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春及去年晚冬饲养的后备种鹅,到秋季已陆续开产或即将开产;往年的种鹅经过一个夏季的休整,也即将开产.为使种鹅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确保产出量多质优的种蛋,以供繁殖雏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种鹅秋季饲养应当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2.
<正>晚冬早春气温多变,是蜂群的薄弱阶段,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蜜蜂死亡和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新一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  相似文献   

3.
晚冬早春气温多变,是蜂群的薄弱阶段,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蜜蜂生存困难、死亡多或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新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一定要精心。  相似文献   

4.
晚冬早春气温多变,是蜂群的薄弱阶段.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蜜蜂生存困难、死亡多和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一定要精心。  相似文献   

5.
晚冬早春气温多变,是蜂群的薄弱阶段,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蜜蜂生存困难、死亡多和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一定要精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鹌鹑种蛋适宜保存温度、湿度、时间及胚胎发育临界温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按照蛋重均等原则分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50枚;将2400枚种蛋均分为6组,保存温度分别为5、10、15、20、25、30℃;将2000枚种蛋均分为5组,保存湿度分别为40%、50%、60%、70%、80%;将1200枚种蛋均分为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种蛋储存期对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散养东北当地土鸡种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保存期(1~3 d、4~7 d、8~15 d和16~30 d)种蛋孵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当地散养土鸡种蛋的最佳保存时间为7 d,种蛋保存时间在1~3 d和4~7 d之间的受精蛋孵化率变化不明显,保存超过7 d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且保存时间越长受精蛋孵化率越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胚胎死亡率增高,保存1~15 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保存时间超过15 d会导致中后期死胚率增高。说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性能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种蛋的保存和消毒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种蛋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孵化厂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给大家。1种蛋的保存蛋产下后不可能立即入孵,均需保存一段时间。种蛋保存是种蛋管理的重要环节。种蛋保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1.1种蛋贮存室(蛋库)要求种蛋贮存室要求:隔热性能好,清洁,防尘沙,杜  相似文献   

9.
<正> 研究家禽种蛋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对指导种禽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和贮存时间对鹌鹑种蛋受精率和孵化效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于1990年1月,8~4月和7月份分别入孵保存0~6天的朝鲜系鹌鹑种蛋。1月份鹌鹑舍温度为10~18℃,种蛋保存温度为2~10℃,8~4月份舍温为20~26℃,种蛋保存温度为15~21℃;7月份舍温为30~35.5℃,种蛋保存温度为28~37.5℃。各月份种蛋保存的相对湿度为55~  相似文献   

10.
<正> 春季,是孵化各种家禽(主要指鸡、鸭、鹅)的最佳季节,而种蛋保存的好坏,则是决定孵化率高低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保存好种蛋呢?下面就向大伙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种蛋保存法;  相似文献   

11.
<正> 种蛋的保存条件对孵化率影响很大。在长途运输种蛋时,一定要妥善解决好包装的问题。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究室,在种蛋保存方面作了大量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他们的试验证明:把种蛋保存在塑料袋中,能提高孵化率。特别是保存在充以氮气的塑料袋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正>种蛋质量的好坏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雏鸡的质量。种鸡的健康与否,种蛋收集的方式以及保存的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种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种蛋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孵化环境等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影响鹅种蛋孵化的相关因素,指导鹅种蛋的孵化,以提高孵化效率和孵化成绩。结果表明种蛋蛋重在品种要求范围之内时,种蛋保存温度20℃、保存时间3~5 d、保存时种蛋的钝端向下、孵化机外环境温度在20~30℃时是提高种蛋孵化性能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4.
种蛋保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雏禽的质量。一些孵化厂或鸡场因条件限制往往将种蛋保存在仓房或鸡舍内,导致孵化率下降,严重时造成无法孵化的后果。这种现象在炎热夏季表现尤其突出。作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发现地窖保存种蛋的效果比较理想。这种方法克服了仓房或鸡舍保存种蛋的某些缺点,且方  相似文献   

15.
<正>1种蛋保存条件不善引起的胚胎病1.1发生原因与症状新鲜种蛋的孵化率高,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母鸭产下的蛋,应当尽快送到种蛋贮藏室保存。在没有低温设备的情况下,种蛋在夏季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5d,如天气炎热,气温在30℃以上时,尽管种蛋只保存2~3d,也会降低孵化率。一般来说,在春、秋季节常温下不宜超过5~7d,即使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也不宜超过10d。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用大恒优质肉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输精时间、不同的授精完成时间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以及种蛋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授精完成时间应该在5~30 min完成,输精时间以16:01~17:00之间输精效果最好;种蛋保存时间为3 d、7 d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保存时间超过10 d的种蛋;通过在养殖场进行关键技术的示范观察,优质肉鸡父母代种蛋受精率及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2.20%和91.63%,与技术应用前相比,分别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和3.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养的鹿群由于饲料单一或营养缺乏,导致鹿群互相啃咬,形成大小不一的秃斑。发病季节多在晚冬或早春。经改变饲料配方,补充盐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措施后,病情得到缓解和治愈。  相似文献   

18.
种蛋的保存     
种蛋保存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孵化率,要保存好种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时间。一般种蛋保存时间越短,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保存3~5天内的种蛋孵化率在90%以上。随着种蛋保存期的延长,孵化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9.
种蛋的孵化率受到种禽的健康状况、种蛋品质、种蛋保存与消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随着孵化机性能和孵化技术的日趋完善,种蛋的保存也是决定着种蛋孵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1]。笔者就一例因种蛋保存不当导致种蛋死胚率偏高的孵化事故作一阐述,以期为孵化生产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1鹅种蛋保存不当引起的胚胎病新鲜种蛋孵化率高,鹅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母鹅产下种蛋,应尽快的送到种蛋贮存室保存。一般在没有低温设备的情况下,种蛋在夏季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5d,如果天气炎热,气温在30℃以上时,尽管种蛋保存2~3d,也会使孵化率降低。在春秋季节不宜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