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14~2022年进入“鱼凫杯”优质稻米品鉴活动参评环节的224个杂交籼稻品种的米质主要指标、稻米外观评价指标、米饭感官评价指标进行统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年份间优质稻品质的变化趋势和整体米质情况。结果表明,四川优质稻米,以细长为优的特征明显,稻米胶稠度在品种间差异不大,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趋向稳定在17%以内。“整体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黄粒米”“垩白度”“米饭的颜色”等指标更容易在不同品种间产生差异,而“互混率”“饭粒完整性”“米饭的粘性”等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杂质、不完善粒、黄粒米、碎米和垩白度等指标可作为四川优质稻进一步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洪泽区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肩挑两湖(东临白马湖、西依洪泽湖)。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清洁的资源优势,推广应用优质食味稻米清洁高效机插精确生产技术,强化“洪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洪泽大米”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成功打造了一批有机绿色稻米基地、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地理标志及省级“味稻小镇”,荣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江苏好大米”特等奖等殊荣。  相似文献   

3.
信阳市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阳水稻年种植面积30万hm^2以上,占信阳粮食播种面积的50%,总产25亿kg,占信阳粮食总产的70%,在全省水稻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阳稻区在生态上既属于“华南、华中巾籼型”,又属于“华北、华中中粳型”,是典型籼粳交叉地带。既是河南中籼稻的集中产区,又有发展中粳稻的有利条件,中籼稻的单产和品质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生产成本在全国属于中低水平,加之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稻米生产有助于提高信阳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信阳优质米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选育出豫籼3号、香宝3号、青二籼、特糯2072、特优2035、两优培粳、信杂粳1号等优质稻品种,引进了两优培九、丰优香占、D优68、D优527等优质稻品种在全市推广。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主要优质稻米质性状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2-1994年在广东省种植的37个优质稻品种的11项米质性状的分析表明,我省优质稻的主要米质性状达到农业部部颁标准“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的品种数:加工品质占总数的24.3-56.85%,垩白率占43.2%,粒型占70.3%,直链淀粉占35.1%,胶稠度占45.9%,碱消值占1005。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业部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的品质标准,对福建龙岩市新罗区近几年引进(选育)的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优质稻的特点,提出了发展优质稻的以下对策:选择适宜水稻生长的生态环境、选择优质高产良种、优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浅谈浅丘陵地区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稻米的要求已从数量温饱型向质量保健型转变。目前,发展优质稻已成为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稻区农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优质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加工型、饲料型等。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稻是指食用型优质稻。食用型优质稻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适中,口感好,冷不回生,有香味等,但也因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异。据生产实践,现就食用型优质稻的品种选择、适宜播期、培育壮秧、大田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要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邓丹 《广西农学报》2011,26(5):84-86
近几年来桂林优质稻发展迅速,优质稻品种数量增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稻米品质整体上升,供求关系和谐,稻米加工企业健康成长,优质稻已成为桂林市优势农业产品。促进桂林优质稻可持续发展,要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优质稻,提高优质稻性价比,稳定优质稻发展;推广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确保优质米的品质;稻米加工企业与农户一体化;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2个优质稻品种在陕西汉中的种植情况,通过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抗倒性、稻米品质和产量的表现,综合分析其在汉中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稻米品质情况,提出合理生产栽培建议,为优质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省发展优质稻生产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我省优质稻米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把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是发展优质稻生产的必经之路。搞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的基础。选择优质品种是前提,完善优质稻品种配套技术是保证米质的关键,先进的加工技术是提高优质米商品性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优质稻和优质稻米是2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优质稻是稻米品质达到国家或省颁优质稻品种标准,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水稻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道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而稻米又是该县城乡人民的主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为此,道真县政府把发展优质稻生产纳入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筛选适宜于道真县种植的优质稻品种,并掌握其生育特性,为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于2003年在道真县的玉溪、三桥两镇设置了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要求已从数量温饱型向质量保健型转变。目前,发展优质稻已成为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稻区农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优质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加工型、饲料型等,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稻是指食用型优质稻。食用型优质稻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适中,口感好,冷不回生,有香味等,也因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异。据生产实践,现就食用型优质稻的米质性状、要求、影响因素及如何种好优质稻等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德昌县优质稻生产现状的浅析,提出应从合理选用良种,增穗、增粒提高单产,加强田管,适时收获,科学晾晒方面来提高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湖南在优质稻种资源收集、引进、评价、利用,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米标准研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成就、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收集、评价、保存了湖南地方稻种资源5000多份,国外稻种资源1000多份;育成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120个,其中中档优质稻品种103个,高档优质稻品种17个,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8个,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115个;针对优质稻品种库容小、生物学产量低等特点,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生物学产量、高库容量、高经济系数、少农药污染的“三高一少”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正进一步收集、引进、利用耐热、抗病优质稻种资源、野生稻有利基因;研究稻米重金属及化学残留物的检测技术;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产量潜力、抗病虫性及稻米品质,改良现有不育系、恢复系、常规水稻品种;研究优质稻合理的时空布局与生态区划,采用全程监控技术,进行洁净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现状,指出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存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差、产业带起步晚、优质稻品种单一、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农业、科研和粮食部门的合作,提高各部门对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性;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化多元模式并存;研发优质专用稻米品种,实现优质品种多元化发展;提高稻米品质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稻米及副产品复合增值;以科技创新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开发,把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不断推向新高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G优26、D优95、Ⅱ优26、D优26、协代26等6326系列组合皆属中迟熟籼型杂交水稻.丰产潜力大,比汕优63增产3.0%-18.0%.抗猪瘟病.D优95、Ⅱ优26、协代26属优质米杂交水稻.其中D优95在1912年被四川省农牧厅评为首届”稻香杯”优质稻米,荣获优质米奖.6326系列组合在四川、云南、陕西等省试种、示范4万多公顷。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加快永胜县优质稻生产,努力提高种粮效益,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现就发展永胜县优质稻生产的思路与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D优6号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及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承担省科技项目“优质稻与特种用稻的选育引进及应用研究”中,用D62A与菲恢6号配组育成的中籼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05006。1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优质大米的需求愈加关注,质差稻米被市场冷落,质优稻米日渐主导市场,使优质稻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群众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需求也不断增加。但近年来生产实践表明,优质稻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优质稻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生产者的种粮效益难以提高。原因是除缺乏优良品种外,优质稻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几年来对山区优质玉米开发技术的研究表明,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品种,但与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稻米加工工艺也密切相关。因此在山区要生产优质稻米,除选用优质稻品种,还要选择土壤、水、光照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并通过改善栽培技术和提高稻米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