求,研究了管径1 422 mm的X80焊管断裂韧性指标。为了防止焊管启裂,采用失效评估图技术,通过断裂力学分析,得出X80焊管的焊缝及热影响区夏比冲击功最小平均值为80 J;为了满足管道止裂要求,基于Battelle双曲线方法,并引入1.46倍系数修正,确定焊管母材的夏比冲击功最小平均值为245 J。通过对试制的管径1 422 mm的X80焊管进行冲击韧性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韧性水平整体较高,可以满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断裂韧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即墨加气母站投产初期,6台D-2.5/(8-16)-250型往复式压缩机平衡腔管道振动严重,导致停产改造。从气流脉动、共振、机械振动等方面对压缩机平衡腔管道振动展开了分析,对压缩机一二级和三四级平衡腔出口管道压力进行测定,得出压力脉动范围,计算得到出口管道的压力不均匀度;结合天然气特性,计算平衡腔管道气柱的振动频率,进行气柱共振分析,得出管道系统1~4阶的共振管长范围;分析了压缩机管系结构的固有频率,确定了平衡腔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为其固有频率与激发频率接近造成的气柱共振。对平衡腔出口管道长度、管径和配置进行调整,增大集气管的管径,有效地解决了压缩机平衡腔管道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管道设计输气规模的确定既要考虑气田资源情况、生产能力,又要考虑天然气利用市场的需求、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所替代能源的经济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等。根据国内外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天然气管道设计输气规模预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依据需求定理,针对不同的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不同的管道设计输量,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用户用气不均衡性对管道设计输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扬  张阳  魏立新  李勇 《油气储运》2008,27(5):8-11
根据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概括了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框架流程,阐述了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影响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管道完整性检测方法,提出了天然气管道腐蚀控制措施以及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流型判别是气液两相流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适用于工业设计中大管径、高压力管道的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OLGA,以空气-水为介质,对倾角为-70°~90°、内径为200 mm、压力为2.0 MPa的气液两相管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变换不同的气液相流量和管道倾角,研究管道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型的变化.根据数值模拟所得到的1 628组数据,结合流体物性和管道倾角,回归建立了不同流型转变的判别准则经验相关式,为现场大管径、高压力气液两相流管道的流型判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液化天然气产业供应链的角度讨论了液化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公路罐车运输和海上液化天然气船舶运输的技术特点,首次提出了液化天然气管道密相输送工艺技术及其经济可行性.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公路运输链中液化、储存、运输、再气化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海上液化天然气运输链各个环节的技术特点.针对中国液化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液化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能源政策.随着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逐步发展,中国液化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赵翠玲  李小瑜  王晓红  许莉  董征 《油气储运》2012,31(3):235-237,247
针对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工艺设计中钢管低温脆性、管道水压试验、阀门压力等级和材质选择、放空立管防雨水功能4个代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低温时,通过采取保温措施、控制材料低温韧性或制定相应站场操作原则,避免管道出现低温脆性断裂;关于管道水压设计,设计方在提交给钢管厂家的技术条款中应增加现场强度试压的压力值和试压所维持时间的信息项,钢管厂家投标时应将工厂内的水试验压力指标列入标书中;在选择阀门压力等级和材质方面,采用标准磅级、特殊磅级、提高磅级或者中间额定4种方案,以解决阀门不满足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要求的问题;针对目前中亚项目放空立管防雨水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放空立管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手段是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介绍了国内外发展起来的石油天然气长界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方法-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漏法。结合我国管道实际情况,对研制开发及选用长输管道检漏定位系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变管径混油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变管径时的混油量研究状况,分析了变管径对混油量的影响.通过对扩散理论公式和Austin-Palfrey经验公式的研究,提出了由于油品的输入或输出产生的变管径对混油量影响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天然气管道运行可靠性评价技术理论内容和计算方法,给出了天然气管道系统中线路部分、压气站和整个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天然气管道的失效模式和寿命分布模型,提出了保证管道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天然气管道可靠性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外超大输量天然气管道输送方案的研究成果,从提高输送效率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以后可能出现的单管输送300×108 m3/a和450×108 m3/a的输量情况,以3000 km长度为基准,对设计压力10~20MPa、管径1016~1422mm、钢级X80~X100的天然气管道,进行工艺方案的经济费用匡算,筛选出经济性较优的方案.对板材和钢管的生产加工、钢管的止裂韧性、阀门设备等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控制性因素进行调研,筛选1422mm、X80、12 MPa为较可行的方案,并建议对此方案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贯彻管道运输技术政策 提高管道运输综合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有关管道运输技术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情况进行了综述,从宏观上回顾了管道工业近年来在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综合分析表明,与国外先进的管道技术相比,我国管道工业综合能力的差距是很大的。根据我国管道工业发展的现状,在建立管道工业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等十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在建设天然气管道、发展成品油和煤浆管道、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管道防腐、应用微机技术等领域全面提高我国管道工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天然气管道工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油气资源、天然气下游市场、改变能源结构的迫切性、输气管道的发展方向和以应变为基础的管道设计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天然气管道工业的发展前景,指出未来20年将是我国天然气管道工业大发展的阶段,应在管道设计、技术进步和管理上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发挥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