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选用18种常见本土化标准变应原对湛江地区41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412例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为84.5%,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79.4%)、蟑螂(27.4%)、棉絮(18.2%)、海蟹(13.6%)、狗毛(11.2%),其中粉尘螨是最主要和最强烈的变应原。结论粉尘螨是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珠海市诱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儿的主要吸人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珠海市250例变应性鼻炎和200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测定,将检出的阳性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最重要的过敏原.结果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95.6%,主要过敏原是螨(43.8%)和屋尘(35.3%).变应性鼻炎患儿对植物性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患儿强,对兽羽类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息儿弱.男女患儿血清过敏原有所差别,男性患儿对屋尘(45.6%)和螨(36.7%)过敏阳性率高,女性患儿对螨(52.4%)和植物过敏原(24.8%)阳性率高.结论 螨和屋尘是珠海市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次要过敏原阳性率、不同性别对过敏原易感性有所不同,血清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哮喘病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情况,以了解该类疾病对患者毛细血管壁的影响。方法:对56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病患者按常规法测量血压,使压力维持在90 mmHg(12kPa),8 min后解除压力,在前臂屈侧皮肤上(即肘下4 cm左右),计算直径为 5 cm圆圈范围内的出血点数。观察分析56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病患者毛细血管的脆性情况,并与56例对照比较。结果:变应性鼻炎、哮喘病患者毛细血管脆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哮喘病患者全身的毛细血管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P-选择素在常年性鼻炎及季节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用ELISA的方法进行定量检测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常年性及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各30例)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P-选择素的含量,与运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年性鼻炎、季节性鼻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中s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53.4±46.9)、(80.4±40.0)和(25.5±13.6)μg/L,常年性及季节性鼻炎患者的血清sP-选择素水平均比健康对照者高(P<0.01),而常年性鼻炎患者的sP-选择素水平比季节性鼻炎者低(P<0.05)。结论sP-选择素在变应性鼻炎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在常年性及季节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表达不一致,可能对疾病分组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荆州市气传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了解优势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并进行特异性脱敏疗法,为荆州市气传真菌过敏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07年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间收集全年气传真菌样品,在显微镜下统计,获得真菌数量及种类,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根据优势菌群进行变应原检测并针对性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孢子总量为21333粒,真菌种类20种,其中最常见的有链格孢、锈菌、黑粉菌等优势菌群。荆州市气传致敏真菌患者30例治疗前多价真菌I、多价真菌Ⅱ、多价真菌Ⅲ三组真菌混合变应原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6.67%、76.67%、63.33%等,特异性脱敏治疗后分别为13.33%、13.33%、10.OO%,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脱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6.67%。结论:气传真菌种类较多并具有较强的致敏性,气传致敏真菌患者经特异脱敏治疗后真菌变应原的阳性检测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珠海市诱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珠海市250例变应性鼻炎和200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测定,将检出的阳性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最重要的过敏原。结果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95.6%,主要过敏原是螨(43.8%)和屋尘(35.3%)。变应性鼻炎患儿对植物性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息儿强,对兽羽类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患儿弱。男女患儿血清过敏原有所差别,男性患儿对屋尘(45.6%)和螨(36.7%)过敏阳性率高,女性患儿对螨(52.4%)和植物过敏原(24.8%)阳性率高。结论螨和屋尘是珠海市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主要过敏原,次要过敏原阳性率、不同性别对过敏原易感性有所不同,血清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1形态特征粉尘螨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麦食螨科(Pyroglyhidae)的螨类。粉螨排泄物、代谢物及螨体具有较强的变应原性,可引起螨性哮喘、螨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变应性心脏病、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国内使用粉尘螨变应原进行诊断和治疗,需大量的粉尘螨,为研究螨性疫苗制剂提供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手术疗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选择各种非手术疗法不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36例为手术组(6例伴有支气管哮喘),病程1.5-20a局麻下行双侧蝶腭,筛前神经电灼加下鼻甲部切除切;另选31例未行手术首作为对照组。