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中计算分析天津市平原区Ⅱ~Ⅴ含水层组典型漏斗区的漏斗面积、漏斗中心水位,根据漏斗分布,拟定了2个分层组地下水压采方案。其中,方案一的拟定仅仅依据地下漏斗分布,而方案二依据水务管理部门提出的2020年攻坚目标开采量,并综合考虑了地下漏斗分布、各乡镇的具体供给水源及用水需求,更适合实施开展。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受水区的5种不同丰、枯遭遇情况,利用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计算本地地表水及入境水、引滦水、引江水量,对两种压采方案进行供、需水均衡分析。构建平原区分层组的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识别与验证,预测压采方案下各层组近、远期的地下水位分布,对比分析漏斗面积和漏斗中心水位的修复程度。结果表明,方案一的修复效果优于方案二,但方案二更易于实施。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的机遇下,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制定压采方案、修复地下漏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煤-水协调共采对维持生态脆弱区生态平衡、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辨识毛乌素沙地井工开采煤矿煤-水双资源协调开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为破解生态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提供参考.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按照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扰动程度及由此引发的生态互馈效应,结合矿区生态环境特性,建立了...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必须在合理开发的同时,确保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使其得到永续利用。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超采势头的发展,促进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和永续利用。文中根据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历年统计资料及水文概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埋藏与分布规律、车尔臣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开采条件以及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北榆林榆溪河流域属于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活动严重影响了其地下水资源及地表生态环境,导致该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质变差,但很难分析评价其影响程度。以杭来湾煤矿为例,在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冒裂带高度、地下水静储量、地下水动储量、采空区积水的计算和实地采集水样的检测,定量识别和定性分析了煤矿开采对榆溪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影响。结果表明杭来湾首采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值为29.76万m3,动储量破坏值为1.35万m3/h,采空区积水为5991.52万m3;开采后地下水水质基本达标,影响较小。为了补偿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须加强矿坑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高原外流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外流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建立了理想数值模型.采用控制性数值试验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稳定流分析、无第四系稳定流分析、参数灵敏度分析,对在鄂尔多斯沙漠高原外流区开采地下水资源中的井位、过滤器顶部埋深、过滤器合理长度、开采目的层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沙漠高原外流区宜采用中段悬挂式非完整井远离河流单一开采白垩系含水层地下水,同时指出控制性数值试验方法以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乃至地下水科学领域,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石家庄市为背景,对地下水生态环境需水量和补给来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降雨入渗、河道与湖泊等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的估算方法。并在采补平衡的原则上,对石家庄地下水生态环境恢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地下水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既使恢复期是30年时间,该地区允许开采量也只能在4.20~7.76亿m3/a左右,它比石家庄市目前平均的开采量9.51亿m3/a还小。这样,在目前的开采程度下,如果没有外来水的补充,恢复石家庄的地下水生态环境问题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采矿活动强烈地改变了区域水文循环特征并对地下水化学特征产生明显影响,揭示煤矿开发影响下的地下水系统演变特征,可为煤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内蒙古伊敏盆地为例,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矿物饱和指数等分析方法探究煤矿开采活动干扰下的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环境整体上呈弱碱性,采矿显著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内检测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盆地内煤矿开采疏排地下水加速了区域水文循环速度,使显著影响区水质向淡化方向演化。露天煤矿的开发使得原本封闭的地下水系统变得开放,含硫煤以及硫铁矿氧化产酸激发的一系列水-岩相互作用是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因。盆地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受蒸发浓缩作用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沿着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显著影响区内水化学类型是从HCO3-Ca·Na型向HCO3-Ca型变化,TDS和Cl-浓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在非影响区内是从HCO3-Ca·Na型向Cl-Ca·Mg型转变,TDS和Cl-浓度表现为上升...  相似文献   

8.
