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PME-GC/MS法分析“恩施玉露”茶的挥发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恩施玉露”茶的香气成分,有效控制茶叶质量;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对不同 “恩施玉露”茶的挥发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并鉴定出59种主要挥发成分,其中含有芳樟醇、壬醛、柑橘柠烯、苯甲醇、苯基乙醇、香叶醇、2,3-辛二酮、(Z)-己酸-3-己烯酯、石竹烯、柏木烯、可巴烯、α-蒎烯、3-蒈烯、香叶基丙酮、对伞花烃等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茶叶样品挥发组分不同,不同品牌茶挥发组分差异相对较大,同一品牌不同茶品种挥发组分差异相对较小,该方法可用于“恩施玉露”茶化学品质等级控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对红象牙芒果品种绿熟期和完熟期进行香气成分分析鉴定。【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D)fV法。【结果】共检出55种香气成分,其中绿熟期检测出18种成分,完熟时检测出41种成分。两个阶段相同成分有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戍烯。反-丁子香烯,2-甲基-1-十六烷醇,Z-9-十八碳烯酸,十八碳烯酸,Z-9-十八碳烯酰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但是在不同阶段含量有差异。【结论】绿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十六(烷)酸、E-十八碳烯酸,完熟时主要的香气成分是E-肉桂醛、十六烷酸、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戍烯等。  相似文献   

3.
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个杏品种“金太阳”、“鲁杏1号”、“鲁杏2号”成熟期果实顶空微萃取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金太阳杏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2.37%,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4-己烯-1-酯、二羟乙酸、6-甲基-5-烯基-2-庚酮;“鲁杏1号”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1.18%,主要香气物质为二羟乙酸、苯乙醇、二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苯并噻吩;“鲁杏2号”检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48.06%。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醇、乙酸己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三个品种间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存在差异,杏香气成分是杏选育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方法,检测了12个品种秋葵籽粒的香气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从12个品种秋葵籽粒中共检出237种香气成分,其中共有香气成分为12种化合物,分别是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正辛醇、庚烯醛、2-甲基丁酸甲酯、乙酸、草烯、香附子烯、杜松萜烯、庚酸异戊酯、对甲基苯肟、苯乙烯。37号品种检出的香气成分最多,有81种;38号品种检测到的特有香气成分最多,有28种。在所有的香气成分中,酯类化合物占比最多(31.224%),醇类和萜稀类化合物次之,而醛酮类最少(5.063%),另外还发现了很多未知化合物,占比13.294%。在12份材料所检出的所有香气成分中,2-甲基丁酸甲酯的含量最高,均值超过40%,对秋葵籽粒香气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秋葵籽粒的特征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云锦杜鹃和西洋杜鹃不同花期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有香型云锦杜鹃和无香型西洋杜鹃不同花期的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云锦杜鹃的主要香气。结果表明,西洋杜鹃的挥发性成分以2,2,3,4-四甲基-戊烷、(E)-2-己烯醛、己醛和1-辛烷-3-醇为主;云锦杜鹃挥发性物质以苯甲酸甲酯、α-松油醇和芳樟醇等为主。云锦杜鹃花发育的不同时期,香气成分及香气值差异明显。苯甲酸甲酯、丁香酚、桉油精、γ-依兰油烯、α-依兰油烯、芳樟醇和α-松油醇这7种香气成分在各个花期中均有释放,可能是云锦杜鹃的主要香气物质。苯甲酸甲酯和芳樟醇的香气值远高于其他香气物质且是云锦杜鹃的特有成分,可初步推测这两种化合物为云锦杜鹃的重要特征香气物质。本研究可为杜鹃花芳香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快速分析比较5种蜡梅属植物新鲜叶片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5种蜡梅属植物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蜡梅叶中的特有挥发性成分为罗勒烯(10.5%)、乙酸芳樟酯(27.8%);突托蜡梅叶中的特有成分有1,8-桉叶素(18.27%)和大根香叶烯(37.22%);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及山蜡梅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蒎烯、月桂烯、1,8-桉叶素、毕橙茄油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3-(4,8-二甲基-3,7-壬二烯)呋喃等萜类成分。在5种蜡梅属植物中,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和山蜡梅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比较相似,蜡梅与突托蜡梅的成分与前3种略有不同。蜡梅叶中的特有成分罗勒烯、乙酸芳樟酯可与其它4种蜡梅属植物叶进行区分,1,8-桉叶素也是可以区分蜡梅叶和其它4种蜡梅属植物叶片的关键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式可有效富集叶片中的香气成分,且方法简便,重现性较好,可作为蜡梅属植物叶片挥发性成分的前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丁香对卤制鸡肉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道口烧鸡工艺中丁香与鸡肉的配比制作卤鸡腿,运用SPME和GC-MS测定鸡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了丁香对卤制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组与空白组鸡肉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72种成分,其中59种为共有成分。与空白组相比,丁香组鸡肉中的挥发性成分新增了13种物质,其中丁香油酚、乙酸丁香酚酯、芳樟醇、连四甲苯、2-丁酮、6-甲基-1-辛烯和1-癸烯等7种物质差异显著,2-辛烯醛的含量减少,而苯甲醛、正辛醛、十六醛、己醇、庚醇、十三烷、(+)-柠檬烯、2-庚酮、2-戊基呋喃、乙酰苯、萘等11种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青蒿种子的挥发性赋香成分.