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冀东滨海稻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普及,水稻采用插秧机插秧虽然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提高插秧质量和降低成本等优势,但给本田化学除草带来除草不彻底形成草荒等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总结出了机插秧稻田发生草荒的原因,归纳出了稻田杂草发生的群落组合,制定出了相应的科学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移栽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主要包括实施耕翻轮作、清除杂草种子、中耕除草、秧田灭草、插秧田除草、抛秧田或超稀植田化学除草等内容,并总结了寒地水稻化学除草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除草费工、费时、损伤苗木、成本高效益差。尤其是到阴雨连绵的季节,人工除草难度更大,极易发生草荒,给苗圃造成严重损失,应用化学药剂除草防除及时、持效期长、工效高,有利于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插秧稻田化学除草技术,包括正确选择除草剂与使用方法、根据田间杂草草相和数量确定防除方法、配合综合方法防除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东南部稻区有机水稻栽培的除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与探索有机稻田的除草新方法,提高有机稻田的除草效果,采用水稻插秧前覆盖可降解膜、插秧后6个时期分别在行间覆盖稻草等措施消除和控制有机稻田的杂草数量,筛选有机稻田最佳的除草措施与时期。结果表明:有机稻田插秧前覆盖可降解地膜对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既达到高效防除本田杂草的目的,又可在不影响有机稻米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水稻分蘖前期(6月13—18日)和分蘖末期(7月3日)行间覆盖稻草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菵草和野慈姑;秧苗移栽后或分蘖始期(6月8—10日)覆盖稻草可以提高萤蔺的防除效果。插秧前覆盖生物降解膜,缓苗至分蘖末期根据杂草种类分期在行间覆盖稻草,不仅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且还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并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行间覆盖稻草还可以达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70年代后期以来,稻田化学除草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除草醚,除草醚虽有较好的除草效果,但对水稻上层杂草的控制作用较差。随着除草醚的长期单一使用,我县稻田草相发生了变化,水稻中后期草害明显加重。1984~1986年,我们研究了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除草剂除草效果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替代除草醚的药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金山区农户稻田除草技术应用情况和效果,改进和提高科学除草技术,笔者进行了金山区稻田除草情况调查,分析了稻田除草技术应用现状、除草效果、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53%苯噻苄可湿性粉剂是目前防除抛栽、人工移栽稻田杂草的一种除草剂.为了探索其在江苏省洪泽农场机械插秧稻田的施用技术、除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近3年来笔者连续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特点及其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夏汉炎  张夕林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49-149,206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明确了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总结出了直播稻田除草配套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灭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南农场杂草草相以及水稻栽培方式,本着安全、有效、交替使用的原则,提出本场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方案,包括直播稻田化除;机插秧大田化除;人工移栽田化除;冬闲田化除;沟、埂、路化除和芦苇化除。以便科学指导杂草防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播栽类型稻田杂草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不同播栽类型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不同。通过对比可知,旱育移栽和机插秧稻田田间杂草种群简单,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种群复杂,草相、草量明显多于旱育移栽和机插秧稻田。通过系统性调查和面上普查.摸清了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发生时期、种群变化、危害情况,为面上防治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规模化韭菜生产中,拔除大面积韭菜田中的杂草相当费工费时,而依靠人工除草,往往因为除草不及时,容易造成草荒,严重影响韭菜生产。近年来,有关专家经过试验和筛选,已总结出了适宜在大面积韭菜田推广运用的化学除草新技  相似文献   

13.
机插秧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与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插秧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与特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营滨淮农场水稻田杂草发生特点是种类多、繁殖快,千金子、游草、空心莲子草等杂草发生面积逐年加大,特别是机插秧水稻田草害问题越发突出。因此,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江苏省国营滨淮农场机插秧稻田的杂草防除技术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低温催芽+播前除草+遮阳网+肥水管理一体化栽培技术,能出苗早,出全苗,没有"草荒苗"现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更有比一般种植方式提前10天左右上市,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苗期特别是出苗期的草害,对苗木生长威胁很大,严重影响苗木的质和量,干扰了培育壮苗的工作。因此,及时除草是苗圃育苗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往采用人工除草,一般用工占整个苗圃总用工量的70%。人工除草费时费力,成本高,效益差,若除不及时则往往发生草荒,造成严重损失,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上的需要。所以,寻找新的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5a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汉中地区不同类型稻田发生的杂草种类21种隶属于14科19属,其中异形莎草、鸭舌草、香附子、眼子菜、稗、牛毛草等是优势种群。应用新型除草剂精克草星、草无影于插秧后7~10d制成毒土撒施,除草效果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省水稻生产上普遍采用大垅栽培畜力中耕除草,对战胜草荒,解决劳力不足起了一定作用。但推行的大垅单行(如11×3寸)、大垅双行(如11+6×2寸)的垅上苗带和小行间除草仍然很费工,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草荒。利用化学药剂除草效果虽好,  相似文献   

18.
戚尚  张春瑾 《现代农业科技》2010,(3):166-166,169
对龙亢农场种植水稻采用的人工移栽、机械插秧、旱播水养3种栽种方式的稻田主要害虫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前期和中后期,机械插秧、旱播水养稻田灰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量显著轻于人工移栽稻,说明水稻机插秧、旱播水养直播稻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产过程中常遇到杂草与水稻争光、争肥,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田化学除草是目前防治水田草害的主要手段。近年随着水稻高产、超高产新栽培模式的逐步推广,如宽行窄株、浅水湿润栽培、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对水稻田间杂草相的分布和发生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另外,部分杂草对一些常用除草剂的敏感度下降,田间主要为害杂草种群也随之在不断变化当中。栽后一次性封闭除草效果及持效期影响后期肥水运筹和用工成本,为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我地稻田主要杂草的高效安全除草剂,特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金书秦 《中国农资》2014,(45):24-24
<正>化学除草是目前稻田草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除草劳动强度小、除草及时、工效高、效果显著、成本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都较高。近几年,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田大户对农资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目前稻田除草剂的生产企业不少、品种也繁多,农户所需要的实际应用技术和相关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