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口蹄疫LPB-ELISA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符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大小反映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其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和病毒感染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quid phase block ELISA, LPB-ELISA)是一种通过ELISA检测抗体滴度的方法,因此研究LPB-ELISA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的关系对疫苗评价和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采集的90份牛血清进行了中和试验和LPB-ELISA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抗体滴度和LPB-ELISA抗体滴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2,但是试验证明有41%中和抗体阴性样品会被LPB-ELISA检测为阳性,通过改变LPB-ELISA的阳性判断标准,采用抑制率>0.7的抗体滴度计算方法和1/8判定标准,可以使改进的LPB-ELISA的计算结果和中和试验结果更好的符合,降低假阳性率,使LPB-ELISA更适合进行口蹄疫血清学监测和普查。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进行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疫苗研制,本试验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原含量和免疫效果的关系研究。试验中提取了口蹄疫疫苗中的主要免疫原、沉降系数为146S的口蹄疫完全病毒颗粒,分不同剂量免疫豚鼠,分别采集1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血清,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研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当免疫的口蹄疫病毒颗粒含量大于1.5 μg 时,增加免疫量不能增加中和抗体滴度,当免疫量大于7.5 μg时,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该研究结果对于开发口蹄疫疫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迅速、准确检测口蹄疫阴性血清和阳性血清,确立O型口蹄疫抗体金标检测试纸条的判定标准。通过3批次O型口蹄疫抗体金标检测试纸条,对180份猪、牛、羊口蹄疫阴性血清,197份猪、牛O型口蹄疫弱阳性血清,317份猪、牛、羊O型口蹄疫阳性血清,223份牛Asia 1、A型口蹄疫阳性血清,600份田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同时用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和O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2种方法检测相同的血清样品。对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将试纸条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显色情况与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滴度相比较。确立了试纸条的诊断标准:试纸条抗体滴度1∶2-为口蹄疫抗体阴性;试纸条抗体滴度1∶8+为O型口蹄疫阳性血清。根据试纸条的显色结果与液相阻断ELISA的结果的关系,绘制了比色卡。试纸条的判定标准检测血清结果与液相阻断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试纸条与液相阻断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相关性分别为y=1.142x+0.7421,y=1.1845x+0.8623;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21和0.9033。结果显示,O型口蹄疫抗体金标检测试纸条的判定标准的确立和比色卡的绘制,实现半定量分析,更加迅速、准确,适于实验室、基层兽医站和养殖场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和抗体滴度检测口蹄疫疫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口蹄疫(FMD)疫苗中和抗体滴度和保护率之间的数学关系,以对疫苗的效力进行评价.通过33头牛的攻毒实验数据和病毒微量中和实验的数据获得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准确率为87.87%,通过3个批次45头牛疫苗效力实验的结果.将该回归方程和其他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该回归方程和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法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研究表明用中和抗体滴度来进行牛疫苗效果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当前犬瘟热疫苗及免疫程序的在水貂的免疫效果,该研究在6个水貂养殖场,随机对CD疫苗免疫接种后55~60d的水貂进行心脏采血,共采集、制备84份血清。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测定84份水貂血清中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只有1份水貂血清中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为94,占1.2%,其余83份血清样品中的抗CDV中和抗体滴度小于10,达98.8%。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建立的口蹄疫固相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olid phase competition ELISA,SPC-ELISA)方法与传统的中和试验(VNT)和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quid phase block ELISA,LPB-ELISA)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野外采集的不同种类的猪、牛和牦牛共94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O型口蹄疫病毒SPC-ELISA、LPB-ELISA和VNT检测,并分别比较3种方法的符合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建立的O型口蹄疫病毒SPC-ELISA方法与VNT 具有很好的符合率,达88.3%,其中,猪和牦牛血清符合率高达90%和89.5%,阳性检出率为91.2%比LPB-ELISA更符合VNT,因此建立的SPC-ELISA方法比LPB-ELISA方法更符合VNT。