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为探讨中药制剂CNⅡ对新生犊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2头健康新生犊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连续给药10天。分别在第10、20、30天静颈脉采血,测定红细胞C3bR受体花环率、红细胞IC花环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表明中药制剂CNⅡ具有增强新生犊牛红细胞免疫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信 《中国奶牛》2013,(12):34-37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犊泻康"是否对新生犊牛的免疫水平产生影响,本试验从大庆市庆新牧业有限公司选择15头新生健康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I组每日一次灌服200mL(约0.2g/mL)中药制剂"犊泻康",试验Ⅱ组每日灌服200mL(约0.4g/mL)中药制剂"犊泻康",对照组每日灌服200mL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各组犊牛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均相同,分别在第10天、第20天、第30天颈静脉采血并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试验、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两试验组在第10天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在第10天、第20天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30天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在第10天、第20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30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制剂"犊泻康"能明显提高犊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防治犊牛腹泻。  相似文献   

3.
中药肠宁Ⅱ是按照中兽医理论科学组方原则,以黄连、鱼腥草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动物腹泻,增强机体免疫力,疗效显著。试验通过对健康小白鼠Ea花环和EAC花环形成率两项免疫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探讨中药肠宁Ⅱ对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旨在为其  相似文献   

4.
用连翘等4味中药组成了复方连黄,并经试验证实该复方制剂可以提高犊牛的红细胞C36受体花环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淋巴细胞转化率、EA玫瑰花环率、EAC花环率。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的优越性,本试验对延边黄牛血清中IgG及γ-干扰素含量进行检测,进而比较中药连翘和复方连黄对延边黄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健康仔鸡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为健康对照组,Ⅱ-Ⅳ组为不同处理的试验组。在45日龄日,Ⅱ级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疫苗,Ⅲ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Ⅰ,Ⅳ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分别在免疫前1天、免疫后第3天和第9天,测定各组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发现,试验Ⅱ组的鸡在ILT疫苗免疫后3天,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显著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后9天,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升高到正常水平;而Ⅲ和Ⅳ组,免疫后RBC-CR1花环率高于I组(P<0.01、P<0.05)。说明ILT疫苗免疫会引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短暂性降低;疫苗免疫的同时使用中药增强剂能够消除红细胞功能短暂性降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制剂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20只健康仔鸡,随机分成8组,每组15只。Ⅰ组为健康对照,Ⅱ组为接毒对照,Ⅲ~Ⅴ组分别是中药免疫对照(剂量为1%,2%,5%饲料添加),Ⅵ组为疫苗应用对照组,Ⅶ组为中药预防对照组,Ⅷ组为疫苗与中药共同免疫,再接种禽流感病毒,中药应用剂量与方法同Ⅲ组。分别在免疫前1天、免疫后第三天、攻毒后第二天,按郭峰法测定各组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试验表明:Ⅱ组攻毒后三天,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显著降低,相对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Ⅵ组在疫苗免疫后第三天,红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短暂性降低,但在第九天恢复正常。Ⅶ组中药预防组虽然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降低,相对Ⅰ组(正常对照组)差别不显著,且在第九天,升高到正常水平。Ⅷ组疫苗与中药同时应用,该复方制剂能消除红细胞免疫功能短暂性降低的不良反应。Ⅲ~Ⅴ组(免疫增强组)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相对Ⅰ组(正常对照组)差别显著,与其他组差别极显著。结论:接种AIV后会引起鸡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该中药复方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且能消除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选择120只健康仔鸡,随机分成8组,每组15只。Ⅰ组为健康对照,Ⅱ组为接毒对照,Ⅲ-Ⅴ组分别是中药免疫对照(剂量为1%,2%,5%饲料添加),Ⅵ组为疫苗应用对照组,Ⅶ组为中药预防对照组,Ⅷ组为疫苗与中药共同免疫,再接种禽流感病毒,中药应用剂量与方法同Ⅲ组。分别在免疫前1天、免疫后第三天、攻毒后第二天,按郭峰法测定各组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试验表明:Ⅱ组攻毒后三天,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显著降低,相对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Ⅵ组在疫苗免疫后第三天,红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短暂性降低,但在第九天恢复正常。