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具有知识产权的3个杉木优良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分析铝胁迫下不同杉木优良无性系质膜透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铝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间相对电导率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变化存在差异。低浓度胁迫条件下,不同无性系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或胁迫浓度的增加,各无性系均体现铝毒症状。以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待测的3个杉木无性系耐铝能力表现为杉木03〉杉木02〉杉木0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海水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甜瓜种子对盐的耐受能力,为筛选培育耐盐甜瓜品种,利用海水资源及滩涂地奠定基础。【方法】以7种种植广泛的优良甜瓜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海水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结果】低浓度海水可以促进金蜜六号和红酥脆品种甜瓜种子萌发。较高浓度海水胁迫对甜瓜种子的发芽能力有抑制作用,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不同品种甜瓜种子的耐盐性不同,综合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4个指标来看,金蜜六号为最耐盐品种,西州密17号为最不耐盐品种。【结论】金蜜六号甜瓜种子耐盐性较好,可在盐胁迫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培养皿试验,探究了7个不同浓度铝离子胁迫对3个芦笋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离子浓度对3个芦笋品种种子的相对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鲜重影响显著,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对胚根毒害指数和胚芽毒害指数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以胚根毒害指数下降到50%时的铝离子浓度为种子耐铝的临界浓度,求得井冈红、井冈111和京绿芦1号的耐铝临界浓度分别为512.70、604.07、507.55 mg/L。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延续物种、扩大种群生态位空间的生命载体。为探讨不同家系杉木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性差异,对杉木种子园10个杉木半同胞家系种子的种子大小、萌发特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杉木半同胞家系的种子大小及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供试家系杉木种子发芽率随时间的变化呈“S”型增长,各杉木家系这种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不同家系种子发芽的均匀性及同步程度有明显差异。23号的杉木家系种子发芽率高于50%,36号小于20%,20号小于30%,大部分杉木家系种子发芽率在30%-40%之间。不同家系杉木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种子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以种子发芽特性为依据,10个家系杉木种子可分为速萌型、稳定型、正态型、延迟速萌型4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铝浓度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品种浙春3号和华春18为材料,设置不同铝浓度处理,研究了铝对这2个大豆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铝降低了种子质膜透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铝则对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2个大豆品种对铝的敏感度以及耐铝性都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20份柱花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铝处理对柱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浓度下柱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种子根耐受指数间存在差异显著,部分柱花草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也有部分柱花草在高铝胁迫下反而促进了发芽.  相似文献   

7.
南益丽  陈利  刘鹏  张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88-5789,5827
以荞麦品种东阳荞麦、高荞三号、内蒙古产小白花、沈阳荞麦和依额苦荞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铝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铝处理能够促进荞麦种子萌发,增大荞麦的鲜重、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降低荞麦的质膜透性;5个荞麦品种对铝的敏感度以及耐铝性不同,其中东阳荞麦和高荞三号是为较耐铝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国外引进的白桦种子进行耐盐发芽特性试验,用0、0.2%、0.4%、0.6%、0.8%、1.0% NaHCO3溶液对25个家系的白桦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HCO3浓度的升高,各家系白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家系种子的萌发对NaHCO3胁迫反应不同.从试验分析结果上看,2、4、6、10、14、16、20、24、25号家系种子发芽比较好,耐盐性强于26号国内白桦和其他家系白桦种子.  相似文献   