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和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两种方法对经过口蹄疫O型免疫的80份猪血清、60份牛血清、50份羊血清进行了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的对比试验。IHA试验猪合格80份,合格率100%;牛合格60份,合格率100%;羊合格50份,合格率100%;总体合格率100%。LPB-ELISA试验猪合格75份,合格率93.75%。牛合格60份,合格率100%;羊合格47份,合格率94%;总体合格率95.79%。试验结果表明,IHA方法检测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比LPB-ELISA方法高,两者符合率95.79%,具体哪种方法更准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口蹄疫病毒A型竞争ELISA(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前景,对2017年从福建省三明市采集的336份黄牛、奶牛、羊和猪血清样品,用A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2份黄牛血清、92份羊血清、92份猪血清、60份奶牛血清的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04%、11.96%、20.65%、86.67%。从上述4种血清中,各挑选10份血清(阴性、阳性各5份)共40份,采用口蹄疫病毒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ELISA检测为阳性的20份血清中,用LPB-ELISA检出阳性19份;cELISA检测为阴性的20份血清中,用LPB-ELISA检出阴性17份;两种方法的κ值为0.8,总符合率为90.00%。结果表明,A型cELISA试剂盒与LPB-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和一致性均较高,可用于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重组白细胞介素-2提高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观察了重组IL-2对经产母猪和育成母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其中对经产母猪的试验结果显示,重组IL-2和口蹄疫疫苗一起免疫57天后平均间接血凝抗体滴度可以达到1∶3018.1,而不注射重组IL-2的对照组平均间接血凝抗体滴度1∶1955.6,两组中所有抗体滴度均大于1∶64;对育成母猪的试验显示类似结果:重组IL-2和口蹄疫疫苗一起免疫55天后平均间接血凝抗体滴度可以达到1∶1361.8,且抗体滴度均大于1∶64,而对照组平均抗体滴度为1∶855.4,且其中抗体滴度小于1∶64的占7.1%。说明重组IL-2可以显著提高经产母猪和育成母猪口蹄疫疫苗的抗体滴度水平,同时也可提高育成母猪口蹄疫抗体整齐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前水貂病毒性肠炎疫苗及免疫程序的在水貂的免疫效果,该研究在6个水貂养殖场,随机对MEV疫苗免疫接种后55~60d的水貂进行心脏采血,共采集、制备84份血清。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测定84份水貂血清中抗MEV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抗MEV中和抗体滴度大于10的共10份血清,仅占11.9%,其中1份效价为56,1份效价为28,1份效价为21,6份效价为14,1份效价为12,其余74份水貂血清中的抗MEV中和抗体滴度均小于10,达88.1%。当前水貂MEV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很差,是造成在水貂养殖过程中MEV流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制定科学水貂MEV疫苗免疫接种程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8份猪血清样本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采用IHA方法,以抗体滴度≥5为判定标准时,其抗体合格率为79.3%;以抗体滴度≥7为判定标准时,其抗体合格率为55.1%。而采用ELISA方法的抗体合格率为55.6%,与前者差异极显著,与后者差异不显著。说明采用IHA方法与ELISA方法的差异大小,与采用不同的抗体合格判定标准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2020年新疆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本研究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方法对采集的469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06%(413/469)。不同类别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均达到85.00%以上。结果表明,8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均达到国家标准(70%),但1个规模化猪场阳性率仅为56.70%,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的口蹄疫疫苗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率的相关性,使用O型液相阻断ELISA、正向间接血凝试验、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三种检测方法对免疫不同类型O型口蹄疫疫苗的60头猪进行血清抗体跟踪测定,免疫21 d后,分别用OZK/93和O/(XJ/10-11/MYA/98)毒株进行攻毒保护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0型液相阻断EL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5;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效价以及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法测定的S/P值与攻毒保护率之间均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试验表明,O型液相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可作为田间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将试验用鸡分为两A、B两组,A组用左旋咪唑和新城疫Lasota疫苗处理,B组只用新城LaSota疫苗处理,并按常规在7日龄和28日龄分别进行两次免疫,于处理后第14、21、35、42天用HA和HI实验检测抗体滴度,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免疫后,14、21日龄A、B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26.1、25.6、60.5、61.0,统计处理表明,A组抗体滴度比B组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t<0.796,0.794)。第二次免疫后35、42日龄A、B组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21.6、221.2、267.3、266.3,统计处理表明,A组抗体滴度比B组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t<0.864,0.714)  相似文献   

15.
