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普通小麦阿彭13/75—1297中发现了部分不育株,育成了普通小麦细胞质雄型不育系,定名为“临型不育系”。“临型不育系”的发现,证明了普通小麦不同品种间,可能由于细胞质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矮败小麦及应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非矮秆品种与之授粉,后代群体中的矮秆株是雄性不育的,而非矮秆株是雄性可育的。矮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第二代产品,多方面优于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常规育种、轮回选择和基础研究中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豫麦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麦31豫麦31(原郑太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大谷核不育小麦,通过转育与系统选择培育出的高产稳产小麦斩品种。199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较豫麦18(矮早781),豫麦17(内乡182)增产45...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研究方法为了筛选适宜夏播的小麦品种,我们自1981—1983三年先后从各地广泛征集了国内外春小麦品种资源723个。在夏播小麦适宜栽培地区,海拔为1000公尺的丘陵旱地,选择了太原市北郊区丈子头公社丈子头大队进行引种观察试验。当地因春旱比较严重,冬、春小麦产量极不稳定,丰收年亩产仅百斤左右。夏播小麦可以躲过春旱,充分利用夏秋降雨。太原7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DSV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小麦雄性不育系(DSV型雄性不育),其主茎穗可以结实,分蘖穗不结实。该不育系与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其F1代具有较高的恢复性,此不育系的不育性与温光并无太大关系。经初步观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有染色体桥与落后等结构变异现象。由此表明,该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矮败小麦的赤霉酸反应杨丽,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含有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和矮变1号小麦品种的显性矮秆基因Rh10.基因ms2和Rht10在4D染色体短臂...  相似文献   

7.
小麦K型(Ae.kotschi)雄性不育性育性 恢复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选用3个高恢复度K型小麦杂交种的F2群体、1个化杀杂交种F2群体、1个K型杂交种F3高恢复度株系及1个常规品种群体,以自交结实率作为育性判断标准,通过对分离群体的田间育性调查,对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K型胞质雄性不育的F2群体中,可育单株与不育单株的比例经卡方检验符合63:1的理论比例,因此可以推断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由3对主效恢复基因控制,并表现为孢子体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8.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3年第1个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绵阳32号之后.2007年又育成温光型两系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并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其不育系MTS-1、恢复系MR168以及杂交组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田间质量检验。绵杂麦168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在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它将是通过四川省审定的第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第2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并使我国在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的优势利用一样,为粮食的增产将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种植杂交小麦的面积已达50hm^2以上,常规品种增产15%-24%。繁殖和制种技术日趋成熟,农户种植杂交小麦的热情也很高,杂交小麦正在稳步向大面积生产。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各种体系:化学杀雄,胞质不育三系中的T型、R型,以及光温敏不育的两系等均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如化学杀雄中的药剂问题,种子纯度问题;T型与R型三系中的恢复系问题,种子皱缩穗上发芽和孪生单倍体问题;光温敏核不育中的温度效应问题等。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正在从各个方面着手来解决杂交小麦存在的问题,都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将有利于促进杂交小麦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王岩 《小麦研究》2009,30(1):11-13
选育抗病、高配合力,具有良好制种性状的恢复系,恢复系的恢幅度达到90%,并建立三系杂交小麦高效制种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大面积制种产量达到250公斤/亩,制种的纯度达到98%,杂交种的发芽率达到90%,育成超高产杂交小麦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5%,产量潜力在500公斤/亩以上,加工品质优良,抗赤霉病强的杂交小麦品种,创制春性不同细胞质(T、K、Yen型)不育系;培育出春性异源细胞质恢复系;将恢复系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提高不同胞质的春性小麦三系水平;将超高产强优组合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1.
氮、钾水平对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作物学报》2007,33(10):1667-167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弱筋品种宁麦9号和中筋品种扬麦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钾施肥水平下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开花期叶片氮、钾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氮、钾的对照(N0K0)相比,施氮、钾肥增加小麦开花后旗叶SPAD和Pn,提高PS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 /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 /Fo)、有效光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其中氮肥效应高于钾肥。除SPAD外,扬麦10号的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 /Fm、Fv /Fo、Fv’ /Fm’和ΦPSⅡ)均高于宁麦9号。相关分析表明,Fv /Fm、Fv /Fo、Fv’/Fm’和ΦPSⅡ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开花期叶片氮/钾比的显著影响,是施氮、钾肥提高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原因,较高的光能转化特性是满足扬麦10号较高能量需求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个冬小麦杂交组合中七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隆  李桃生 《作物学报》1980,6(4):203-210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的三个杂交组合:“万年2号×丰产3号”(杂交1)、“农林110×安徽11”(杂交3)与“(丰产3号×选209”(杂交3)六个世代(家系)遗传参数的估算初步分析了七个农艺性状遗传中的群体均数、狭义遗传力与基因效应等。F1显著偏离中亲值以杂交3最为突出,表明非加性基因对这些性状的作用相当大。狭义遗传力依  相似文献   

