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杰 《广东茶业》2006,(6):24-25
非洲是中国茶叶,主要是红茶和绿茶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茶叶出口到非洲有关国家,为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发展,为增进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三次参加茶叶贸易小组出访非洲国家,这三次出访,都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广东茶业》2003,(1):24-24
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茶叶出口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我海关统计,2002年我茶叶出口25.23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3.32亿美元,同比下降2.98%。我茶叶出口主要市场(万吨以上)为摩洛哥、日本、乌兹别克、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香港,上述市场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金额的58.22%、60.84%。 2002年我茶叶出口70%集中在亚、非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2002年我对非洲出口茶叶10.19万吨,出口金额1.29亿美元,分别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额的40.41%、38.95%;对亚洲出口茶叶7.56万吨,1.24亿美元,分别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金额的29.95%、37.49%;对欧洲出口茶叶5.86万吨,金额5,906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广东茶业》2006,(1):27-27
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茶叶出口28.66万吨,出口金额4.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9%、10.91%,出口均价1,691美元/吨。同比上升8.42%。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仍为摩洛哥、日本、乌兹别克斯坦、美国、俄罗斯联邦五大传统市场,上述市场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总金额的48.74%、49.07%,我国茶叶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市场有摩洛哥、俄罗斯、美国、香港、加纳、塞内加尔、巴基斯坦、利比亚和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广东茶业》2007,(2):34-34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初步统计,2006年肯尼亚茶叶出口313,720吨,与上年同比下降10.29%,位居世界第二。肯尼亚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分别为巴基斯坦84.498吨,同比下降14.04%,巴基斯坦仍为肯尼亚最大的茶叶市场,占2006年肯尼亚茶叶出口总量的26.93%;对埃及茶叶出口达78,789吨,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5.
非洲市场是我国和湖南茶叶出口的重要市场。当前,湖南茶叶对非洲市场出口增长迅速,但也存在贸易壁垒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湖南茶叶输非贸易情况、质量安全情况及输非茶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抓住中非发展机遇,破解湖南输非茶叶瓶颈,促进湘茶输非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茶叶出口174.1万吨,同比下降0.51%。亚洲茶叶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60.42%,与2011年持平;非洲占34.38%,比2011年略有增加。肯尼亚出口43万吨,同比上升2.12%,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出口32.2  相似文献   

7.
《广东茶业》2013,(1):40-40
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茶叶出口174.1万吨,同比下降0.51%。亚洲茶叶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60.42%,与2011年持平;非洲占34.38%,比2011年略有增加。肯尼亚出口43万吨,同比上升2.12%,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出口32.2万吨,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8.
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增长,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总体上,茶叶出口以亚非为主的市场结构、以绿茶为主的产品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出口价格小幅提高,对亚洲市场尤其东盟出口较快增长。茶叶进口保持增长,但进口均价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2022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38.94万t,小幅提升1.54%;出口总额(22.70亿美元)和均价(5.83美元/kg)分别下降10.25%、11.53%,茶叶进口总量、进口总额和均价皆回落,分别下降12.07%、22.75%、12.13%。在出口结构方面,产品仍以绿茶为主,红茶和花茶出口量明显提升,市场以亚非为主体的格局保持不变,欧洲、北美洲出口持续增长。在进口结构方面,红茶为主体地位不变,绿茶和普洱茶进口出现显著上升,分别增长92.45%和33.98倍。主要进口国基本保持一致,缅甸进口贸易大幅提升。文章还从创新出口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优化出口市场、强化文化宣传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安心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9):1774-1779
利用方差分解模型,分析200~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的地理集中度及其对茶叶出口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茶叶出口集中于摩洛哥、美国、俄罗斯市场降低了出口的不稳定性,而出口集中于日本和西非市场则增加了出口不稳定性。其中,摩洛哥和日本市场尤为重要,分别成为中国茶叶出口收入稳定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利用反事实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地理集中度下降对中国茶叶出口不稳定性的影响不大(-4.3-7.8%),而日本市场贡献了出口收入不稳定的30%以上。这些意味着,稳定茶叶出口收入的关键在于稳定日本市场,而不是采取市场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2200m范围之内,且多数处在天然森林的包围之中。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不但丰富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也出现了罕见的多种变异。2010年笔者先后在海拔1960~2200米的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县茶树良种场的地方群体品种、云抗10号和长叶白毫中发现了多种芽叶变异现象。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4.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月荣  赵启泉  陆建良 《茶叶》2000,26(Z1):301-305
本文总结了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以及20世纪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重要成就及其 对茶产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茶饮料在主要生产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茶饮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大国,又是世界茶叶消费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变化,2008年,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需求步入新的发展适应调整期,将带来茶叶营销模式、茶类消费结构、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等的转变,将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产生长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彦 《中国茶叶》2005,27(3):9-10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中国新兴的"第五产业",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杭州的茶叶经济历史悠久,茶经济与茶文化的有效结合,将对杭州打造"茶都"品牌城市,促进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6):36-37
马来西亚系地处亚洲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国家,面积近33万km2,人口2270多万。  相似文献   

18.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韩星海 《茶叶通讯》2006,33(3):45-46
茶叶是一个商品率很高的农产品,因而搞活茶叶流通对于拉动茶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卖茶难”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成为广大茶农、茶商和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以陕西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茶叶生产虽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总产量和销售量与全国茶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刘新玲 《中国茶叶》2007,29(1):26-27
“水西翠柏”、“南山寿眉”是江苏溧阳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制的风格各异的地方名茶,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产量占全市名特茶产量的2/3左右,成为溧阳市名特茶的支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