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为了使养兔专业户对常见兔病有一些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经济损失,笔者对兔病的剖检及常见兔病的病理变化作简要介绍。1剖检前的准备兔尸体剖检,既要注意防止病原扩散,又要预防自身感染。所以要做好如下工作:剖检场所的选择:为便于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一般在室内进行剖检为好,也可在室外进行。在室外剖检时,要选择离兔舍较远,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点。并挖深达1·5 m左右的土坑,待剖检完毕将尸体连同垫物及污染土壤一起投入坑内,再撒些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然后用土掩埋。剖检器械及消毒药:解剖刀、镊子、剪刀、骨钳等的消毒…  相似文献   

2.
1准备 1.1场地 为方便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剖检最好在室内进行。若因条件所限需要在室外剖检时,应选择距猪舍、道路和水源较远,地势高的地方剖检。在剖检前先挖2米左右的深坑,或利用废土坑,坑内撒一些石灰。坑旁铺上垫草或塑料布,将尸体放在上面剖检。剖检结束后,把尸体及其污染物掩埋在坑内,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1.2器械及药品剖检常用的器械有剥皮刀、解剖刀、手术剪、  相似文献   

3.
1剖检 1.1准备 进行尸体剖检时,既要防止病原扩散,又要防止自身感染,有条件的要进行无菌采样送实验室确诊。剖检不能在室内进行时,要选择在离住宅、兔舍较远、地势较高、干燥的偏僻地点进行。并挖深达1.5~2.0米左右的土坑,坑底铺上2~5厘米厚的石灰,  相似文献   

4.
薛华 《猪业科学》2006,23(3):75-75
母猪难产后要立即旋行助产,以赢得宝贵的时间,确保母子平安。 1 施行助产前准备 1.1 将助产用的器械用水煮沸消毒。 1.2 助产人员在旋行助产前,要剪短指甲,并将手用0.1%高锰酸钾液或2%来苏尔液洗净。然后再用70%酒精消毒灭菌,同时再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 1.3 对母猪外阴部周围也要用上述浓度的来苏尔液或高猛酸钾液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5.
<正>鸡尸体剖检一般在病鸡死亡后6h内进行,尤其在炎热夏季,剖检越早越好。1准备工作首先用消毒药液如来苏儿、百毒杀、聚维酮碘等将死鸡羽毛浸湿,防止羽毛及尘埃飞扬。将尸体仰放在解剖盘或不漏水的塑料纸上。  相似文献   

6.
尸体剖检     
在基层工作中,经常遇到要对动物的尸体进行剖检。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及时、准确地完成动物尸体的剖检,除遵循一定的剖检程序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下面以猪的尸体剖检为例作一浅述。1 要求1.1 准备必要的工具设施及个人防护工作 工具设施:(大)剪刀(果树剪或长剪)、手术刀片、钩(无齿)、镊子、瓷盆、塑料手套、(贴有标签的)瓶子(广口瓶或塑料小口瓶)、玻片(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剖检用的)记录本、照相机、消毒液。个人防护工作中,必须注意有外伤时,不应参加剖检工作。1.2 做好…  相似文献   

7.
1剖检要求剖检鸡最好在死前或濒死期进行。对于已经死亡的,应尽早进行,一般死亡后不超过6小时,尤其在炎热夏季,剖检越早越好,如暂时不剖检,应暂时存放4℃冰箱内。剖检最好在实验室内进行。如在鸡场或野外进行,应选择比较偏僻和远离河流及水源且要避风的地方,以免散毒。在剖检时,最好是在盆内或垫以塑料布,避免血液、羽毛、渗出物等散播。剖检完毕后,将尸体连同垫料布一起深埋或焚烧,以防病原微生物扩散。在剖检时,对死亡原因不明的病死鸡要注意全面观察,对死亡原因明确的鸡要有重点  相似文献   

8.
母猪难产要立即进行助产,助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手和手臂应先用0.1%高锰酸钾液或者2%来苏儿液洗净,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猪外阴部周围也可用以上浓度的来苏儿液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助产器械也要煮沸消毒。根据母猪难产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  相似文献   

9.
1剖检前的准备病理剖检前,应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鸡的日龄、免疫、发病症状、流行特点、治疗效果、死后的姿势等情况。进行尸体解剖时,既要防止病原扩散,又要防止自身被感染,有条件的还要无菌采样送实验室确诊。1.1场所的选择剖检不能在室内进行时,要选择离住宅、鸡舍较远、地势较高、干燥、偏僻的地点进行。在剖检地点挖深1.5米左右的土坑,坑底铺上3厘米左右厚  相似文献   

