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蒋鹏  陈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57-15658
[目的]研究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酶浓度对KGM/XG复合凝胶降解性能的影响,为魔芋葡甘聚糖(KGM)水溶胶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制备了KGM/XG复合凝胶,进行了水凝胶体外降解试验,并研究了不同KGM用量、酶浓度对水凝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KGM/XG水凝胶可被含β葡聚糖苷酶的纤维素酶降解,而不能被不含β-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水凝胶的平均降解速率随着KGM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凝胶的降解速率逐渐升高。[结论]该水凝胶保持了KGM的生物可降解性;降低XG含量能增加凝胶的降解速率;酶浓度的增加能有效地提高凝胶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2.
魔芋葡甘聚糖的磷酸酯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研发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凝胶。[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原料、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合成了生物可降解的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并探讨了该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对凝胶平衡溶胀比的影响,并通过体外降解试验分析了该水凝胶的生物可降解性。[结果]该水凝胶在溶胀初期溶胀比迅速增加,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比增长逐渐变慢,8 h后达到溶胀平衡。该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魔芋葡甘聚糖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随着交联剂三聚磷酸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水凝胶可被含有β-葡聚糖苷酶的纤维素酶降解,而不能被不含β-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保持了魔芋葡甘聚糖所具有的生物可降解性。[结论]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可作为用于结肠定位释药的生物可降解水凝胶。  相似文献   

3.
蒋鹏  陈立贵  袁新强  付蕾  王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20-7321
[目的]为魔芋葡甘聚糖(KGM)水溶胶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交联剂用量、酶浓度对KGM/ALG复合凝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该凝胶可被含β-葡聚糖苷酶的纤维素酶降解,而不能被不含β-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水凝胶的平均降解速率随着交联剂用量增加而逐渐降低 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凝胶的降解速率逐渐升高。[结论]该水凝胶保持了KGM的生物可降解性 降低ALG含量及降低凝胶交联度均能增加凝胶的降解速率 酶浓度的增加能有效地提高凝胶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4.
KGM/XG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立贵  蒋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576-14577
[目的]确定KGM/XG复合凝胶的最佳合成条件。[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黄原胶(XG)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生物可降解复合凝胶KGM/XG,探讨了KGM和XG的共混比例及反应温度对凝胶平衡溶胀比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KGM/XG复合凝胶的溶胀比在溶胀初期增加很快,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比增加变慢,最后达到平衡;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而KGM含量对凝胶平衡溶胀比影响不大;凝胶强度随XG含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当XG含量为70%、反应温度为75℃时,凝胶强度最大。[结论]KGM/XG复合凝胶的最佳合成温度为75℃,XG的适宜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5.
KGM/ALG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获得新型的、生物可降解的凝胶材料。[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利用CaCl2交联制备了KGM/ALG复合凝胶,研究魔芋葡甘聚糖和海藻酸钠的比例、Ca2+浓度、环境pH值对复合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KGM/ALG复合凝胶在溶胀初期溶胀比增加很快,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比增长变缓,最后达到平衡。随着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增加,当魔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比例大于2.5∶1.5(W/W)时,复合凝胶的强度降低。当Ca2+浓度从1.0 mol/L增加到3.0 mol/L时,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由5.7降至3.6。当环境pH值为7.4时,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最大。[结论]KGM/ALG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CaCl2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的降解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了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的降解性能影响因素,为魔芋葡甘聚糖(KGM)水凝胶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交联剂用量、酶浓度对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水凝胶的平均降解速率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结论]降低凝胶交联度能增加凝胶的降解速率;酶浓度的增加能有效地提高凝胶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7.
