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四指马■(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泌尿系统胚后发育的一般规律,采用石蜡组织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50 dph (days post hatching)的四指马■泌尿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四指马■前肾小管在3 dph已经形成,中间分布少量未分化干细胞;至7 dph前肾小管刷状缘明显,泌尿机能增强;15 dph前肾小管继续分化,管壁细胞结构清晰;20 dph观察到少量前肾小管退化,泌尿机能开始衰退;前肾在发育过程中未观察到肾小体形成。中肾肾小管原基在7 dph开始形成;20~25 dph中肾早期肾小体和肾小管芽形成;30 dph肾小管数量剧增,亚成熟肾小体形成,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开始区分;45 dph第一近端小管和第二近端小管开始区分,至50 dph观察到成熟肾小体;中肾有较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分布,兼具造血、免疫及泌尿功能。中肾管为输尿管,始于中肾后端,并行向后合并膨大为输尿管膀胱。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泌尿系统胚后发育的一般规律,采用石蜡组织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50 dph(days post hatching)的四指马鲅泌尿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四指马鲅前肾小管在3 dph已经形成,中间分布少量未分化干细胞;至7 dph前肾小管刷状缘明显,泌尿机能增强;15 dph前肾小管继续分化,管壁细胞结构清晰;20 dph观察到少量前肾小管退化,泌尿机能开始衰退;前肾在发育过程中未观察到肾小体形成。中肾肾小管原基在7 dph开始形成;20~25 dph中肾早期肾小体和肾小管芽形成;30 dph肾小管数量剧增,亚成熟肾小体形成,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开始区分;45 dph第一近端小管和第二近端小管开始区分,至50 dph观察到成熟肾小体;中肾有较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分布,兼具造血、免疫及泌尿功能。中肾管为输尿管,始于中肾后端,并行向后合并膨大为输尿管膀胱。  相似文献   

3.
应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成体黄河鲤肾脏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试验结果显示,黄河鲤的肾脏包括头肾和中肾两部分.头肾实质中没有肾单位,主要由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构成,可观察到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和甲状腺滤泡;中肾实质中包含有肾小体、肾小管和拟淋巴组织,肾小体由鲍曼氏囊和与其相接触的血管球组成.肾小管由颈段、第...  相似文献   