方法:固相微萃取富集青蒿种子的赋香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组成.结果:从酉阳及黑龙江青蒿种子的挥发性赋香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0和15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9.74%和88.26%.酉阳青蒿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3E,5E)-2,6-二甲基-3,5,7-辛三烯-2-醇(30.29%),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22.31%),蒿酮(7.6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已烯-1-醇(5.28%),1-甲基-4-(1-甲基乙基)苯(3.42%),2-辛烯4-醇(3.36%),3-甲基-2-亚甲基-3-丁烯基-2-甲基丙烯酸酯(2.4%)和樟脑(2.19%);而黑龙江青蒿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包括蒿酮(70.19%),4(14),11-桉叶二烯(3.48%),8-羟基芳樟醇(3.30%).正已醇(2.68%),马兜铃烯(1.53%),(3E,5E)-2,6-二甲基-3,5,7-辛三烯-2-醇(1.49%),1,8-桉叶烯(1.19%)和柠檬烯(1.03%).结论:两种青蒿种子的挥发性成分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罗马洋甘菊精油与德国洋甘菊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及其香气特征的异同,构建特色芳香植物风味数据库,筛选适宜工业化生产的具香原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2种洋甘菊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感官评价对其香气性能进行分析,并初步探索洋甘菊精油在饮料中的应用性能。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精油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49种,分别有43、46种挥发性成分在2种精油中得到鉴定,均以酯类、醇类和萜烯类成分为主。2种精油中具有共性挥发性成分40种,其中反式-松香芹醇、α-蒎烯、惕各酸烯丙酯及2-甲基环丙烷-1-甲酸乙酯是2种精油的共性丰量成分;洋甘菊油烃只在德国洋甘菊精油中得到鉴定。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罗马洋甘菊精油的药草香透发,花香、果甜香显,刺激感和土味较弱,香气性能较好。0.5%(w/w)罗马洋甘菊精油添加到花草茶饮料基础液中,可制备出澄清透明、具特征风味、稳定性较好的饮料产品。研究结果可为洋甘菊的品种选育、香气品质提升、精油提取及制备,以及洋甘菊精油的工业化生产及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检测结合,分析大久保桃果实(Prunus persica L.)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41种物质,主要是一些挥发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内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的香气物质为二氢-β-紫罗兰酮、十二醇、反-2-己烯醛、苯甲醛、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γ-癸内酯、δ-癸内酯、十二烷、软脂酸异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β-紫罗兰酮等;在这些香气成分中,4个主要内酯类物质γ-癸内酯(5.22%)、δ-癸内酯(3.52%)、软脂酸异丙酯(3.29%)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10%)共占桃果实总香气成分的15.13%,而总酯类物质占桃果实总香气成分的28%,是大久保桃果实果香香气的重要贡献者,2个酮类物质二氢-β-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占桃果实总香气成分的近20%,对大久保桃果实果香香气的贡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包膜龙眼对其果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脱乙酰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研究其在常温下(28~37℃)对"乌龙岭"龙眼的保鲜效果及其对龙眼果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包膜的龙眼贮藏后,龙眼的褐变率、腐烂率和失水率明显降低,且可保持较高的商品率;此外包膜后,龙眼果皮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受到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包膜处理龙眼,可减缓其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减少,抑制龙眼果皮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胡萝卜素含量的上升。当脱乙酰壳聚糖的体积分数为95%时,对龙眼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保鲜功能微生物FJAT-0809-GLX对龙眼果实保鲜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施用浓度、贮藏方式和施用方法进行保鲜功能微生物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对龙眼果实保鲜方法的优化,找到一种合理有效而又低成本的方法对龙眼进行保鲜。结果表明,随着稀释浓度的升高,龙眼果实保鲜率逐渐下降,脱粒率逐渐升高,稀释10倍施用时,保鲜率最高,为75%。保鲜功能微生物喷施龙眼后,采用纸包裹龙眼进行贮藏,其保鲜率明显高于用树叶直接贮藏的效果,为53.28%。从喷施方法来看,保鲜功能微生物采前处理龙眼果实,其脱粒率为24.42%,明显高于采后处理的12.96%,保鲜功能微生物FJAT-0809-GLX采后处理的保鲜率最高,保鲜率为83.33%。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fruits of Vanill planifoli Andrews. [Methods]The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extracted and enriched b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by GC-MS. The fiber head of HS-SPME was selected,while the HS-SPME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Results]A total of 28 component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accounted for 98. 17% of total volatile components. Among them,vanillin had the maximum content(48. 28%),followed with guaiacol(15. 54%). [Conclusions]HS-SPME combined with GC-M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V. planifoli fruits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V. planifoli fruits  相似文献   

14.