9.
选择杉木种子园9个半同胞家系种子培育的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磷胁迫盆栽试验,从根系增生觅磷能力角度比较分析不同家系杉木幼苗在低磷胁迫下根系形态指标生长的差异,结合苗高、地径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具较强觅磷能力的杉木优良种质材料.结果表明:供磷处理和家系对杉木幼苗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而对苗高、地径、根长和根表面积的影响无明显交互作用.从单个因素来看,家系对杉木苗高、地径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供磷处理对根系指标和地径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而对苗高的影响不显著.轻度与重度磷胁迫下,杉木家系地径增量比正常供磷处理显著降低22.9%和25.4%,且这两种低磷胁迫处理均明显促进根长、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增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磷环境中, 25号、20号和41号家系杉木根系觅磷能力较强,有利于对土壤磷斑块的觅食,从而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铝是酸性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和生产力的关键元素。油菜作为世界三大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主要种植于长江以南区域,该区域铝毒害较为严重,油菜易受铝毒侵害,尤其是根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铝毒害逐渐成为限制我国油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对不同基因型油菜种质的铝毒胁迫耐受性进行评价,筛选出耐铝毒油菜种质,不仅可以减少和防止铝毒对油菜的危害,更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本研究改进了以往油菜种子萌发期铝毒胁迫抗性鉴定的方法,通过精准控制铝离子浓度,并结合根系扫描与分析系统,对210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质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鉴定萌发期铝毒胁迫抗性。[结果]铝毒胁迫显著抑制甘蓝型油菜幼苗根系生长,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的抑制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对铝毒胁迫下的油菜材料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根体积进行聚类分析,共将210份油菜品种分为耐铝型、铝敏感型和中间型3个等级,其中8个耐铝型品种,118个铝敏感型品种,剩下84个为中间型品种。[结论]耐铝型品种包括漕油2号、浙油17号、湖北白花油菜、黔油4号、盐油2号、WH-38、SWU75、Cubs root。本研...  相似文献   

11.
在能量50keV的条件下,将不同剂量的Fe+及Ti+注入杉木种子,观察离子束注入后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Fe+及Ti+注入对种子发芽有延迟效应,且发芽率随离子束注入剂量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离子束注入剂量对杉木主根初期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剂量Fe+的注入可使根长大幅度下降,即根长对Fe+的敏感程度更高;处理组与对照相比苗高均值相差不大,但个体上经Fe+处理的突变率高于Ti+处理,经离子注入处理组共有7株优势苗入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丙酮、乙酸乙酯、蒸馏水(2:2:1)混合提取腐解3个月后的杉木根化感物质,并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杉木根腐解3个月后.添加氨态N、硝态N素及不加N素处理的杉木根化感物质对种子发芽具有不同的效应。就弱杉性化感物质200 mg·kg~(-1)处理而言,NH_4Cl 100 g、NH_4Cl 50 g、NaNO_3 50 g处理的对杉木种子绝对发芽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NH_4Cl 50 g、NaNO_3100 g处理的对胚根长和胚轴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就极性化感物质200 mg·kg~(-1)处理而言,NH_4Cl 100 g和NaNO_3100 g处理的对绝对发芽率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NH_1Cl 100 g、NaNO_3 100 g和NaNO_3 50 g处理的对绝对发芽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添加氨态N和硝态N素处理的根极性化感物质对胚根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  相似文献   

13.
铝胁迫对决明属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种决明属植物(草决明、望江南、伞房决明)为材料,采用(Al2(SO4)3·18H2O)分析纯,设置5种不同铝浓度进行胁迫处理,以探究铝胁迫对3种决明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对3种决明属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随着铝浓度的增大,3种决明属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都受到抑制,并且随着铝浓度的加剧,各指标差异越显著,抑制作用越强。各指标下3种决明属种子的耐铝能力各异,草决明发芽迅速,发芽率较大,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随铝浓度的增加降幅较大,差异较显著;望江南发芽率低,发芽较慢,相对苗长和相对苗重与其他2种种子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相对苗重、相对根长、相对苗长的降幅较低;伞房决明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的降幅较低。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认为,3种决明属种子的耐铝胁迫的能力排序为草决明望江南伞房决明。  相似文献   

14.
人工栽培雷公藤醇提取物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醇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50mg/kg的雷公藤各器官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隆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34-37,106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开展子代测定,发掘杉木第2.5代种子园良种生产潜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家系间生长具有遗传差异,并受到中度或中度偏下遗传控制。以树高为指标开展早期选择具有可行性,但以材积为指标进行选择可获得更大遗传增益。从参试家系中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和63株优良单株,选择效果明显。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可作为杉木3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及杉木高世代育种遗传材料。同时,选择出4个生长不良家系作为第2.5代种子园中的伐除对象,以期提高种子园优良基因率。  相似文献   