Ⅵ组中药预防组虽然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降低,相对Ⅰ组(正常对照组)差别不显著,且在第九天,升高到正常水平。Ⅷ组疫苗与中药同时应用,该复方制剂能消除红细胞免疫功能短暂性降低的不良反应。Ⅲ~Ⅴ组(免疫增强组)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相对Ⅰ组(正常对照组)差别显著,与其他组差别极显著。结论:接种AIV后会引起鸡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该中药复方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且能消除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多糖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多糖、黄芪多糖(APS)、当归多糖(ASP)及淫羊藿多糖(EPS)对正常罗曼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60羽1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13组,每组20羽。分别于1日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及中药复方多糖、APS、ASP、EPS,连续注射7d,于7、14、21、28、35、42、49、56日龄采血,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中药复方多糖、APS、ASP、EPS后,各试验组红细胞-Gb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明显升高。中药复方多糖红细胞-C3b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显著高于其他多糖组。中药复方多糖、APS、ASP、EPS均可提高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其中以中药复方多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中药"肠宁"对大肠杆菌不同菌株的抑菌及PAE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宁”为新研制的用于防治犊牛腹泻的中药复方制剂,针对不同症状,分为方剂Ⅰ和方剂Ⅱ.经药效学试验证明方剂Ⅰ和方剂Ⅱ均可明显的抑制家兔和小鼠的肠蠕动,并具有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为了解中药“肠宁”方剂Ⅰ和方剂Ⅱ对大肠杆菌不同菌株有无抑菌及PAE作用,进行此项试验,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复方中药制剂“沙大净”口服液对蛋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5周龄的海兰白蛋鸡80羽,随机分成4组:1%“沙大净”组、0.5%“沙大净”组、0.25%“沙大净”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沙大净”组、0.5%“沙大净”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沙大净”对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硒中毒对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硒对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了亚慢性硒中毒猪全血硒含量,全血GSH—PX活性,红细胞C3bR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及血清RCIA促进率和抑制率。结果显示加硒组猪红细胞硒含量和血清RCIA花环仰制率明显提高,而红细胞C3bR花环率和血清RCIA花环促进率下降,GSH—PX活性和红细胞IC花环率无明显影响。表明过量硒使红细胞膜表面的C3bR数量明显减少,导致机体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水平的影响,选择健康奶牛20头作为试验对象,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连续给药7d,测定奶牛的Ea花环形成率、EAC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和IC花环形成率。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和对照组相比,其免疫机能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白细胞吞噬率及人工感染死亡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并比较了非特异免疫复合制剂与单一非特异免疫物质对德国镜鲤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投喂复合免疫制剂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率均高于单一非特异免疫物质试验组(P<0.05)及对照组(P<0.05),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感染死亡率则低于单一非特异性免疫物质试验组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旨在研究用阿胶复合中药制剂对817系雏鸡免疫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7日龄的雏鸡8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立健康鸡对照组。实验组每日添加中药复合制剂10ml。两组分别于14天、21天、28天进行屠宰前空腹体重、免疫器官的比重以及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指数的检测,测定了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该试验研究的中药复合制剂可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有效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实验组红细胞花环率显著提高,该复合制剂对脾脏有促进作用,对胸腺、法氏囊先抑制后促进。血液中常规指标如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等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姬松茸多糖对鸡疫苗免疫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试验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用新城疫Ⅳ冻干苗及新城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Ⅱ组和Ⅲ组同样进行免疫,同时分别灌服0.6%和3%的姬松茸多糖灭菌溶液1 ml/只,连续3 d.