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西藏野生草木樨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以西藏野生黄花草木樨、白花草木犀和印度草木樨为材料,采用5个不同浓度的PEG-6000 (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等6个生长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草木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PEG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草木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长均低于CK,且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在5%浓度PEG胁迫下,3种草木樨的根长相比CK都有所增加;当PEG浓度达到10%时,其根长受到抑制,均低于CK;在20%和25%浓度PEG胁迫下,3种草木樨都不能发芽,但是种子活力尚存,复水处理后仍能萌发;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以上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白花草木樨和印度草木樨的平均隶属值为0.518、0.546和0.577,耐旱性强弱顺序为印度草木樨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不同无芒雀麦种质材料在萌发期耐盐差异,采用常规纸上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mol·L^-1)NaCl对37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的影响,并借助隶属函数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无芒雀麦种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与芽长呈明显降低趋势。采用聚类分析将37份无芒雀麦划分为3种类型,包括耐盐型(R)8份、敏盐型(S)7份、中度耐盐型(M)22份。  相似文献   

3.
乔雨  石凤翎  熊梅  张凯旋 《种子》2016,(3):98-100
采用0.9%EMS(甲基磺酸乙酯)对缘毛雀麦和直立型扁蓿豆进行不同时间(15,18,45,48 h)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起始时间、发芽率、幼苗鲜重等,以探讨EMS对2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9%EMS浸种处理15h对缘毛雀麦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延长处理3h后则有较显著(p<0.01)的抑制作用;直立型扁蓿豆种子在处理45 h时相对发芽率显著下降.以相对发芽率达半致死剂量为标准,缘毛雀麦和直立型扁蓿豆种子用0.9%EMS处理的适宜时间分别为18h和48 h.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3种白三叶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抗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共6项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3种白三叶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抗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且瑞文德下降幅度最大;2)5% PEG浓度能促进vns和荷兰白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3)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白三叶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抗旱性强弱顺序为:vns>瑞文德>荷兰白.  相似文献   

5.
崔洪文 《科学种养》2011,(10):42-42
无芒雀麦在我国南北各地都能种植,以华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地为最多。  相似文献   

6.
以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及光叶苕子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5%、10%、15%、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进行发芽试验。对供试牧草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芽长、抗旱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三种牧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箭筈豌豆种子吸水率大于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种子,光叶苕子种子含水量、种子活力大于其他两种牧草种子。(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三种牧草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与抗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3)5% PEG能促进毛叶苕子种子的萌发。(4)三种牧草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箭筈豌豆>光叶苕子>毛叶苕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7份不同来源的沙芦草种质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其抗旱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对沙芦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抗旱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幼苗长、相对幼苗重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对相对幼根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具有抑制作用.在PEG干旱胁迫下,7份沙芦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幼苗长和相对根长差异较大,而相对抗旱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和幼苗重差异较小.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认为,7份沙芦草种质材料的抗旱性顺序依次为3号>7号>2号>4号>6号>l号>5号材料.  相似文献   

8.
沙地雀麦是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优良饲用牧草,是雀麦属牧草的重要抗性育种材料。本试验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对来自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地雀麦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为其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沙地雀麦体细胞有2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8=28m,染色体相对长度为L+5M2+8M1,属于1A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3.51%,是比较古老或原始的植物。研究结果对沙地雀麦的杂交利用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比较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植株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对4个野生红三叶材料和1个红三叶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各材料叶片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EG干旱胁迫处理下,巫溪红三叶叶片含水量降幅较低,20% PEG处理下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28.49%,叶片电导率均最低,为对照的2.78倍,MDA含量增幅较小,为对照的2.84倍,叶片细胞膜系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红三叶06-4叶片含水量降幅最大,在强度渗透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35.32%,叶片电导率在20% PEG处理时为对照5.01倍,MDA含量增幅最大,为对照的4.24倍,其忍耐干旱的性能相对较弱。渗透胁迫下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当PEG浓度为20%时,巫溪红三叶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为对照的30.84倍。红三叶各材料的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均提高,胁迫程度增强时SOD活性下降。PEG胁迫导致红三叶各材料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增加而SOD活性下降,但4个材料和1个红三叶品种对应指标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巫溪红三叶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红三叶06-4’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黄振艳  石凤翎  高霞  宋敏 《种子》2012,31(12):5-8
对蒙农红豆草和缘毛雀麦在不同贮藏年限的种子活力和营养成分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贮藏10年间的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率为18.5%~86.0%,粗蛋白(23.78%~28.06%)、粗脂肪(2.00%~2.42%)、粗纤维(18.06%~19.64%)、粗灰分(4.82%~8.41%)、无氮浸出物(46.02%~47.67%),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大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贮藏11年间的缘毛雀麦种子发芽率为4.25%~68.50%,粗蛋白(12.65%~14.05%)、粗脂肪(1.60%~1.92%)、无氮浸出物(64.84%~65.92%)含量在各年度间的变化无规律;粗纤维(13.79%~15.18%)和粗灰分(4.65%~5.09%)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本试验保存条件下,蒙农红豆草和缘毛雀麦种子分别能维持7~8年和6~7年的种用价值,当失去种用价值(发芽率下降至50%)后,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