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面积的30%以上,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来源。我区以春玉米为主,双三尺(1尺=33.3cm,下同)或双六尺预留行套作为主要种植模式。3月中下旬育苗移栽或直播,  相似文献   

2.
<正>洋芋/玉米窄厢套作种植,是四川省射洪县近年探索总结出来的旱地作物高产高效套作种植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冬季种植洋芋,春季在洋芋宽行套作春玉米,实现洋芋、玉米双高产,比"双三O"(1尺=33cm,下同)洋芋/玉米宽厢套作种植模式,扩大了洋芋种植播幅,实现了洋芋产量翻番,因而深受农民欢迎。其技术要点是:一、选择好适宜品种洋芋/玉米套作种植,洋芋种植在前,不会受玉米荫蔽,因此,玉米品种选择主要是看其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  相似文献   

3.
带宽与播种方式对南麦30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小麦新品种南麦302在生产上的种植模式,在川东北丘陵旱地用双因素试验研究了带宽和播种方 式对南麦302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宽和播种方式对南麦302产量均有影响.带宽对产量影响极显著,以“双 三尺”产量最高,但“双三尺”、“双四尺”垒厢、“双四尺”不垒厢、“双五尺”4种带宽产量差异不显著.播种方式对 产量影响也极显著,以窝播产量最高.播种方式和带宽的互作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因此,在川东北丘陵旱地套作 种植小麦新品种南麦302,应选择带宽“双三尺”、“双四尺”垒厢、“双四尺”不垒厢、“双五尺”窝播这4种模式为 高产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2年四川省示范推广旱地"双六尺"(1尺=33cm,下同)中厢带植以来,我市农牧业局科技人员在规范旱地行比的同时,在麦//玉//苕、粮菜间套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旱地多熟制,在粮食不减的情况下,努力挖掘旱地增收潜力,以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经过多年试验示范,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市特点的比较成熟的两种旱地增产增收主要模式,即"麦//玉//豆//豆//菜"——"吨粮五千元钱"、"玉米+三熟莴笋"——"千斤粮万元钱",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庆阳市西峰区"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高效栽培模式,包括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地膜冬油菜栽培技术、一膜两年用免耕三茬大豆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为庆阳市西峰区"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迅速推动产业强县建设,阆中市在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以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结构、调品种、调品质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为主线,确保粮食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阆中市近几年探索旱地粮经复合高产高效规范化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的主要模式做一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一、川明参/小麦/玉米/短季蔬菜粮药套作一年四熟模式1.茬口衔接"双六尺"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夏花生、油菜轮作"双油"种植模式的技术优势、产量效益优势,及油菜、花生高产高效种植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针对冬小麦撒播、带状播种和小麦/玉米间套作三种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形成了冬小麦带状撒播间套春、夏玉米"一年三作"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冬小麦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带状撒播种植模式,能进一步提高产量;合理利用空间进行间套春、夏玉米,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种间互补优势,加强田间管理,是实现小麦、玉米双丰收,粮食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我省川南地区晚秋光热资源,将传统的"双三○"(1尺=33cm,下同)麦/玉/苕旱地种植模式改进为新型的"双一八"麦/粱一粱(即小麦/高梁-再生高粱)种植,既可增加复种指数,改善作物群体结构,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又可"提早头季高粱的播栽时间,达到趋利避害和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始,成都市连续实施了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项目,郫县在亩"年产千斤粮,产值万元钱"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结合农户生产实际,积极探索总结,集成了适宜郫县环境条件的稻—菜—菜粮经产业生产模式及关键技术。一、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一)生产模式通过科学的水旱轮作,实现一年三熟,大春种植水稻稳粮,小春、早春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是利用水稻秸秆在稻田里种植大球盖菇、实现"一地双收"的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是近年来上海市发展循环农业,助推农民增收、农业致富的新途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对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及生产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了棉花高密度栽培试验,其目的是探索在目前一般栽培条件下,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高密植限度以及高度密植后棉株的生育表现和生产力。密度分一、二、三、四、五、七、十万七种,种植方式为大小壠和带状种植。大壠二尺四、小壠一尺,大壠二尺、小壠八十,大壠一尺五寸小壠五寸三种;带状种植,畦长一百尺,宽三  相似文献   

13.
豫东地区菜农通过采用双膜覆盖,很好地改善了棚室蔬菜生长环境,创新推广了"一年三茬"新型种植模式,结合先进的配套技术,成为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效益显著提升。本文以"春马铃薯夏蕃茄秋延迟芹菜"模式为例,介绍"一年多茬"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尤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在"三创"视角下,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双融合、双精准、一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平台、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1麦棉套作一年两熟双丰种植技术及其优点为了缓解冀南地区粮棉争地矛盾,促进棉花、小麦双丰收,近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研究出了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合理安排种植模式为基础,选择适宜的棉花和小麦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改进机械设备,突破了以往阻碍棉麦套种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了农田生产"两高一低"、"三增五减"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小麦、花生、玉米复合群体"三八"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品种更新、技术进步,农技人员在传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沟播小麦套种地膜花生复种夏玉米复合群体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小麦花生玉米三作单产均可达到400kg以上水平,群众俗称"三八"模式。该模式集中体现了旱作农业单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塑造了理想的复合群体,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土资源,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武山西梁模式",即武山县旱作农业两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是指在海拔1 500~1 850 m的浅中山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正茬及复种豆角、原膜二次利用点播油菜、小麦等作物于一体、粮油菜、粮粮菜、菜油菜两年三熟综合协调发展的高产高效旱作农业种植模式。本文以武山为例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以浅丘的自然农业生态条件为基础,优化旱地三熟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比较旱三熟"麦—玉—豆"与"麦—玉—苕"种植模式以及"麦—玉—豆"在不同带植模式下的产量与效益,得出旱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配套"双三〇"带植在浅丘多熟制上优势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以浅丘的自然农业生态条件为基础,优化旱地三熟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比较旱三熟"麦—玉—豆"与"麦—玉—苕"种植模式以及"麦—玉—豆"在不同带植模式下的产量与效益,得出旱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配套"双三〇"带植在浅丘多熟制上优势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农民种地投入,增加土地复种指数。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与一膜两年用技术的基础上,又自主创新了一膜两年用免耕三茬种植技术。该模式比以往种植模式每亩增收913元,经济增效明显,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