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忍冬属物种的亲缘关系及花粉可育性,为忍冬分类和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4种忍冬属植物新鲜花粉,分别进行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测及不同温度处理下花粉离体萌发的活力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忍冬属花粉均为球形或近球形(1.10≤P/E≤1.15),中等或大花粉,3或4环状萌发孔沟,外壁纹饰为较为粗糙的刺突。聚类分析表明,新疆忍冬与刚毛忍冬的关系最近,金银花与贯月忍冬在欧式距离12处聚为一类。新疆忍冬的花粉活力最强,达到56.04%,刚毛忍冬在各种温度处理下花粉活力相对较低,仅为15.23%,2种藤本忍冬花粉活力居中,为40%~50%。新疆忍冬和刚毛忍冬的花粉在中温环境下萌发最好,贯月忍冬和金银花的花粉在高温环境中更易萌发。[结论]花粉形态的数量分类结果与现行忍冬属植物分类系统大致吻合,可以指导杂交育种工作、花粉活力强的物种可作为杂交授粉的父本。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忍冬属(Lonicera Linn.)植物花粉萌发特性,为有性杂交奠定基础,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15%,20%,25%,30%)对贯月忍冬(L.sempervirens Linn.)离体花粉的萌发作用,分别进行了不同花粉采集时间(8:00~18:00)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对4种离体花粉的萌发影响.结果表明30%蔗糖+0.01%硼酸的培养液中贯月忍冬花粉萌发迅速、萌发率高,可以作为测定花粉萌发的培养基;贯月忍冬、"格雷姆"忍冬(L.periclymenum"Geleimu")和滇西忍冬(L.buchananii Lace)早晨8: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高,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 Chinensis)18: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25℃条件下贯月忍冬离体花粉萌发速度快,4h萌发率为95.1%;30℃条件下"京红久"忍冬(L.×heckrottii)、滇西忍冬和红白忍冬萌发率高,4h萌发率分别为12.4%,84.7%,34.1%;贯月忍冬、"京红久"忍冬、滇西忍冬离体花粉在25℃和30℃条件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白忍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贯月忍冬的花粉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三种忍冬属(Lonicera)植物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种忍冬属植物花粉活力及不同贮藏温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忍冬属植物花粉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别,其中鞑靼忍冬的生活力和耐贮力最强;低温有效地延长了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忍冬属植物花粉最适萌发培养基成分为10%蔗糖+1%琼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几种常见樟科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4属5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樟、浙江楠和月桂的花粉均为近球形,直径约20~32μm,表面遍布刺突纹饰,其中月桂花粉表面可观察到成对的小穿孔;山胡椒和香叶树的花粉极面观为三裂椭圆形,具有3个较深的萌发沟,沟长达两极,花粉大小分别为50×40和55×42μm,花粉表面密布明显的小孔穴。[结论]该研究可为樟科植物花粉的研究提供更多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产自不同地域的 14株毛茛花粉形态 ,发现毛茛花粉粒为圆球形 ,种内比较一致 ;但萌发孔类型、外壁纹饰和大小等方面种内具显著多态现象 ,因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以萌发孔类型可分为 4种 :1) .无萌发孔 ;2 ) .三沟 ;3) .散沟 ;4) .近散孔 ,其中散沟为基本类型 ;按外壁纹饰特征可分为外壁具带刺疣状纹饰和小刺状纹饰两类。本研究结合前人的工作认为毛茛花粉萌发孔类型的演化趋势为无萌发孔→三沟→散沟→近散孔  相似文献   

6.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木兰科4属7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7种植物的花粉均为长球形,为远极单沟花粉,两侧对称,均有穿孔或疣状突起。4属有明显的属间差异,鹅掌楸属穿孔大而显著为典型的穴-网状纹饰,含笑属具穿孔或小穴拟网状纹饰,木兰属外壁平滑具稀疏的小孔或疣状突起,木莲属具不同程度的网格状的纹饰。根据花粉的极轴长度(P)、P/E值的大小和外壁纹饰的类型,证实木兰属和含笑属较进化,木莲属和鹅掌楸属较原始,和花粉形态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个长寿花栽培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长寿花栽培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相似,花粉粒呈圆球形或近球形。花粉外壁表面有不规则网纹和细密网纹2种类型。多萌发沟宽而浅,沿极轴方向逐渐变窄,赤道处最宽;极轴方向4条萌发沟呈十字对称分布;萌发沟内有瘤状突起,且突起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褶皱。本研究旨在为伽蓝菜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孢粉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河北省坝上地区的9种主要农作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呈圆球形、近球形或长球形;体积最大的花粉为西葫芦(Cucurbita pepo),最小的为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P/E值最大的花粉为蚕豆(Vicia faba)1.77,最小的为莜麦(Avena chinsis)1.00;花粉的萌发孔主要有单孔、散孔、3孔、3沟、3孔沟、3~4孔沟等6种类型;其外壁纹饰主要包括网状、瘤状、具刺、颗粒状等4种类型.该研究为地层中农作物花粉鉴定提供标准图谱和相关信息,为地层中伴人植物(主要为栽培作物)信息的提取,推断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了解人类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现代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乌头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北地区产毛莨科乌头属(AconitumL.)16种植物的花粉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具3个萌发孔;沟膜明显,具瘤或颗粒;沟间具小刺状纹饰或近于光滑,偶见穿孔网状;极面观三裂圆形或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近矩形、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结合其它诸学科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花粉形态的演化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为该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产自不同地域的14株毛茛花粉形态,发现毛茛花粉粒为圆球形,种内比较一致;但萌发孔类型、外壁纹饰和大小等方面种内具显著多态现象,因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以萌发孔类型可分为4种:1).无萌发孔;2).三沟;3).散沟;4).近散孔,其中沟为基本类型;按外壁纹饰特征可分为外壁具带刺疣状纹饰和小刺状纹饰两类。本研究结合前人的工作为毛茛花粉萌发孔类型的演化趋势为无萌发孔→三沟→散沟→近散孔。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记录4种忍冬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的生长量,结果表明:其在同一环境下冠幅生长量依次为:鞑靼忍冬长白忍冬台尔曼忍冬葱皮忍冬;新梢生长量依次为:鞑靼忍冬葱皮忍冬长白忍冬台尔曼忍冬。  相似文献   

12.
