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优化深层发酵培养虎奶菇多糖的培养基。[方法]以不同的培养基深层发酵培养虎奶菇菌丝体和多糖,分离胞内和胞外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虎奶菇生长及虎奶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最佳碳源,有利于细胞生长和胞内外多糖等代谢产物的积累,从而获得高的多糖产率;酵母膏是最适氮源,可以获得最高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金属离子对细胞生长有影响,在EDTA离子培养基里细胞生长及代谢产物累积效果最佳。在最优培养基培养条件下,总多糖含量为3.34 g/L,胞内多糖含量为1.92 g/L,胞外多糖含量为80.34 mg/g,多糖产率为8.13%,细胞干重为23.62 g/L。[结论]该方法优化了深层发酵培养虎奶菇多糖的培养基,为虎奶菇的种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利  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7-69,82
[目的]优化深层发酵培养虎奶菇多糖的培养基。[方法]以不同的培养基深层发酵培养虎奶菇茵丝体和多糖,分离胞内和胞外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虎奶菇生长及虎奶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最佳碳源,有利于细胞生长和胞内外多糖等代谢产物的积累,从而获得高的多糖产率;酵母膏是最适氮源,可以获得最高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金属离子对细胞生长有影响,在EDTA离子培养基里细胞生长及代谢产物累积效果最佳。在最优培养基培养条件下,总多糖含量为3.34g/L,胞内多糖含量为1.92g/L,胞外多糖含量为80.34mg/g,多糖产率为8.13%,细胞干重为23.62g/L。[结论]该方法优化了深层发酵培养虎奶菇多糖的培养基.为虎奶菇的种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以临川虎奶菇-0121为供试菌株,对虎奶菇"冷菌热菇"种植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季节发菌,可利用虎奶菇自身的呼吸作用产热提升温度,能促使菌丝体生长加快,提前完成发菌。采用带盖套环封口技术,在阻隔杂菌的同时,空气流通好,也更有利于虎奶菇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4.
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甾体含量为主要指标,以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为辅助指标,对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甾体所需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猪苓菌丝甾体化合物积累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8.0 g.L-1,酵母膏4.0 g.L-1,磷酸二氢钾1.00 g.L-1,硫酸镁1.00 g.L-1,维生素VB10.1 g.L-1,1%羟甲基纤维素钠10 mL.L-1;在此培养基中每瓶所得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050 g,干菌丝体及发酵液中甾体含量分别达到3.864 mg.g-1和37.68 mg.L-1;同时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和发酵液的猪苓多糖含量分别为11.542 mg.g-1和58.85 mg.L-1。  相似文献   

5.
一、虎奶菇的市场前景虎奶菇又名茵核侧耳、核侧耳、核耳菇、茯苓侧耳等。为木腐生真菌。该菌子实体和茵核均可食用或药用,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真菌。据《本草纲目》、《千金要方》等有关典籍记载,它具有治疗胃病、感冒、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药效。虎奶菇不论是菌丝体、菌核还是子实体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高,长期食用可起到保健美容、延年益寿的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因此,虎奶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
虎奶菇的栽培及其营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Fr.) Sing]是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珍稀食药用菌,我国云南省滕冲、章风一带有分布.据报道虎奶菇富含蛋白质、多糖等活性物质和钾、钙、镁等矿质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非洲一些国家用虎奶菇治疗胃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虎奶菇还能促进胎儿发育,提高早产儿成活率;东南亚各国用虎奶菇菌核治疗痢疾.据报道,虎奶菇菌核入药,外敷有治疗妇女乳腺炎之效.因此,开发虎奶菇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我们于1998年始对虎奶菇进行栽培试验,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测定,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及无机盐对桦褐孔菌菌丝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5g,黄豆粉20g,硫酸钙1.25g,琼脂20g,VBl10mg,水1000mL,并确定葡萄糖是影响菌丝体干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对虎奶菇子实体的有性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虎奶菇子实体为单生或丛生,原基乳白色,一般朵质量为48~78 g,大的可达220 g; 其结构分为3层,上层表皮层,中间层为髓部,下表层为子实层,表面起伏不平,有不规则疣状突起.各部位蛋白质营养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虎奶菇子实体以菌柄皮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菌柄肉.  相似文献   

9.
丁湖广 《新农业》2008,(3):57-58
虎奶菇别名茯苓侧耳,日本人称南洋茯苓,为药食兼用菇菌.虎奶菇以菌核入药为主,子实体含蛋白质16%~45%,可食用.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5种不同含水量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5%的含水量的培养料栽培虎奶菇菌核的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和生物价分别为21.82,18.6,79.03和74.44,均居5种含水量处理的第1位;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10.0和19.8,均居第2位.这些结果说明以65%的含水量栽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芽孢杆菌WB9菌株的分离、生化特性及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来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非耕作区的20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获得12株菌株,分离频率为6.0%.室内感染力测定结果表明WB9菌株对小菜蛾具有高感染力、对甜菜夜蛾具有较高的感染力.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WB9与库斯塔克亚种8010的反应表现型相同,仅在个别反应上有强弱差异,由此推测WB9可能属库斯塔克亚种.此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室内摇瓶培养,获得了优化的WB9工业培养基组合,即30.0 g.L-1玉米淀粉、20.0 g.L-1黄豆饼粉、15.0 g.L-1玉米粉、10.0 g.L-1酵母粉、2.0 g.L-1蛋白胨、15.0 g.L-1玉米浆、5.0 g.L-1CaCO3、0.3 g.L-1MgSO4.7H2O、1.0 g.L-1KH2PO4和0.02 g.L-1ZnSO4.7H2O.  相似文献   