16.
把在不同水平NH4Cl、NaNO3处理下分解6个月后的杉木桩化感物质应用于杉木种子发芽试验,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杉木桩弱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胚根长产生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轴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而杉木桩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和干物质量表现出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势、胚轴长和鲜物质量表现出抑制作用。5个处理相比,加NH4Cl分解的杉木桩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化感促进效应大于加NaNO3分解的,其中加100gNH4Cl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促进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以播娘蒿为受体,小麦和棉花为供体,采用人工培养箱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小麦和棉花不同部位(根、茎和叶)的不同浓度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上下胚轴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中随着小麦和棉花各部位水浸液浓度的上升,各处理的播娘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棉花茎和根水浸液处理对播娘蒿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小麦茎和根,两种作物叶片的抑制效应没有差异(P >0.05).小麦和棉花根、茎、叶水浸液处理下,播娘蒿幼苗上下胚轴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作物各器官对播娘蒿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强弱顺序均为茎>根>叶.综合效应比较而言,小麦各器官中茎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大于50,值为67.541,而棉花根和茎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均大于50,值分别为60.579,82.891.小麦茎和棉花根、茎中均存在着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物,其中棉花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小麦,对播娘蒿种子发芽抑制剂的研发具有一定价值,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小麦和棉花的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秦丽凤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6):1183-1188
[目的]建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杉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桂林市全州县15年生优良杉木单株基部或根部萌芽条的茎尖为外植体,筛选最佳HgCl2浸泡灭菌时间;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进行芽的诱导和增殖,以1/4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生长素或生长素组合进行生根培养,筛选适宜杉木组织培养和快繁的培养基.[结果]在改良培养基1/2MS+0.8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3 mg/L吲哚丁酸(IBA)中,杉木茎尖芽的诱导率达74.3%,平均芽长达2.3 cm;在改良培养基1/2MS+0.6 mg/L 6-BA+0.3 mg/L IBA中,杉木茎尖诱导芽的继代培养增殖倍数适中,增殖芽生长较快,有效苗数较多;在改良培养基1/4MS+0.5 mg/L IBA+1.0 mg/L ABT 6号生根粉中,杉木继代苗的生根率达90.7%.[结论]6-BA质量浓度是影响杉木外植体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新芽的萌发数量;IBA则主要影响新芽的生长速度.适宜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杉木组培苗生根,但质量浓度过高会抑制苗木生根.在实际生产中,以1/2MS+0.8 mg/L 6-BA+0.3 mg/L IBA为杉木茎尖芽诱导和生长的培养基、1/2MS+0.6 mg/L 6-BA+0.3 mg/L IBA为杉木茎尖诱导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4MS+0.5 mg/L IBA+1.0 mg/L ABT 6号生根粉为杉木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可实现杉木优良无性系规模化育苗.  相似文献   

19.
黑松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作为受体,研究了黑松根、叶、枝条、树皮以及林下凋落物和表土浸提液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各浸提液均可显著降低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度及生物量,对平均发芽速率及胚轴长度则无显著影响;叶浸提液和凋落物浸提液在浓度为0.1 g/ml时可显著降低其发芽势,随浓度降低,影响则不显著,其余各浸提液则对发芽势无显著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叶浸提液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树皮浸提液对胚根生长抑制作用最强,而根浸提液在最终的生物量上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铝对番茄的毒性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照云  马维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22-8123
[目的]探讨铝对番茄的毒害机理。[方法]以黑格尔87-5番茄为研究材料,用浓度分别为10、30、50、70、90、110mg/L的硫酸铝溶液处理番茄种子(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铝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芽率、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铝浓度为30mg/L时,对番茄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而对根长有抑制作用;而高浓度铝处理对两者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中浓度铝(50mg/L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