4.
利用石蜡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肾脏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卵形鲳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5个部分。卵形鲳鲹肾小体长径平均70μm,短径平均40μm;比淡水鱼种类的肾小体直径要小。肾小管中第一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游离端具有丰富的微绒毛,并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应为重吸收的主要场所。而第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端微绒毛较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内壁均没有微绒毛,但三者均可见有较多的线粒体,表明它们仍具有一定的重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5.
用透射电镜和过氧化氢酶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尼罗罗非鱼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结果表明,上皮细胞中的过氧物酶体多为圆形,属无核样体类型,在小管的后段数目较多。靠近过氧化物酶体,有内质网和大量线粒体围绕。过氧化物酶体的界膜和基质与粗面内质网在结构上有连续。本文研究了罗非鱼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的超微结构特征,并对相关功能和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驼背鲈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肾脏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驼背鲈肾小体主要分布于肾脏组织背侧肾细胞集中的区域,肾脏组织腹侧主要分布有肾小管,这种分布区域性较强,提示驼背鲈的进化地位较为高等.根据驼背鲈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5个部分.驼背鲈肾小体长径平均55.0μm,短径平均45.8 μm.肾小囊中分布有较多的足细胞,足突发达,对于原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肾小管超微结构显示,第二近曲小管重吸收作用最强.驼背鲈肾脏的组织学研究结果为开展其泌尿功能及渗透调节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鲮鱼、黄鳝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中,光镜下常见到被伊红染成淡红色的粗大圆形颗粒,称为嗜伊红颗粒。我们在尼罗罗非鱼的肾组织研究中,也见到同样颗粒。出现这种颗粒究竟是否为正常生理现象,其结构实质是什么以及有何生理意义,目前仍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显微观察结合酶组织细胞化学的先进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矾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肾脏发育的一般规律,利用组织学的方法,对0~50日龄大鳞副泥鳅肾脏的胚后发育进行显微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初孵仔鱼体内有一条贯穿身体的原始肾管。2日龄仔鱼前肾小管管壁细胞排列疏松;5日龄前肾小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间界限不清;7日龄前肾小管之间出现散在的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12日龄前肾小管继续分化,可见分化雏形的肾小体,中肾近曲小管开始分化形成;15日龄后,出现肾单位,肾小球形成由间充质细胞构成网状结构,肾脏腹侧可见大血管;20日龄中肾结构致密,腹侧血管(静脉)充满血液,远曲小管分化形成;30日龄中肾小管管壁多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十分紧密;50日龄后,中肾肾小体散在分布,远曲小管、近曲小管以及集合管等肾小管结构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嫁(虫戚)精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嫁Qi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嫁Qi的精巢结构同贻贝、栉孔扇贝的相似,也是由外膜及其内的无数生殖小管构成。外膜较薄,由平滑肌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只在局部区域含有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及来自外膜的薄层肌肉,结缔组织中含有血管。生殖小管由位于基膜上的生殖上皮及由生殖上皮增殖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组成。精原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核较大,与细胞同形,染色质呈颗粒状靠近核膜分布,核仁1个,圆形,明显。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结构相似。精细胞圆形,核染色深。精子呈长棒状,悬浮于生殖小管腔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浓度(2×10-5,2×10-4,2×10-3,2×10-2和2×10-1mol/L)的锌和镍离子,对鲫肠道黏膜中过氧化物酶(POX)、非特异性酯酶(NSE)、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的影响。采用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及光密度分析测定酶活性。结果表明,锌离子在低浓度下,对肠道黏膜中NSE、ATPase活性具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对POX、ALP和ACP活性无显著作用;但在高浓度时,对这5种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镍离子在低浓度下对POX、ATPase活性具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对NSE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对ALP和ACP活性无显著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对5种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指出,锌和镍对5种重要酶活性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了中国血蛤、双线血蛤肝脏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氢酶酶(CAT)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血蛤和双线血蛤肝脏中3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加℃.双线血蛤ACP、ALP和CAT的酶活力分别为(61.5±1.78)U、(21.4±1.23)U、(218.7±5.49)U;中国血蛤ACP、ALP、CAT的酶活力分别为(67.7±1.21)U、(22.4±1.36)U、(267.7±6.23)U.温度为20~40℃,3种酶活力上升,至试验最高温度40℃,酶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生理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盐度自31骤升至37后2、12、24、48和72 h黄边糙鸟蛤耗氧率、排氨率和不同组织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显示,处理后2 h耗氧率先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在24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排氨率在2 h极显著降低(P0.01),且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外套膜、肝胰腺中Na~+/K~+-ATP酶活力在12 h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鳃中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套膜、肝胰腺和鳃中SOD活力在24 h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后逐渐降低;肌肉中SOD活力在48 h达到最高值后降低。外套膜和鳃中ACP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肝胰腺中ACP活力显著降低(P0.05)后逐渐升高,肌肉中ACP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胰腺和鳃中ALP活力先降低后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外套膜和肌肉中ALP活力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的代谢水平和免疫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时间效应性,高盐胁迫对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生理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盐度自31骤升至37后2、12、24、48和72 h黄边糙乌蛤耗氧率、排氨率和不同组织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显示,处理后2h耗氧率先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在24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排氨率在2h极显著降低(P<0.01),且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外套膜、肝胰腺中Na+/K+-ATP酶活力在12 h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鳃中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套膜、肝胰腺和鳃中SOD活力在24 h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后逐渐降低;肌肉中SOD活力在48 h达到最高值后降低.外套膜和鳃中ACP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肝胰腺中ACP活力显著降低(P<0.05)后逐渐升高,肌肉中ACP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胰腺和鳃中ALP活力先降低后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外套膜和肌肉中ALP活力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的代谢水平和免疫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时间效应性,高盐胁迫对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一养殖场养殖的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突发疾病并出现严重死亡,日死亡率高峰期达到2.5%,累积死亡率约为9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表出血、溃疡,解剖可见腹腔腹水、肝脏暗红,并伴有肠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病鱼肝脏出现弥散性坏死,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脾脏出现出血性贫血性坏死灶、核破裂和核固缩;肾脏淋巴细胞坏死脱落,肾小体毛细血管球萎缩,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内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结构消失。发病鱼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寄生虫,利用PCR方法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鲈鱼蛙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等淡水鱼类常见病毒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从发病鱼的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形态一致的优势菌,命名为AS-AH2101。经16S rRNA测序比对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AS-AH21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AH2101携带气溶素(aerA)、溶血素(hlyA)、丝氨酸蛋白酶(ahpA)、...  相似文献   

