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国家均认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是一个危险的病原。因此,出口到一些国家的种薯需要进行PSTV检验,这种检验通常是以实验室检测为基础的,从每批种薯中随机抽取300~1000个薯块,检测PSTV和细菌环腐病。对于这样多的待测薯样,通常是从待测薯块上取下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对马铃薯宣薯4号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栽培措施为决策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栽培密度(X1)、施马铃薯专用肥量(X2)和种薯单薯重量(X3)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提出马铃薯宣薯4号单产3 00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栽培措施量化指标。三因素互作都显示正效应,单因素对产量形成影响呈现种薯单薯重量(X3)>栽培密度(X1)>施马铃薯专用肥量(X2),栽培密度(X1)和施马铃薯专用肥量(X2)的单产呈现单峰值。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生理年龄(physiological age)一词在文献中常见于描述种薯的性质及其后代的生长势、生产能力等方面。马铃薯种薯因长期利用无性繁殖,年龄逐代增大而导致种性退化的学说,就牵涉到生理年龄的问题。van derZaag(1973)把处在开始正常发生芽条时期的种薯或顶端优势结束期前的种薯,称作生理上的幼龄(physiologically young);把达到正常发芽期终了的种薯称作生理上的老龄  相似文献   

4.
播种方式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改变马铃薯种薯播种方式(芽眼朝向),研究其对南方冬作区费乌瑞它马铃薯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10 cm,以芽眼朝下方式播种马铃薯,收获的马铃薯产量与商品薯率(667 m22150.66 kg,90.59%)均比芽眼朝上(667 m2 2 001.95 kg,80.44%)播种方式高,并且植株长势健壮,青薯率低。南方地区适合运用种薯芽眼朝下播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5.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MIF)检测了青枯病在马铃薯种薯上的潜伏侵染。测试结果表明,MIF检测青枯病茵的灵敏度为2×10~3~2×10~4细菌/毫升。787.5倍荧光显微镜,每视野平坶有5个以上典型荧光细菌,即可判别为带菌(阳性),而1~4个荧光细菌则视为可疑,需作生物测定。从种薯脐部取样,经组织匀浆后采用低、高速离心收集细菌体,可提高样品青枯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病毒病等病害是中国马铃薯产业的重要限制因子。为了马铃薯病毒病等病害的防治,研究通过病毒接种鉴定了15个北方晚熟马铃薯品种(系)对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和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四种主要马铃薯病毒的抗性,同时检测了这些品种部分病害的相关分子标记。有10份试验材料至少对一种病毒表现出抗性,其中‘京张薯4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2013-19-14’和‘2013-89-2’同时具有3种病毒抗性,表明京张薯和冀张薯系列马铃薯具有较好病毒综合抗性。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冀张薯8号’‘2013-38-32’和‘2013-89-2’的PVY抗性可能来源分别为Ryadg、Rychc、Rysto,而‘冀张薯12号’的PVX抗性可能来源于Rx1。根据标记与抗性表型的符合程度推测,上述马铃薯品种(系)的PVY抗性可能主要来源Rysto,PVX抗性可...  相似文献   

7.
不同级别脱毒种薯对旱地马铃薯病毒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旱地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原因,对不同脱毒级别的种薯进行病毒检测,播种后统计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脱毒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种薯侵染的病毒种类明显增加,‘陇薯3号’原原种仅被2种病毒(PLRV和PVX)侵染,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都被4种病毒(PLRV、PVX、PVS和PVM)侵染;‘陇薯6号’原原种未被病毒侵染,原种和一级种各被1种病毒(PLRV或PVX)侵染,二级种被2种病毒(PLRV和PVS)侵染,‘陇薯3号’抗病毒弱,较‘陇薯6号’易被病毒侵染。种薯播种出苗后,卷叶病和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着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而显著升高。随着马铃薯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收获后马铃薯腐烂率显著增大,商品薯率有降低趋势。除原原种外,马铃薯的产量随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陇薯3号’和‘陇薯6号’的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原种一级种二级种原原种。  相似文献   