12.
运动发酵单胞耐酸菌株的诱变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原始菌株(ZM6)的耐酸驯化、紫外诱变、小型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耐酸突变菌株ZM6-3-2.通过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以及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表明,ZM6-3-2的发酵蔗汁性能显著优于ZM6菌株和工业生产乙醇的酵母,其最终乙醇质量浓度为56.64 g.L-1,比ZM6菌株的52.18 g.L-1提高了4.46 g.L-1,而且最终乙醇质量浓度、总糖出酒率、总糖利用率均比酵母高出约10%.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耐酸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发现含250 g.L-1总糖、10 g.L-1酵母膏、2 g.L-1KH2PO4、0.5 g.L-1(NH4)2SO4、1 g.L-1MgSO4.7H2O,pH 5.5的培养基最有利于ZM6-3-2的发酵,发酵时间短,产乙醇多.  相似文献   

13.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玻璃化法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将继代保存15 d的荔枝胚性愈伤组织转接到预培养基[MS+50 mL.L-1二甲基亚砜(DMSO)+1 mg.L-12,4-D+20 g.L-1蔗糖+6 g.L-1琼脂糖]中,在5℃低温下预培养.将预培养后的愈伤组织于常温下用体积分数为60%玻璃化溶液(2PVS2)装载20 min,再于0℃下用PVS2溶液平衡40 min;换新鲜的PVS2溶液,迅速投入液氮中保存.1周后取出,于40℃温水浴中化冻,弃PVS2,用1.2 mol.L-1蔗糖液+MS基本培养基的洗涤液洗涤3次,再接种到新鲜的培养基中恢复培养,恢复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能正常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成熟和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茎尖脱毒培养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长约0.5 mm,带有1-2个叶原基太子参茎尖,接种在MS+0.5 mg.L-1NAA+0.5 mg.L-1BA+3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0 d,组培苗出苗率为86.7%;接种在1/2MS+1.5 mg.L-1IBA+0.5 mg.L-1IAA生根培养基,组培苗生根率最高,为93.3%;组培苗成活率为85.2%,定植成活率为100%.采用目测法和指示植物鉴定法检测,初步认为茎尖组培苗不带病毒.小区对比试验表明,茎尖脱毒苗单株产量比种根组培苗增产102.7%.  相似文献   

15.
荔枝转基因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荔枝品种下番枝转基因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胚性愈伤组织抗性细胞系Q811培养16-18 d后,转入含8 g.L-1纤维素酶Cellu lose R-10和4 g.L-1离析酶M acrease R-10的CPW+130 g.L-1甘露醇酶液中,在(25±2)℃、黑暗条件下,连续振荡(30-40 r.m in-1)10-11 h进行酶解,转基因原生质体产量达到18.2×106个.g-1,存活率达97.5%.  相似文献   

16.
芳樟离体快繁与离体保存试管苗再生植株培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芳樟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MS+2mg·L-1 6 BA+ 0. 1mg·L-1 NAA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诱导率高;用附加 0. 2mg·L-1 GA3 或无GA3 的改良MS+2mg·L-1 6 BA+0. 1mg·L-1 IBA固体培养基交替培养,芽苗可大量增殖,繁殖系数高达 10-20倍,而且可以避免褐变和玻璃化现象;保存 2a的试管苗仍然保持再生芽的能力;芽苗用 1 /2MS+0. 8mg·L-1 IBA+ 0. 2mg·L-1 NAA + 20g·L-1蔗糖固体培养基培养,生根、壮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岩桐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叶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经实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1)诱导、继代培养基为Ms+BA2mg·L-1+NAA0.2mg·L-1;(2)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AC1g·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茎尖和试管苗培养的方法,以黄秋葵生长点为材料,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分化芽的生根和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ZT0.2mg·L-1+NAA0.3mg·L-1是生长点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6-BA0.7mg·L-1+AgNO30.8mg·L-1+NAA0.1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6mg·L-1+蔗糖10g·L-1+IAA0.4mg·L-1是分化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4.7%;定植成活率为97.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杂种黄秋葵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9.
蔗糖、活性炭对美国黄松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和活性炭含量对美国黄松不定芽继代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蔗糖浓度下的黄松不定芽,在1/2GD和1/2SH培养基上的增殖系数作回归拟合,相关系数均达到0.98以上.计算得出:在1/2GD培养基中加入10.6071g.L-1蔗糖时,1/2SH培养基中加入20.5g.L-1蔗糖对黄松不定芽的增殖最有利.不定芽增殖系数都随着活性炭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但是,活性炭对于不定芽的伸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肉桂皮的石油醚提取液对8种食品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液对细菌、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效力对菌种具有选择性,该提取液对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对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最差,并且其抑制真菌的效果明显强于细菌.48h后测定提取液对各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发现提取液对大多数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为0.104g·mL-1,只有对Alternaria alternata和Fusarium sulphureum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为0.208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