15.
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注射感染大肠杆菌(E.col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在感染后第4、8、12、24、48、96、192小时分别采集无细胞血淋巴,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结果表明,弧菌组ACP的活力在第24小时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弧菌组的ALP与对照组相比,在第8小时显著增高,第48小时极显著升高,第96小时显著下降.弧菌组的SOD活力在24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大肠杆菌组ALP、ACP和SOD的活力跟对照组相比,各个时相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杂色鲍对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可能有着不同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6.
嫁虫戚精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嫁虫戚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嫁虫戚的精巢结构同贻贝、栉孔扇贝的相似,也是由外膜及其内的无数生殖小管构成。外膜较薄,由平滑肌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只在局部区域含有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及来自外膜的薄层肌肉,结缔组织中含有血管。生殖小管由位于基膜上的生殖上皮及由生殖上皮增殖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组成。精原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核较大,与细胞同形,染色质呈颗粒状靠近核膜分布,核仁1个,圆形,明显。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结构相似。精细胞圆形,核染色深。精子呈长棒状,悬浮于生殖小管腔内。  相似文献   

17.
将含有人参皂苷和黄芪多糖的渔用新药"鱼虾宝"定量注射到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体内后,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探讨了"鱼虾宝"作为免疫刺激剂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系统的免疫刺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经注射"鱼虾宝"刺激后,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明显上升,在注射后72h,ACP活性由对照组的0.0813 U/mL提高到0.0946 U/mL,ALP活性由0.1072 U/mL提高到0.1245 U/mL,而在血清和肌肉中ACP和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虾相比,试验组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POD活性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赵吉伟  李小龙 《水产学杂志》2011,24(4):12-15,36
茴鱼是我国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分别对黑龙江茴鱼的野生群体及养殖群体肝、肾、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群体三种组织中AK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肝脏〉肌肉;AC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肌肉〉肝脏;而CAT活力表现为:肝脏〉肾脏〉肌肉。同时,肾脏及肌肉组织中,A...  相似文献   

19.
赵吉伟  李小龙 《鲑鳟渔业》2011,(4):12-15,36
茴鱼是我国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分别对黑龙江茴鱼的野生群体及养殖群体肝、肾、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群体三种组织中AK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肝脏〉肌肉;AC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肌肉〉肝脏;而CAT活力表现为:肝脏〉肾脏〉肌肉。同时,肾脏及肌肉组织中,ACP活力野生群体明显高于养殖群体相应组织,而在肝脏中,则表现为养殖群体较高;CAT活力与AKP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养殖群体肝脏及肾脏组织中,CAT活力明显高于野生群体相应组织,而在肌肉中,则表现为野生群体较高。了解和掌握养殖群体及野生群体茴鱼不同组织各种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对完善并推广茴鱼全人工繁育、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湖北安琪酵母有限公司制备的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作为免疫刺激剂注射到克氏原螯虾 (Pro camgbarusclarkii)体内后 ,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探讨了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对克氏原螯虾的 3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克氏原螯虾经注射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刺激后 ,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明显增加 ,在注射后 72h ,ACP活性由对照组的 2 79U/ 1 0 0mL提高到 9 1 2U/ 1 0 0mL ,ALP活性由 3 42U/ 1 0 0mL提高到1 3 3U/ 1 0 0mL ,而在血清和肌肉中ACP和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虾相比 ,试验组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POD活性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