10.
1术前准备 外科手术所用的敷料、手术衣帽及器械应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其方法是先将包扎好的敷料、手术衣帽及器械(包扎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蒸气的穿透力)放入高压锅内消毒。手术人员在手术前必须将指甲剪短磨光,洗净后用消毒药浸泡。临床上常用0.1%的苯扎溴铵溶液浸泡5分钟。剃毛时可用温水将术部被毛打软后再剃。剃毛后用70%酒精脱脂,再用5%碘酊消毒,70%酒精脱碘后术部隔离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1.
母猪难产要立即进行助产,助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手和手臂应先用0.1%高锰酸钾液或者2%来苏儿液洗净,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猪外阴部周围也可用以上浓度的来苏儿液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助产器械也要煮沸消毒。根据母猪难产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  相似文献   

12.
黄立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1):53-53
在禽病诊断中,尸体剖检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通过剖检,根据特征性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一般都能对禽病作出初步诊断。1收集临床症状了解临诊情况,包括疾病流行特点、防制措施、治疗效果等。2活禽致死如是活禽,先检查外观,注意头、爪部是否异常和患外寄生虫病。杀死方法有三种:在环枕头节处将头部与颈关节断离;用带18号针头的注射器,从胸前插入3.5~4cm到心脏,注入10~25mL空气;颈侧动脉放血,但这种方法会影响血液循环障碍的检查。3固定尸体为防止剖检中羽毛和灰尘埃污染内脏,应将尸体放在2%~5…  相似文献   

13.
1病料的采集 先用消毒液将采集病料场所周围的环境用3%来苏儿进行消毒,按剖检术式将病畜剖检,在打开采集部位之前将酒精灯点燃作无菌防护,将病畜的肝脏用镊子夹起,用手术刀或手术剪将其采集放入无菌容器内保存或送检,将尸体按规定处理。病料的采集和运输过程中要保持相对无菌状态。将要采集病料的尸体不能死亡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12小时。如实验室较远需要运输,可加入保护剂如30%甘油生理盐水。要标明病料来源及采集时间、部位及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相似文献   

14.
2001—2003年,在黑龙江省20个市县共计剖检了788只鸡。这些鸡全部为经产成年蛋鸡品种。绝大部分为罗曼、海赛来自养鸡场和散养户。在剖检中.按全身蠕虫收集法进行了虫体采集。吸虫用70%酒精固定,经硼砂卡红染色后装片鉴定;绦虫用70%酒精固定,用德氏苏木素-硼砂卡红复染法染色后装片鉴定;线虫用5%甘油酒精固定液保存,用甘油透明后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1剖检前的准备1.1剖检场地若剖检不能在室内进行,应选择离圈舍、水源较远,地势较高,环境干燥的地方进行。在解剖点挖深达2米左右的土坑,坑底铺上2~5厘米厚的石灰,待剖检完毕后将尸体和被污染的垫物及场地表面土层等一起投入坑内掩埋,再撒上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然后用土夯实。有条件的也可进行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6.
疫苗是由特定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制成的,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常用的疫苗可分为活疫苗(包括弱毒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多价血清疫苗)和灭活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苗、合成肽疫苗、亚单位疫苗、联合疫苗)两大类。1免疫接种1.1免疫接种前准备1.1.1准备疫苗、器械、药品等1.1.2人员消毒和防护消毒:免疫接种人员应清洁双手,剪短手指甲,用肥皂、消毒液(来苏儿或新洁尔灭溶液等)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手指。个人防护:穿工作服、胶靴,戴橡胶手套、口罩、帽等。  相似文献   

17.
动物检疫工作中,很多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确诊。要想查明传染病的病原和毒型,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扑灭措施,就必须通过尸体剖检,采取典型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因此,正确掌握病料的采取,保存和送检方法,对正确诊断家畜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1剖检采料时的注意事项1.1剖检采料前应对病尸的来源。病史、症状、治疗经过及死前表现进行详细了解,仔细检查尸体的表现特征,注意天然孔、皮肤、粘膜有无异常变化,为剖检时采取病料提供依据。若疑为炭疽时不得剖检,可采耳静脉血涂片或剪耳尖一块涂片镜检。认真填写剖检记…  相似文献   

18.
1准备工作 1.1药品准备消毒凡士林、75%酒精、40%甲醛、高锰酸钾、洗衣粉、2%来苏尔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正鸡尸体剖检是指通过解剖有代表性的病鸡或者病死鸡尸体,观察其组织、器官、分泌物的变化情况判断其病情的诊断手段。其是广大养殖企业、养殖户和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常用的一种诊断手段,也是鸡病科研单位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1剖检准备1.1器具准备进行鸡尸体剖检要用相应的器具,如解剖托盘、手术剪子、镊子以及防护用的口罩、白大褂、一次性橡胶手套等,若需要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还应有相应的符合无菌采取病料要  相似文献   

20.
全勇 《兽医导刊》2014,(12):26-27
一.无害化处理有关认识 (一)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控制措施) 1.生物安全控制。包含无害化处理厂、传染源停留场所、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不造成二次污染、防止病原扩散。(1)对动物尸体的灭菌条件:温度、时间、压力等。(2)对污染区的控制措施:①上卸料区:消毒,尸体袋处理;②冷库消毒;③运输动物的车辆:路线规划,消毒,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