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的第4、11、18 d,分别检测ND抗体效价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结果:Ⅱ组和Ⅲ组的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4 d至第18 d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在免疫后第4 d和第18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Ⅱ组在免疫后第4d红细胞花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而Ⅲ组在免疫后第11d红细胞花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姬松茸多糖具有提高鸡疫苗免疫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铜缺乏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阐明铜缺乏奶牛免疫机制的变化特征及补铜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选择缺铜地区全血铜低于NRC有(0.8mg/kg)但无明显摇摆症状的犊牛25头作为亚临床铜缺乏组;并对其中15头进行补铜试验9饲料中添加硫酸铜100mg/kg干重),以15头临床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分别于40d及80d采集血样并检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血清总IgG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计数、ANAE-T^ 阳性细胞计数、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血清红细胞粘附促进率(ERIR)及抑制率(ERER)。结果表明,发病组及亚临床组奶牛血清CIC含量、红细胞IC花环率及血清粘附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清中IgG含量、ANAE-T^ 计数值、外周血淋巴亚群T值、C3b受体花环率及血清红细胞粘附促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补铜后40d亚临床组奶牛血清CIC含量及红细胞IC花环率显著低于补铜前,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值、C3b受体花环率显著高于补铜前(P<0.05)。在补铜后80d,亚临床组奶年血清CIC含量、红细胞IC花环率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血清中IgG含量、ANAE-T^ 计数值及C3b受体花环率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铜缺乏能够抑制奶牛的免疫机制,补铜能使其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由熟地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NIB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将雏鸡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攻毒对照组,复方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于给药后3、6、9、14、19 d采集血样,测定RBC-CR1花环率与RBC-IC花环率。结果显示,该复方中药可以使人工感染NIB雏鸡RBC-CR1花环率显著回升,并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使人工感染NIB雏鸡RBC-IC花环率显著升高,然后再恢复到正常水平。该复方中药的作用呈现剂量效应。该复方中药可以提高人工感染NIB雏鸡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日粮铜含量(mg/kg)分别为12.16(对照组)、580(Ⅰ组)和1050(Ⅱ组)观察七周。实验观察铜含量对雏鸭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两观察组雏鸭红细胞C3bRR花环率和ICR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损,1~7周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ICR花环率1~7周龄与对照组比较除2周龄外差异显红细胞变形、变性,大小不等。结果发现C3bRR花环率和ICR花环率的降低与过量铜中毒引起红细胞的病理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肠宁是以黄芪、甘草、白术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动物腹泻症。肠宁中不乏含有多种免疫有效成分——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本实验通过免疫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了肠宁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鸡ILT疫苗免疫和强毒攻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选择健康仔鸡 70只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10只。 1组为健康对照组 (不免疫、不攻毒 ) ,2~ 4组为不同处理的免疫试验组。在试验仔鸡 45日龄时 ,2组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疫苗 ,3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Ⅰ ,4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Ⅱ。 5、6组为非免疫试验组。在仔鸡 5 2日龄时 ,5组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Ⅰ ,6组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Ⅱ。 7组为单纯强毒攻击组。 5 5日龄时 ,2~ 7组全部用ILT强毒 (EID50 =10 -5 33/ 0 1ml)攻击。结果显示 :试验 2组在免疫后 3d ,RBC -CRl和RBC -IC花环率显著降低 ,免疫后第 9d ,上述两个花环率恢复到正常值。试验 3、4组 ,RBC -CRl和RBC -IC花环率在免疫后升高 ,且高于 1组和 2组。强毒攻击后 5d、10d ,试验 2~ 6组 ,RBC -CRl、RBC -IC花环率仍然保持在攻毒前的水平。 7组的RBC -CRl和RBC -IC花环率显著降低 ,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攻毒后第 10d(试验 2、3、4组免疫后 2 0d) ,体内ILT抗体检测结果为 ,试验 1组ILT抗体全部阴性 ,其他试验组的ILT抗体效价为 :2组、3组、7组为 1∶8;4组、5组为 1∶32 ;6组为 1∶2 5 6。说明ILT疫苗免疫或强毒攻击 ,均会引起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中药免疫增强剂能够消除I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