将2‰的琼脂和2%~5%的NaCl添加到具有保鲜功能的微生物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发酵液中,制成微生物保鲜菌胶悬剂,其活菌含量高,质地均匀,无上下分层,稳定性能良好。将其应用于枇杷保鲜试验的结果表明,该微生物保鲜菌制剂对"早钟六号"和"解放钟"枇杷果实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在室温条件下(20~25℃)贮藏8 d时,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失重率,提高好果率。该制剂经动物急性毒性检测分析结果为无毒级。  相似文献   

15.
连翘酯苷-溶菌酶-KGM复合保鲜膜在鸡蛋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商洛连翘果实连翘酯苷、溶菌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制备复合保鲜膜,以期延长鸡蛋的贮藏期。以鸡蛋哈夫单位、蛋黄指数为主要新鲜度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浓度连翘酯苷、溶菌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对鸡蛋新鲜度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保鲜膜配方,以鸡蛋哈夫单位为响应值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保鲜膜的最佳配比为连翘酯苷浓度1.64%、溶菌酶浓度2.10%、魔芋葡甘聚糖浓度2.03%、壳聚糖浓度1.5%;用制备的最佳配方复合保鲜膜在37℃恒温贮藏新鲜鸡蛋15天,鸡蛋哈夫单位达74.86±2.31。所研制的复合保鲜膜配方能够作为鸡蛋保藏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对香花型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云南省香花型石斛兰种质资源筛选、新品种培育和石斛花精油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SPME/GC-MS方法,对兜唇石斛、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美花石斛4种香花型石斛盛花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从4种石斛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80种,所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为反式-α-罗勒烯和月桂烯。其中,兜唇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酸异辛酯和反式-α-罗勒烯,相对含量为45.86%和37.3%;金钗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石竹烯,相对含量最高为20.7%;铁皮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柠檬烯和桉叶油醇,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1.49%、14.6%和13.6%;美花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酸异辛酯,相对含量为83.21%。石斛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主要挥发性成分对其香味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红富士苹果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红富士苹果花散粉后的挥发性物质,探讨其挥发性物质和传粉昆虫的关系,为苹果蜜蜂授粉提供思路。笔者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红富士苹果花散粉后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按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红富士苹果鲜花中共检测鉴定出31种挥发性成分,有醇类4种(76.05%)、芳香烃类4种(5.36%)、腈类1种(橙花腈,4.6%)、烷烃类10种(4.54%)、酯类7种(3.86%)、烯类3种(3.71%)、醛类1种(壬醛,1.67%)、酸类1种(月桂酸,0.21%)组成。醇类中以苯甲醇含量高,为49.74%;其次芳樟醇17.9%,(Z)-3-己烯-1-醇7.82%,雪松醇0.59%。烯类有罗勒烯、石竹烯和法呢烯,罗勒烯含量最高为2.69%。苯甲醇、(Z)-顺-3-己烯-1-醇、芳樟醇、橙花腈为苹果鲜花挥发物的主体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福建省农村统计年鉴》、《福建农村经济年鉴》、《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为统计材料,每5年为1节点,对1976—2010年福建省及其沿海地区龙眼的产量与种植面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是福建省特色水果,而福建沿海地区则是福建龙眼集中产区,1976年福建沿海地区龙眼面积、产量占全省龙眼比重分别为89.13%和95.89%,经过35年的发展,到2010年面积、产量分别为5.19万hm2和19.24万t,尽管占全省龙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2010年沿海地区面积、产量依然分别占全省龙眼比重的73.88%和79.82%;泉州、莆田、厦门地区的2010年较1976年龙眼面积、产量比重下降明显,而福州、漳州、宁德地区的龙眼经过35年的发展,占沿海地区龙眼、全省龙眼的比重均趋上升;沿海各地区龙眼单产年份间差异大,反映生产上还普遍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与1976年相比泉州、厦门地区龙眼单产下跌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相变温度适宜和保鲜效果好的蓄冷材料,从而挑选出适宜不同蔬菜保鲜的蓄冷材料,选用水、4.8%氯化钠、10%乙酸铵和15%甲酸钠作为蓄冷材料,了解它们的热力学特性和对黄瓜、甜椒、生菜和西兰花4 种蔬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水、4.8%氯化钠、10%乙酸铵、15%甲酸钠的相变温度分别为0、-6、-12、-16℃,在-28℃冷冻条件下从液态到固态的相变时间分别约为6、12、11、18 h,在常温密闭条件下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时间分别约为15、6.5、6、7.5 h。4.8%氯化钠作为蓄冷材料对黄瓜、甜椒有较好的蓄冷保鲜效果;15%甲酸钠作为蓄冷材料对甜椒、生菜、西兰花有较好的蓄冷保鲜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对于黄瓜、甜椒等喜温性蔬菜可采用4.8%氯化钠进行蓄冷保鲜,对于生菜、西兰花等半耐寒性蔬菜可采用15%甲酸钠进行蓄冷保鲜。  相似文献   

20.
龙眼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龙眼的95份种质资源和一份荔枝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97条带,DNA扩增带的多态性为100%,这表明96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丰富性。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RAPD表型数据矩阵进行分析。根据欧氏距离(ED)法计算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类平均法),进行分析,建立亲缘关系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标记能在分子水平揭示龙眼的遗传背景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