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年上半年国内养殖市场低迷,多数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且饲料总体消费增速缓慢,在此大背景下,国内维生素市场也不乐观.实际上,维生素从2012年4季度开始就步入下行通道,跌势延续至春节过后,达到2007年以来低点,多数品种徘徊在盈亏线附近.2013年3月份,在出口势头良好的提振下,部分品种触底反弹;然而进入2季度后受H7N9型禽流感疫情影响,国内维生素需求面疲弱再次掩盖了出口利好带来的提振,维生素市场进入频繁振荡时期.总体来看,上半年国内维生素市场需求面疲弱形势占据市场上风,部分生产厂家尽管有挺价意愿,但受下游养殖户微利影响,维生素整体需求不佳,部分时期价格虽有小幅上调,但上调幅度不高.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2013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量19 100万t,与2012年同比下降1.8%。其中,配合饲料16 170万t,同比下降1.2%;浓缩饲料2 300万t,同比下降6.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630万t,同比增长1.7%。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畜禽整体养殖效益盈利有限,畜禽料需求整体一般;受此影响,2013年我国氯化胆碱市场总体也呈现疲弱格局。基于对2014年上半年国内畜禽养殖业景气度回升有限的预期,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对氯化胆碱市场起到的提振力度有限,同时加上2014年我国胆碱市场  相似文献   

3.
对2002~2011年我国生猪分季生产价格进行分析,发现2006年之前,生猪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2006年后,生猪价格剧烈波动。2012年我国猪肉明显增产,生猪价格总体上表现为基本平稳,不同季度呈现小幅波动,但是全年很长时间价格低迷。通过分析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发现猪肉的供给可以部分解释生猪价格的波动;玉米价格影响生猪饲料成本,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影响;我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对生猪市场运行总体上影响比较小。预计未来短期内生猪需求与消费整体上可能会比较平稳;从长期看,生猪供给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呈下跌态势,而养殖成本高位运行,养殖收益持续下滑,5月,收储调控提振市场信心,价格小幅反弹。预计下半年市场供给仍将偏多,但受价格周期性上涨和需求旺盛的影响,三季度进入上行通道,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对整体物价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林国发 《广东饲料》2014,23(10):14-15
新玉米上市,价格跳水,美豆丰产,供应大增,国内豆粕供应过剩,价格处于弱势,饲料生产主要原料成本下降,奠定了四季度饲料成本走低基础。饲料需求增速总体放缓,四季度饲料降价或促销情况增加。养殖成本总体处于下降趋势,预计四季度猪价谨慎看涨,养殖利润有望转好。  相似文献   

6.
和2013年低迷行情基本类似,2014年整个赖氨酸市场依旧持续低迷态势。2014年上半年以来,国内赖氨酸市场持续下行并突破历史性价格底部,各大生产厂商利润一再被压缩,在此大背景下,赖氨酸生产企业不得不通过减少产能以及降价促销的方式来赢得市场占有率。二季度后期,随着国内赖氨酸产量的进一步缩减,赖氨酸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有所缓解,出口的良好态势也令赖氨酸市场价格止跌企稳;三季度随着畜禽养殖的逐步恢复,赖氨酸市场价格出现一定的上涨,但上涨幅度十分有限,整体行情处于低迷状态。一、2014年赖氨酸市场回顾1.赖氨酸进出口情况。和2013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在国内养殖效益较差,整体饲料需求减少的趋势下,维生素市场格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部分品种生产厂家有增多趋势,或正在竞争阶段,造成市场价格低迷,持续徘徊在低谷,如烟酰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殖技术》2014,(4):57-59
<正>(一)总体养殖效益2014年第1季度,全国玉米、豆粕和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持续小幅下跌,3月份分别跌至2.37元/千克、4.12元/千克和3.31元/千克,玉米和豆粕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86%和4.30%,育肥猪配合饲料涨幅收窄至0.76%。同期生猪价格的跌幅显著大于同期饲料价格的跌幅,导致生猪养殖效益恶化。2014年1-3月份,全国平均猪粮比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养殖效益创下近几年来新年后的新低,  相似文献   

9.
2015年畜牧养殖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在环保政策及需求疲弱压力下,我国维生素市场存在供给侧改革的现实。随着2015年饲料相关品种结构及消费模式的转变,2015年维生素产品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这对未来维生素上下游产业市场的影响也更为深远。2015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量为28.8万t,同比2014年的28.5万t,提升了1.2%。其中,VC和VE和氯化胆碱出口数量仍占据主导,占出口总量  相似文献   

