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实证分析法,从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村文体生活和娱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审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审计是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审计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社会化程度低、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管理、透明度差。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4.
韩国强 《新农村》2009,(4):37-38
1.农村教育概况(1)农村教育的界定按照陈敬朴先生的说法,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农村教育。广义上的农村教育应当既包括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也包括设在城市里的某些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收益外泄"和"成本外泄"、经济发展优先、环保法制不健全、环保教育和宣传落后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同等重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进行科学的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增加环保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99-4701
在分析我国农村老龄化成因与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创造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福建农村改革30年来在农村经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所取得巨大成就,分析了福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农民增收缓慢、体制性障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留守农民素质较低等,从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促进福建农村发展的政策路径,以期继续解放思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8.
平度市农民对农村信贷的需求较高,银行对农村信贷的支持不足,这是平度农村信贷的现状。此外平度农村信贷存在着风险较高、农村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呈增长趋势、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应该加快构建农村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信贷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农村信贷业务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从主体系统、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3个子系统,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复合系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系统包括政府、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社会、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等,不同的开发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开发对象系统包括务农农民、务工农民、农村失业人口、农村就学人口、农村留守人士和农村其他人口,不同的开发对象具备不同的特点;开发目标系统包括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活力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福建农村市场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制约福建农村市场发展的瓶颈,并从增加农民收入、生产适销农村产品、制定合理的农村消费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划引导和城乡联手开拓农村市场等方面提出开拓福建农村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徐新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23-2525
新型农民素质状况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首位。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有相当差距。培养新型农民要切实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全面改革农村教育,搞好农村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乡村治理中,农民是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就要让农民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乡村治理成果的享有者和成效的评价者。然而,在当前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地位面临缺失,主要表现为农民主体权利缺失、参与渠道不畅、动力不足、能力不够等,其内在动因在于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固化、基层党组织管理不当、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教育水平不高。基于此,必须从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环节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新农村体育休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推动乡风文明,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农村乡风文化背景、现有生产力水平、农民休闲意识及体育场馆设施是农村体育休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加强农村体育休闲的宣传,树立体育服务的理念;建立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农民体育休闲的结构;发展体育休闲文化,提升农民体育休闲的品位等,给未来农村体育休闲的建设性发展提出建议及对策,旨在为新农村体育休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人群中妇女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女性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极为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因此,必须把大力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战略,增强开发意识;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女性教育,提高妇女素质;改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其身体素质等培育和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刘函语  鲍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24-2325
在分析培养新型农民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目前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加大农村投入、关注农民群体等。  相似文献   

16.
郭洪生  郭跃军  李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64-6865,686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论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拓展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列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制定科学的村庄规划,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三要调动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快慢。农村图书馆是农村进行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农民终生学习的基础设施,应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开拓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新媒体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状况,以四川省德阳市部分农民和媒体为例,运用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Weighted and Calculated Needs for New Media,简称WCN),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型农民与新一代农民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媒体需求、应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媒体应用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显迟缓但相较传统媒体更具潜力。新一代农民接受新媒体发布气象服务的可能性和持续性高于传统型农民。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重要需求,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的情况下,农民已经开始预期新媒体能够满足其需求,使得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新媒体开始逐渐被采纳,新媒体的应用倾向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建立在农民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即农民素质的提高与完善.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突破农民素质"瓶颈"的制约,成为事关整个农村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