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来稿摘登     
马的混睛虫可用左旋咪唑治疗据集安县财源中心校周传明报道:马的混睛虫病虽比较少见,但由于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失明。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虫体游动较快、白翳的形成等原因看不清虫体,不宜手术治疗。可利用左旋咪唑点眼,4~6小时点一次,每次2~3滴,  相似文献   

2.
马的混睛虫病,是马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的幼虫寄生在马眼房液中引起的一种很易诊断的眼病。长约5厘米乳白色的虫体,在眼房液中波浪游动,致使患眼流泪羞明,角膜混浊,视力减退,严重者失明。以往使用针刺开天穴治疗,由于保定家畜不便,虫体游动,故收效不佳。我们试用  相似文献   

3.
马的混睛虫病,是马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的幼虫寄生在马眼房液中引起的一种 较易诊断的眼病。虫体长3—5厘米,呈乳白色,在眼房中呈波浪式游动,非常活跃,日夜不息,致使患眼羞明流泪,角膜混浊,白翳遮睛、遮蔽瞳孔,视力障碍,严重的失明,若治疗不当,会造成终生失明。 以往对此病采用针刺开天穴治疗,由于保定困难,常以失败而告终。后又采用驱虫净治疗,疗效亦不理想。自采用自制黄兰眼  相似文献   

4.
家畜眼病的中兽医疗法罗启亮(云南省巍山县畜牧局甸中综合站672401)家畜眼病多发于夏秋两季,根据其病因病机与症状,临床上分为肝经风热、肝经热毒、肝经风寒、肝肾两虚四型,此外还有外伤性眼炎、混睛虫等眼病。笔者三十多年来,共治疗家畜各种眼病1299例,...  相似文献   

5.
马(骡)混睛虫病是由丝状线虫的未成熟期幼虫,寄生于眼前房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虫体在后房时一般呈静止状态,游出前房时呈活泼的运动,对患马眼睛刺激很大,主要破坏眼房液,引起虹膜炎、角膜炎及结膜炎,直到眼球完全混浊导致失明.本病主要是夏秋多雨季节易发,常发生于马或骡.现将诊疗的3例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分类号:S858.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474(2013)05-0048-01  相似文献   

6.
混睛虫病是由丝状科丝状属丝状线虫的微丝蚴寄生于眼前房,引起角膜及眼前房混浊的疾病。童虫迷路侵入马羊的脑、脊髓的硬膜下或实质中,引起运动神精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丝状线虫的成虫寄生于马羊的腹腔,在腹腔内繁殖的微丝蚴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经蚊吸血传播,成为马牛混睛虫病及  相似文献   

7.
浑睛虫病又称混睛虫病,为马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的幼虫寄生在马眼房液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长1-5cm。这两种线虫的正常宿主是黄牛和水牛,成虫多寄生在牛的腹腔、胸腔等处,牛、马混养通过蚊蝇叮咬互相传播。幼虫一旦随血液侵入眼前房内,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进行猪弓浆虫病研究过程中,曾发现一头人工发病的试验猪视力减退,后来右眼完全失明,左眼接近失明的病例。关于因弓浆虫寄生引起眼病,国外已有过报导。日本九州大学鬼木信乃夫(1972)著的《弓形  相似文献   

9.
马混睛虫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宋建太,原宪立,任俊超,宋好兰,周天才,申成渊(延津县畜牧局453200)近年来,试用改进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混睛虫病9例(马5,骡3,驴1),均一次治愈,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实。药械1毫升玻璃注射器、人用8号注射针头、小...  相似文献   

10.
混睛虫病为一种丝虫的幼虫侵入马眼前房液中引起的一种眼病。据《元亨疗马集》记载的用线缠之针尖一分,左手睁开马眼右手持针于开天穴上,轻手急针然后取出虫体的基础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以上传统治疗方法加以完善,将  相似文献   

11.
开天穴是中兽医针治家畜混睛虫病的传统穴位,从唐代创立之日起就倍受历代兽医的重视,至今仍用于兽医临床,并作为治疗家畜混睛虫病的特效疗法收录于各类中兽医教科书。然而,这一很有意义的穴位的部位,却使人费解。笔者现就此考辨如下。(一)开天穴穴位问题现在对开天穴的疑难,主要集中在对中兽医古籍中开天穴解剖部位的记载及其示意图上。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开天穴作为治疗家畜混睛虫病的针  相似文献   

12.
混睛虫病是马属动物常见的眼科疾病,治疗方法比较多,有采用三棱针和注射用针头穿刺法,也有的用眼科刀法,但效果都不太理想。自1989年开始,采用持针器夹手术刀片治疗马属动物混睛虫病49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总有效率和1次出虫率达94%。下面就将该病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于马骡混睛虫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小刀尖在开天穴穿刺,虫体随眼房液一同流出,但此法的穿刺时机和手法要求较严格。我采用16号兽医用静脉注射针头角膜外缘穿刺,治疗马骡混睛虫病6例,均获成功,视力完全恢复。此法简单可靠,危险性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耕牛结膜炎、角膜炎是耕牛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多由外伤、鞭打、笼头压迫或异物袭入眼内引起。细菌感染、营养障碍、邻近组织病变的蔓延等均可诱发本病;某些传染病、周期性眼病和混睛虫病均可并发本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眼睛羞明流泪、敏感疼痛、结膜潮红、眼睑肿胀、角膜凸起、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甚至出现白色云雾状混浊,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视力减退甚至消失。在临床治疗中,若单纯应用药物点眼疗法,病程往往较长,疗效也较差,且易复发,常因拖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病牛失明,造成耕牛使役能力和经济价值降低。我们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发生眼病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眼病作为一系列疾病的症侯群,其病因较为复杂,正确认识各种眼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现将各种眼病诊断要点和措施简述如下: 1.眼型马立克氏病。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睛失明,瞳  相似文献   

16.
马浑睛虫病是由多种丝状线虫童虫寄生于马眼前房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患眼羞明流泪、角膜混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为特征。笔者偶遇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混睛虫病是由丝虫科的一些丝状线虫的幼虫寄生于马、骡眼前房内引起的疾病。其病原有指形丝状线虫的幼虫、马丝状线虫的幼虫、鹿丝状线虫的幼虫。本病在辽宁省存在,对马、骡的危害很大。1临床症状2015年9月2日,普兰店市城子坦镇金山村农户赵某打电话说,他家养了5匹马,马出现了怕光流泪、眼脸肿大、结膜发红的现象。接到电话后马上到赵某家,认真仔细检查了5匹病马。患马角膜和眼前房轻度混浊,瞳孔散大,视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流行情况,以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虫体的方法对吉林、延边、通化3个地区的130匹马进行了马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以上3个地区马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12.50%,26.09%,9.09%,其中以延边地区流行较为严重;3个地区流行的马梨形虫均以马巴贝斯虫为主。通过调查,吉林省是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马虹膜睫状体炎症杜文章杜翼虎(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兽医站474572)马虹膜睫状体炎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感染引起的以反复发生结膜、角膜、虹膜以及脉络膜炎症为特征的眼病。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常导致患眼失明。笔者用中药治疗三十余例,均获痊愈。1病因病理...  相似文献   

20.
家畜月盲症又称周期性眼炎或再发性色素层炎,是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并波及全眼球的非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突然发病,以后呈周期性发作,最后导致眼球萎缩和失明的一种眼病.多见于马属动物,呈地方性流行,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笔者采取下列验方治疗本病48例,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