使用国产的4种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VP1-ELISA)、猪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LB-ELISA)、猪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猪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O-ELISA)同时检测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后的50份血清样品,阳性率分别为98.0%、94.0%、54.0%、90.0%。同时使用农业部规定的3种试剂盒分别检测20份血清样品的抗体滴度发现,VP1-ELISA试剂盒和LB-ELISA试剂盒阳性符合率为95%,平均抗体滴度相差0.7,与IHA试剂盒符合率为55%,平均抗体滴度相差3.8,故LB-ELISA试剂盒可以用来评价合成肽疫苗免疫的抗体,而IHA试剂盒不能用来检测合成肽疫苗免疫的抗体。  相似文献   

16.
用140只4—11周龄的幼犬研究了活的、致弱的、同源的犬细小病毒(CPV)苗的作用。用血凝抑制试验和标准的ELISA试验测定出在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疫苗诱发血清学应答的能力与剂量(感染滴度)相关。当剂量为10~(7·0)TCID_(50)时试验疫苗对血凝抑制抗体滴度≤8、16、32和>32的犬血清阳转反应率分别为95%、89%、82%和44%。就可变性和科学性而言,标准ELISA似乎比血凝抑制试验要好,尤其当感染滴度低时。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病原体,常引起流产和呼吸道感染等综合征,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gB作为IBRV中最保守的抗原蛋白,是IBRV诊断的重要靶蛋白。为探究牛gB–ELISA抗体水平与VNT效价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阻断ELISA和VNT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某一牛场50份血清进行IBRV gB ELISA抗体检测和中和抗体测定。gB ELISA结果显示,阳性血清19份,阴性血清31份;中和抗体结果阳性17份,阴性33份。通过统计学相关系数分析,gB抗体阻断率和中和抗体效价值的相关系数为1.0,从而说明IBRV gB 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呈较强的正相关。本研究为使用IBRV gB ELISA抗体水平评估牛群中IBRV抗体保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肉兔体内猪瘟抗体滴度对猪瘟定型热比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法对肉兔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选用猪瘟抗体滴度≥1∶4( )的试验兔9群686只、0~1∶2( )试验兔2群328只。每只兔注射含4000个发热单位的猪瘟兔化弱毒(脾毒乳浆液)。结果表明猪瘟抗体滴度≥1∶4( )的试验兔定型热比率加权平均值为63.3%、0~1∶2( )试验兔定型热比率加权平均值96.3%,差异极显著。以4个兔场12511只肉兔作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无猪瘟抗体试验兔(占94.8%)的平均定型热比率为88.6%;猪瘟抗体滴度≥1∶4( )试验兔(占56.7%)定型热比率为79.1%。  相似文献   

19.
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相阻断ELISA(Liquid phase blocking ELISA,LPB-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T)2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规模化饲养猪群仔猪的口蹄疫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传递途径、消长规律、母/仔代特异抗体相关性及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血清学方法均没有从未吸吮初乳的新生仔猪中检出特异抗体;在吸吮初乳后的仔猪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并于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升至峰值,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呈明显的线性下降,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0~20d,至45~60日龄母源抗体效价降至不完全保护带(lgX<1.8)或更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体特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抗体水平检测发现,仔猪体内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应答具有明显或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已成为现代动物疫病防控科学评价动物免疫接种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向间接血凝试验通常只用于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该方法主要利用口蹄疫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口蹄疫抗体或判定抗体滴度能否达到免疫保护标准。液相阻断ELISA适用于O型、亚洲I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其操作较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相对繁琐,但该方法精准性和稳定性高,既能评价口蹄疫免疫情况,又能检测口蹄疫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