8.
定西地区马铃薯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丰 《中国马铃薯》2001,15(6):374-375
马铃薯作为种薯生产 ,除一般的栽培技术之外 ,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马铃薯脱毒原种就是将脱毒苗生产的微型种薯 (即原原种 )在大田土壤中生产收获的农业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1 原种生产中的特殊技术要点(1)防止病毒的感染。具体措施为 :在病毒病害多发区采用网室种植 ;在病害少的地区采用自然隔离种植———高海拔 (适宜种马铃薯的海拔范围 )无马铃薯和茄科等同病源作物种植的地区。(2 )马铃薯属忌氯作物 ,不能施含氯的肥料。(3)微型薯的休眠期较长 ,切忌种植未通过休眠期的原原种。(4)原种生产要求种植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2 产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马铃薯生产中,种薯切块大小和株距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大垄(90 cm)条件下相同播种量(148 kg/667m~2)不同种薯切块大小和株距对马铃薯植株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组合:种薯切块30 g,株距15 cm;种薯切块50 g,株距25 cm;种薯切块70 g,株距35 c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大薯块长出的植株高大粗壮,但单位面积主茎数则以小薯块的稍多,至于叶面积指数以中薯块的为大。无论是总产还是商品薯产量播种量相同3个处理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云南马铃薯贮存损失的调查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调查了云南马铃薯主产区 17个农户家庭贮存马铃薯的现状和损失。作为商品薯贮存失去商品价值的损失率达到 4 7 4 % ,其中发芽薯占 35 4 % ,损失最大 ,贮存时间 12 0d块茎发芽率仅1 5 % ,但 15 0d迅速增加到 5 6 88% ;破损块茎占 7 2 % ;病害烂薯占 4 8%。马铃薯种薯与商品薯同仓混贮 ,在同样无光照的条件下 ,造成种薯过早发芽 ,而且芽细弱 ,降低了种薯的质量。马铃薯疮痂病 (S .scabies)发生普遍 ,在一些地方发病率高达 10 0 % ,应当引起重视。讨论了马铃薯贮存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马铃薯贮存技术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18个种薯生产单位和11个马铃薯县(旗、市)进行了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pp.)实地访问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8个种薯生产单位有疮痂病率83.0%,病薯率0.0%~100.0%,11个县(旗、市)商品薯有疮痂病率100.0%,病薯率0.1%~38.0%。重复使用蛭石生产种薯、商品薯生产田轮作少、发病重。种薯较商品薯疮痂病问题更为严重。品种感病、条件适宜、重复使用蛭石、轮作少和缺乏有效杀菌剂是病害严重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使用效果显著的蛭石消毒剂或种薯处理剂是内蒙古马铃薯疮痂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加拿大是世界马铃薯种薯主要出口国之一,每年要向20多个国家出口种薯.出口数量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对马铃薯种薯生产和病害防护是非常重视的,有一套完整的种薯繁殖体系和非常严格的病害防护措施. 新布瑞克省(New Brunswick)和爱德华王子岛(Prinee Edwardls lsland)是加拿大两个最重要的种薯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铃薯》2017,(1):54-58
在福建农林大学詹家绥教授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赴台湾调研马铃薯产业,代表们参观了台湾马铃薯生产、加工和种业基地,并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分析了50年来台湾马铃薯的产业情况。最近30年,台湾马铃薯种植面积徘徊在1 500~2 500 hm2,总产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稳定增加。台湾马铃薯进出口贸易一直很活跃,以1993~1997年为界,之前以鲜薯出口为主,之后以鲜薯进口为主。1986年起,台湾开始进口马铃薯冷冻产品,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5.4万t。1982年台湾年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仅为1.3 kg,2010年增加到7.8 kg(含加工产品折鲜薯量)。采用三级种薯繁育体系50余年,仍未解决种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 马铃薯实生种子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次革命,马铃薯实生种子以其能排除大分病毒和全部真、细菌的优点,为解决种薯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其极小的体积和巨大的繁殖系数,解决了薯长途调运和贮藏的困难,正是由于有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它在马铃薯生产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4种细菌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易受到多种细菌病害的侵染,特别是检疫性病害和土传性病害,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全面的细菌病害检测势在必行。将检测检疫性细菌病害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在马铃薯4种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检测中,探讨该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采用已知菌株以明确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项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环腐病和疮痂病的结果良好;检测青枯病可以确定到属;检测黑胫病时配合特异性基因,可获得良好的检测结果。该DNA条形码技术是标准性操作规程与测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高,同时可以在大规模样品的检测工作中缩减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6.
缓控释肥施用对旱作区全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H)、中(M)和低(L)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肥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肥水平对旱作全膜马铃薯的主要生长指标(除茎粗)、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显著,在施用900 kg/hm~2的高肥水平时,其沟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达到最大,分别达43 609 kg/hm~2、72.1%和92.7%。施肥方式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大薯数、单株薯重、大薯重、产量和大薯率影响显著,且在3种施肥水平下,集中沟施(F)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高于表层撒施(B)处理,其中在高肥水平下HF处理较HB处理平均增产达2 835 kg/hm~2,增产率为6.9%。施肥水平×施肥方式对马铃薯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均不显著。综合来看,缓控释肥在较高水平的施肥(900 kg/hm~2)条件下,集中沟施处理(HF)有利于旱作区全膜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种薯生产者提供无病种薯的观念不强,用种者常将非种薯做种薯应用,品种引进和调运过程中忽视检疫把关;甚至有的种植区域种薯生产地区,不注意轮作倒茬;还有的在种植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措施落实的不认真。种种原因,致使马铃薯病害日趋严重,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也称黑色粗皮病)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发病普遍,危害程度也在加重,一般发病株率4%~6%,重的达20%左右,降低了产量,影响了品质,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瑛 《中国马铃薯》2004,18(5):282-286
马铃薯种薯生产是马铃薯产业链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种薯能为种植者从源头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马铃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衍后代,块茎连续几代在田间种植,极易感染病毒并在体内积累,通过无性系逐代传递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其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决定了不是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地区都适合繁殖种薯,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和种薯繁育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种薯生产体系及各方面的保障。本文详述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生产状况,包括种薯生产的历史、种薯繁育体系的建设、种薯繁育技术的完善、种薯基地的建设以及种薯质量检验等方面内容,并针对种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马铃薯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我国南方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有些首区每年因此病减产10%~15%,严重地块甚至毁种,给马铃薯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带病种薯是马铃薯青枯病历年发病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侵染源。常规的种薯检验方法主要根据病害症状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在马铃薯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用途广、优点多的主要农作物。作为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中国的马铃薯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种薯问题是限制其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要提高种薯质量,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组培苗离体快繁和(或)试管薯生产方面的研究是其技术基础,植物生长物质在上述三方面的应用是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赤霉素这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