10.
受2012年底“速生鸡”事件、2013年人感染H7N9流感疫病的双重打击,2013年我国肉鸡市场持续低迷,消费需求降低,市场价格下降,全行业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国际肉鸡市场产量、贸易增加,美国鸡肉批发市场价格上涨。预计2014年我国鸡肉产量稳定增长,市场价格将呈振荡上行的趋势,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国际方面,全球鸡肉产量、贸易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晴空一雁 《饲料广角》2012,(17):16-17,19
2012年1月,维生素市场相对活跃,整体成交积极性较强;春节后至6月底,整个维生素市场需求增速较为缓慢,多数品种价格下跌较快。期间虽有厂家停产、停报、提价等措施力图提振市场,但无奈下游养殖盈利状况欠佳,饲料需求不旺,出口形势较差,难以形成有效反弹。如VB1、VB6、VK3、VD3等,其价格在年初偏高,后期跌势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是我国饲料相关法规实施最集中的一年。新的政策法规的实施,不仅规范了我国饲料原料产品,也同时提高了进口饲料产品的门槛,对于维生素相关企业也有着深远影响。2014年也是我国饲料养殖产业调整的一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调整的关键时期,饲料行业也进入调整时期,维生素产业格局发生新的变化。2014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量为28.47万t,同比2013年的24.86万t,提升了14.5%。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出口数量同比均出现上涨,但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上半年,陕西省饲料工业着力强化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提升行业综合发展能力,切实做好行业监督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省饲料生产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1 饲料工业主要特点 2013年是新修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全面实施的一年.今年以来,陕西省养殖行业持续低迷,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整体呈上扬态势,饲料生产成本持续提高,育肥猪价格震荡下跌,猪价和饲料价格倒挂;禽类产品消费需求不旺,养殖业高成本、高风险更加显现.受畜产品需求低迷影响,陕西省饲料工业呈现产量下降、成本提高、竞争激烈的格局,风险加大,形势不容乐观,饲料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前三季度,受“速成鸡”、“黄浦江死猪”、“禽流感”等事件的影响,畜产品需求低迷,猪肉、禽肉价格下跌使畜禽养殖规模受到了制约,极大地抑制了市场对饲料产品的需求。面对种种不利因素,辽宁省饲料行业科学研判,积极应对。2013年第3季度,全省工业饲料生产开始企稳回升。预计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饲料产量达947.6万吨,实现产值293.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7%和5.2%。  相似文献   

15.
《北方牧业》2015,(5):10
<正>经历了2014年的阵痛期,2015年成为饲料行业进入转型期的关键一年。纵观整个产业链:原料——饲料——养殖,这一系列环节在过去的一年中遭受沉痛打击,大宗市场最为重要的两种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持续走低,尽管临储收购政策对东北玉米稍有支撑,销区市场整体惨淡;豆粕价格更是一跌再跌。饲料市场产销也是差强人意,本该出现在第四季度的销售旺季却迟迟未到来。养殖业用旺季不旺亦可形容。生猪销售清淡、疫情加速养殖户出栏,价格持续下跌。2015年原料、饲料及畜牧养殖市场能否走出低迷?答案是肯定的。2015年饲料原料市场存在转机国内豆粕价格自去年11月初开始持续下跌:主导因素一是进口大豆持续到港,供应宽松。二是消费需求低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国内维生素市场价格在振荡中增长,预计2008年饲料整体需求看好,有望推动维生素A价格的高位运行。本文从企业竞争格局、环保政策、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料因素等角度对维生素A价格回归进行分析,并预测维生素A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王龙 《饲料广角》2014,(20):6-9
2014年第三季度美豆生长期间天气几近完美,美国农业部及各大知名机构接连上调本年度美豆产量预估,豆类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国际豆类市场总体维持弱势局面,价格不断走低,美豆期货市场更是创下四年半以来的新低。国内方面,进口大豆接连大量到港,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豆粕库存一度高企;虽然下游消费有好转,但需求仍然增幅有限,在外盘的巨大压力下,三季度豆粕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1 2016年饲料原料回顾 2016年饲料加工行业充分分享了低价格原料红利,豆粕2季度至3季度前期虽一度大幅上涨,但全年均价仅小幅高于2015年但大幅低于2014年.玉米价格出现几次中幅反弹,但全年均价较2015年下跌超过20%,四季度玉米价格跌至2010年新低. 1.1 2016年主要蛋白原料价格走势回顾 2006年2季度饲料蛋白原料快速上涨,2个月时间上涨超过40%,主要由于市场担心美豆旧季大豆库存偏少及新季度天气炒作,另外国内养殖利润丰厚也加强市场看涨信心.  相似文献   

19.
正短期多重因素打压市场1.供应宽松需求清淡近期来看,豆粕市场整体表现疲态。供应方面,根据1月船期显示,大豆到港量高达635万吨;尽管不及市场预期,但也高于去年同期。随着大豆到港量的逐渐增加,油厂逐渐恢复开机,投产压榨,豆粕供应方面也相应增长。需求方面,由于前期油厂基差销售为主,并且1月预售价格也相应较低。导致饲料厂前期备货较多,而油厂目前以执行合同为主。虽然春节之前终端饲料企业有一定的补库需求,但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完成年前备货,终端整体采购节奏放缓,豆粕市场观望情绪加重。2.禽流感重磅来袭2013年的禽流感疫情逐渐"迈步"走进了2014年,且陆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第三季度美豆生长期间天气几近完美,美国农业部及各大知名机构接连上调本年度美豆产量预估,豆类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国际豆类市场总体维持弱势局面,价格不断走低,美豆期货市场更是创下四年半以来的新低。国内方面,进口大豆接连大量到港,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豆粕库存一度高企;虽然下游消费有好转,但需求仍然增幅有限,在外盘的巨大压力下,三季度豆粕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跌的态势。国产大豆由于受到下方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