以红花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Chinensis’,台尔曼忍冬Lonicera×tellmanniana和京红久忍冬Lonicera×heckrotti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处理下3种金银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3种金银花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化学量子产量(y),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3种金银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不同,其中红花金银花变化幅度最小,京红久忍冬居中,台尔曼忍冬最大,3种金银花抗旱能力排序为红花金银花>京红久金银花>台尔曼忍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忍冬属植物茎的POD同工酶谱,以期为忍冬属植物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西宁地区的4种忍冬属植物和作为外类群的1种猬实属植物的茎的POD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5种植物的POD同工酶电泳共出现7条酶带,其中POD-1、POD-2为所共有的酶带,POD-6是忍冬属4种植物所共有的酶带,POD-3和POD-7为猥实所特有的酶带。因而,POD-3,6,7可作为忍冬属和猥实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所选的5个植物品种可分成大2类,即忍冬属的盘叶忍冬、红脉忍冬、金花忍冬和兰果忍冬归为1类,猥实属的猬实独自归为另1类。[结论]POD同工酶分析技术在忍冬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金银忍冬( Loniecr a ma ckii Maxim)和蓝靛果忍冬( Lonicera caerulea L.)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2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2种成分。其中在金银忍冬果实中分析出16种成分,包括3种烷烃类、1种酯类、4种醇类、5种醛类、2种酮类和1种萜烯类物质;从蓝靛果忍冬果实中鉴定出18种成分,包括4种醇类、11种酯类、1种醛类、1种酮类和1种酸类物质。2种忍冬果实中的酮类和烷烃类物质质量分数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鲍雅静  季静  王迪  孙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02-450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叶片中脯氨酸对盐胁迫的响应。[方法]采用5个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600 mmol/L)的NaCl溶液对金银花苗进行盐分胁迫试验,以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耐盐碱的特性。[结果]短期盐处理后,树型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急剧增加;藤状金银花叶片在不同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加长,藤状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的金银花脯氨酸含量均为NaCl浓度400 mmol/L处理的值最大。[结论]与藤状金银花比较,树型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对盐胁迫更敏感,表现出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金银忍冬腋芽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金银忍冬苗木的繁殖速度,采用了不同培养基的配方,对其腋芽进行离体培养技术研究,尝试寻求一种最佳的离体培养方式.结果表明把消毒后的金银忍冬腋芽在超净台下切割成0.2~0.3 mm大小后转入MS+KT 0.5 mg/L+NAA 0.1 mg/L+GA3 1.0mg/L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萌发率可达到92%;萌发后转入MS+KT 0.5 mg/L+NAA 0.04 mg/L增殖培养基上培养,会具有较高的增殖系数;生根培养基采用1/2 MS+IBA 0.8 mg/L+活性炭3 g/L配方,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观察和人工授粉等方法,对金银花的开花生物学和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盛花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金银花花序为总状花序,开花顺序自下而上,多数花在8∶00~12∶00开放,开花时花药随之开裂,花冠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白色,枯萎时变为金黄色。单花期约15 d,花粉寿命为3 d,活力最大时达到72.5%。柱头在开花当天具有较大可授性。金银花花粉与柱头的有效可遇期为2 d,可同花自交。综合花粉/胚珠比、OCI值、人工授粉判断金银花属于兼性异交型。本试验还对金银花育种中适宜采用的杂交技术及育种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树型金银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染色液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min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8m+8sm+2st,其中第9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8M2+4M1+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47%,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表明树型金银花是较野生型金银花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19.
胡远艳  张吉贞  田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55-8457,8465
对近5年来国内外的忍冬属植物药理毒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忍冬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红腺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采自广西10个不同产地的红腺忍冬样品和6个不同产地的灰毡毛忍冬进行红外光谱试验研究,运用Omnic 7.0软件对红外图谱进行平滑机基线校正处理,并以他们的平均图谱为标准求出各样品的相似度,通过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及各样品的相似度对样品进行品种鉴别评价。[结果]得到广西产红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的特征吸收峰,并求得红腺忍冬各样品的相似度在0.993 4~0.976 7,相似度的RSD值为0.58%(n=10);灰毡毛忍冬各样品的相似度在0.685 4~0.823 8,相似度的RSD值为6.9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用于红腺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