长武塬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长武塬区1975~2005年间地下水位4个不同长度时间序列监测资料,对塬区不同地段地下水位多年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研究。距离塬心较近位置监测井551#和552#的地下水季节变幅分别达0.26 m和0.29 m,受降水补给明显;多年动态监测均呈先稳定后下降的趋势,受年降水量先增后减和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增加的影响;距离塬心较远的监测井554#和555#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年际变化也各异,受降水垂直补给影响较小,与地下水埋藏较深、塬面破碎有关。针对塬区地下水变化特点,为保护有限地下水,应该加强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以补定采";同时,合理规划,增加地下水补给量,从而实现塬区地下水有效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干旱区研究》2005,22(4):436-441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建立了理想数值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控制性数值试验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内流区稳定流分析、无第四系内流区稳定流分析、参数灵敏度分析,对该区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井位、过滤器顶部埋深、过滤器合理长度、开采目的层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内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式应为:采用中段悬挂式过滤器的非完整井,在远离湖泊的位置,单一开采白垩系含水层地下水。同时指出,控制性数值试验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乃至地下水科学领域,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晶间卤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训  方斌  陈明佑  张华  赵亮  沈晔 《干旱区研究》2006,23(2):258-263
察尔汗盐湖表层盐层晶间卤水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别勒滩区段卤水开采规模较小,具有进一步扩大开采规模的潜力.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成果,在目前对盐湖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概化,建立晶间卤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对别勒滩区段卤水开采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反映盐湖晶间卤水流场的变化,用来对该区段规划的3种不同采卤方案的开采流场进行预报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模拟计算中将采卤渠概化为有若干个线状排列的抽水井,将一端抽卤泵站的开采量由大到小大体上呈线性比例递减分配到各抽水井上,可以反映采卤渠系对卤水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白城市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地下水质量评价 ,确定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量、井群间距、开采区、污染距离以及水源地的保护带范围 ,为白城市科学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0,他引:11  
易秀 《干旱区研究》2001,18(3):54-57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干旱气候条件下甘肃北山公婆泉盆地天然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特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化学特征Piper三线图表明:研究区存在4种类型地下水,白垩系深层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相对高于其他类型水.地下水氚同位素结合水化学特征较好地区分了水源点的水文地质属性.氢氧同位素表明,该区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第四系浅层水受到强烈的蒸发作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漂移,并影响"混合水"的同位素组成.最后分析了地下水主要离子的来源,以及地下水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溶滤、沉积和蒸发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其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对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而言 ,水资源更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水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对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新疆尉犁县为例 ,选择了 6大类 2 2项指标 ,采用模糊数学的多因子二级评判模型进行了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表明 ,目前尉犁县的水资源已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生态与环境脆弱,平原非灌区天然植被主要依靠汲取浅层地下水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本文利用遥感技术、水文地质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埋深和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应用GIS技术划定计算单元,利用典型地下水均衡试验场潜水蒸发和蒸腾试验成果确定各计算单元的潜水蒸发系数和植被系数,进而计算出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为5.37×108m3,其中林灌地生态需水量为0.95×108m3,占17.71%,草地生态需水量为4.42×108m3,占82.29%。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干旱区的湖泊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湖泊作为地表水的重要载体,参与自然系统的水分循环,这在世界干旱地区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应用浏览软件(Google Earth),对2001-2005年中国干旱区湖泊进行判别,并结合有关实地调查资料得知,我国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其中,10 km2以上的有29个,10 km2以下的有334个,在我国3大自然地理区域中位居第二.开展干旱区湖泊的研究,对破解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和湖泊演变过程、形成特征,以及湖泊水生生物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是新疆盐渍化耕地改良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土壤积盐严重,根据中巴地球资源卫星2005年遥感影像解译和实际调查,新疆现有耕地面积5.05×106 hm2,其中盐渍化耕地面积1.62×1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07%,占新疆中低产田60%以上,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盐渍化耕地大多分布在地下水较高的地区,如冲积扇扇缘地...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现有耕地313.33万公顷,可供开发的荒地约有700万公顷,是全国可垦荒地面积最多的地区之一。在可垦荒地中,受盐渍化限制的土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据统计约有585.71万公顷。按地域分布南疆尤为突出。喀什、和田、克州三地区的待垦耕地中,受盐碱限制比率最高,占96.28%;阿克苏占68.82%;巴州占46.26%。随着自治区粮、棉、糖、瓜果、畜产品基地建设的需要,人口剧增的要求,因而对开荒造田,中低产田改造,同时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环境同位素的陇东盆地地下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同位素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研究地下水同位素对于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预测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陇东盆地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盆地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追溯地下水的来源及运移过程.结果发现:陇东盆地地下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循环具有浅层循环与深层循环两种模式.浅层地下水积极参与现代水循环,可更新能力较强,地貌对地下水径流控制作用明显.深层地下水为古地质时期补给形成的,水交替径流缓慢,可更新能力弱,地下水径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从向斜两翼向核部汇集在盆地中部排泄于河流基准排泄面.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方法。应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的计算方法,对喀什地区2000-2009年的生态足迹动态过程以及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喀什地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按传统发展模式,喀什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在2016年将达到2.86 hm2,是2000年的14倍;喀什地区各县市的生态足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农牧业产品消费持续增高是生态足迹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