13.
小麦的叶面积、穗粒重和谷叶比的基因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正隆 《作物学报》1983,9(3):195-198
用两个小麦杂交组合的 P1、P2、F1、F2、B1、B2和 F37个世代,用世代均数分析研究了小麦的剑叶面积,第二叶及第三叶面积,单穗粒重和谷叶比的遗传,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算了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加性效应表现了极为显著的作用,显性效应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鲁东南地区茶叶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鲁东南地区近年来茶叶总产量增加,但单产波动较大,研究气象条件与茶叶产量的关系很有必要。本文利用1992~2005年日照市三站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找出茶叶产量和温度、降水、日照、冻土等12个气象因子呈显著相关特性。逐步回归后建立茶叶产量预测的数学模型,为多元一次回归方程Y=-972.12+191.39X1-219.92X2-37.06X3+8.06X4-66.26X5+3.83X6+5.07X7+8.56X8-0.29X9-0.05X10+9.71X11+ 1.68X12,r为0.999987。经检验其平均偏差为5.02%,可见预测模型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5.
茶树品种光合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春芳  孙云  陈常颂  陈荣冰  张木清 《作物学报》2008,34(10):1797-1804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52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与生理参数并对其进行数值分类以及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 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选出3个主成分分析, 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6.98%, Pn、Tr、Gs为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 WUE、Ci均为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 根据Pn、Tr、Gs和WUE 4个指标聚类, 52个茶树品种聚为5类, 其中I类的15个品种为高光合速率、中等蒸腾速率、低气孔阻力、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 可用于茶树的品种改良; 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茶树光合与生理性状数值分类有显著影响的4个参数, 建立了5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子休眠性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与A318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和B2:2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休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遗传符合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在F2:3、B1:2和B2:2三个家系世代,主基因方差分别为0.9260、1.4176和0.5863;多基因方差分别为0.1184、0.1022和0.4623。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2172,显性效应值为-1.2172;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5028,显性效应值为1.4334。主基因遗传率在F2:3、B1:2和B2:2三个分离家系群体中为44.8%~79.65%,多基因遗传率为5.74%~35.33%。其中,主基因遗传率在B1:2世代中最大,为79.65%。  相似文献   

17.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本试验通过对南优、汕优两个系统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 F1、F2及(不育系×杂种 F1)F1、(杂种F1×保持系)F1、(保持系×杂种 F1)F1、F2、(恢复系×杂种 F1)F1、F2植株的性状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昆燕  易斌  傅廷栋  涂金星 《作物学报》2005,31(11):1495-1499
利用牙签接种和花瓣接种鉴定了甘蓝型油菜DH821(抗)×DHBao604(感)组合P1、P2、F1、BC1、BC2、F2 6个世代群体菌核病的抗性,通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表现,牙签接种3 d的抗性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BC2、F2 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12.49%~28.48%,多基因遗传率为21.08%~27.87%;5 d的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显性及显性互作效应明显,无多基因修饰,BC1、BC2、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25.19%~38.69%;3~5 d的菌丝扩展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效应明显,多基因效应不明显,BC1、BC2、F2 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0.72%~54.06%,多基因遗传率为7.34%~46.79%。花瓣接种15 d的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3.6051~ -3.5225,互作效应为3.5190~3.6089,主基因遗传率为0.91%~41.79%,多基因遗传率为19.32%~73.69%。  相似文献   

19.
水稻远缘杂交后代的耐强光和抗光氧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丁在松  关东明  陈传永  孙锐  赵明 《作物学报》2006,32(12):1913-1916
为探明通过远缘杂交(Oryza sativa Azucena × Oryza rufipogon Ramper 6)手段获得的水稻高光合后代株系(SHPF6)在生长关键时期的耐强光和抗光氧化能力,本文以生育期一致的推广品种中花10号为对照,进行了光合作用测定和抗光氧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下SHPF6表现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并随着光强进一步增强而有较大的上升,这种高光合优势突出表现于Pn与胞间CO2浓度(Ci)的极显著负相关(r =-0.767, P<0.01),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无论光强大小均高于对照;光氧化条件下,中花10号F0显著升高(P<0.05),Fv/Fm和Fv/F0均显著降低(P<0.05),而SHPF6各荧光参数在统计上没有较大差异,说明SHPF6具有较强的抗光氧化能力。这些结果意味着,通过远缘杂交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普通栽培品种的光合速率和CO2羧化能力,还能改善水稻的抗光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不育系A3晋粱5号和相应保持系B3晋粱5号为材料,对A3不育系花药发育及雄配子形成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A1、A2型CMS不同,A3 CMS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从四分体形成到幼龄花粉粒发育阶段都未观察到不同于B3晋粱5号的异常现象。A3晋粱5号花药经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在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前间期及减数分裂期,均未观察到异常现象,不育系花粉母细胞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四分体正常游离,绒毡层发育正常。但在成熟的花药中,观察到所有的花粉粒皱缩、凹陷、变形。在开花前约1周内的花粉粒成熟期,不育系花粉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受阻,花粉粒壁上无淀粉粒沉积。A3 CMS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形成晚期的花粉粒成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