刘娟娟  吴斌  何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43-13246
[目的]系统研究Bacillus subtilis LC-9所产β-1,3-1,4-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探讨其在催化应用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B.subtilis LC-9发酵液中的β-1,3-1,4-葡聚糖酶进行纯化,用SDS-PAGE检测其纯度,研究纯酶的酶学性质及该酶对β-葡聚糖和地衣多糖的降解特性,并采用TLC法检测其水解液中糖的成分。[结果]从自行筛选的糖苷酶产生菌B.subtilis LC-9的发酵液中经两步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β-1,3-1,4-葡聚糖酶,其比活力达3 502 U/mg,表观分子量为28 kDa;酶的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6.5和45℃,且在45℃下稳定;该酶催化地衣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4.13 mg/ml和1 238μmol/min/mg,催化大麦β-葡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3.84 mg/ml和1 427μmol/min/mg;该酶降解大麦β-葡聚糖产生寡聚糖,最终产物主要为三糖和四糖,而降解地衣多糖终产物主要为三糖。[结论]从Bacillus subtilis LC-9发酵液中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β-1,3-1,4-葡聚糖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是专一性的β-1,3-1,4-葡聚糖酶,有望用于啤酒、饲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KGM/N,N-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凝胶。方法:聚合法制备KGM水凝胶,考察交联剂、引发剂、介质p H值、KGM分子量对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交联剂、引发剂、介质p H值、KGM分子量均能影响水凝胶的溶胀行为。结论:KGM/N,N-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反应温度70℃,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质的0.6%和0.8%,p H值为7.8条件下制备的水凝胶溶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杨华  黄爱民  王立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50-11051,11054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单体配比乳酸齐聚物的分子量和溶胀介质对溶胀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共聚水凝胶,测定其溶胀行为。[结果]共聚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在中性条件下HPC可以延缓共聚水凝胶的降解。[结论]羟丙基壳聚糖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抑制乳酸齐聚物的降解,扩大了乳酸齐聚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低温β-半乳糖苷酶。[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凝胶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对低温菌株Rahnella aquatilis sp.14-1在摇瓶条件下的所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并对提纯的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摇瓶发酵液经过超声波破碎细胞得到粗酶液体,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低温β-半乳糖苷酶,用SDSPAGE检测显示电泳单一区带,纯化的酶分子量为60 kD。[结论]研究可为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春艳  杨华  王力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61-14363
[目的]研究聚蔗糖水凝胶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制备工艺对溶胀度和牛血清蛋白(BSA)释放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聚蔗糖水凝胶,用BSA作为模型药物考察其释放性能。[结果]当聚蔗糖溶液浓度为16.7 g/L,交联剂用量为0.85 mol/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5 h时,制得的聚蔗糖水凝胶弹性和硬度较好,其溶胀度在5.5~7.5。聚蔗糖水凝胶对BSA的释放性能表明,聚蔗糖水凝胶的交联程度决定BSA的释放速率,适当增加聚蔗糖水凝胶的交联程度有利于药物的缓慢释放。[结论]可以通过调控聚蔗糖水凝胶的溶胀度调节包埋在此水凝胶中BSA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单酶复配酶解纤维素的条件。[方法]以经1 20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等酶进行优化。[结果]4个因素对酶解产还原糖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木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葡聚糖酶。得到最优酶添加量为外切葡聚糖酶1.07 U/g、内切葡聚糖酶31.53 U/g、β-葡萄糖苷酶20.81 U/g和木聚糖酶81.96 U/g。在上述条件下,试验验证还原糖产量372.624 mg/g与预测值能够很好地吻合。[结论]该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单酶复配酶解辐照玉米秸秆的方法可靠,可为单酶复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硅对水稻生长、白叶枯病抗性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硅对水稻生长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硅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感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L. cv. Nipponbare)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接种白叶枯病菌、施硅对水稻干物质累积的影响;接种病菌条件下,施硅与否对水稻叶片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结果】水稻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植株地下部和地上部干物重均显著降低,但施硅处理,植株生物量及硅含量均显著升高。施硅处理水稻白叶枯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降低11.83%-52.12%,对白叶枯病的相对防御效果达16.55%-75.82%。叶片感染白叶枯病菌后,β-1, 3-葡聚糖酶活性和几丁质外切酶、内切酶活性均快速上升。β-1, 3-葡聚糖酶活性在感染白叶枯病菌的8 d内,施硅处理显著高于不施硅处理,接种后第8天达到最大值。整个试验过程中,加硅处理的水稻植株,叶片中几丁质外切酶、内切酶活性明显增加。【结论】施硅能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病程相关蛋白β-1, 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外切酶及内切酶的活性,降低病情指数,显著缓解白叶枯病的危害,达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