结论蝶腭,筛前神经电灼加下鼻部分切除的新方法为治疗常年性变性鼻炎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鸡传染性鼻炎标准A型菌株 (HPG— 0 0 83)和标准C型菌株 (HPG—Modesto)与山东分离株HPG—HZ株制备的鸡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通过多批次免疫试验 ,安全性试验 ,攻毒保护试验 ,抗体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和免疫期测定 ,结果表明 ,疫苗接种后 15天产生HPG血清凝集抗体 ,免疫接种 6个月用强毒攻击 ,免疫保护率为 10 0 % ,疫苗保存期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过敏性鼻炎(AR)患者过敏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上AR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0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为病例组,健康者150例为对照组,分析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结果 150例AR患者中,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为80.67%;150例健康者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12.67%。在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方面,蚌埠地区病例组的特异性IgE阳性比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较健康者具有更高的阳性比例,其中食入性过敏原中蛋、牛奶及海鲜所占的比例较高,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所占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运用固本祛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口服固本祛风颗粒6个月。在治疗前、中、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评价,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主观综合评价、TNSS总分等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治疗3、6个月,治疗6、12个月之间的评分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NSS评分同RQLQ总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使用固本祛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虚证患者能使其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鸡传染鼻炎标准A型菌株(HPG-0083)和标准C型菌株(HPG-Modesto)与山东分离株HPG-HZ株制备的鸡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通过多批次免疫试验,安全性试验,攻毒保护试验,抗体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和免疫测定,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15天产生HPG血清凝集抗体,免疫接种6个月用强毒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疫苗保存期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破伤风抗毒素(TAT)对TAT皮试阳性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35例TAT皮试阳性的破伤风患者,予TAT 15U皮内注射.并予对照试验.对确定为阳性的患者.4次脱敏注射后,用3~5万U的TAT稀释后静脉滴注。结果:35例破伤风患者,全部由脱敏注射过渡到静脉正规治疗用药。结论:对TAT皮试阳性的破伤风患者.按规程4次脱敏注射后再过渡到大剂量静滴TAT.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治疗破伤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培元通窍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变应性鼻炎患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雾剂进行鼻孔喷雾、氯雷他定糖浆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第2周停用鼻内激素布地奈德,给予培元通窍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以及鼻痒、喷嚏和鼻分泌亢进缓解所需时间,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评价总体疗效,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645,P<0.05).观察组喷嚏、鼻痒和流涕缓解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5%、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培元通窍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在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方面有效,且其安全方便,能够降低变应性鼻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微波热凝术治疗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和鼻息肉等疾病的疗效已基本肯定,但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报道则少见。为了解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本文对我科接受扁桃体微波凝固术并完成6个月以上随访的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结核菌素皮内试验和牛结核PCR诊断试剂盒,对清镇市某奶牛场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并制定和采取了有效的防控和净化措施,使该奶牛场结核病由2012年的阳性检出率1.98%,下降到2013年的0.26%,该场牛结核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应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筛查和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CVA患儿32例(CVA组)、支气管哮喘(CVA除外)患儿29例(支气管哮喘组)、肺炎患儿30例(肺炎组)、健康儿童22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过筛试验及各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测定。结果变应原过筛实验阳性率:CVA组75.0%,支气管哮喘组79.3%,肺炎组10.0%,正常对照组13.6%,CVA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组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CP水平:CVA组为(17.50&#177;6.98)μg/L,支气管哮喘组为(16.55&#177;3.56)μg/L,肺炎组为(5.62&#177;3.66)μg/L,正常对照组为(4.18&#177;2.14)μg/L,CVA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组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筛查试验及ECP测检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馥卉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461-8464,8544
[目的]为了降低蓖麻饼粕中蓖麻碱和变应原的含量。[方法]从自然霉变的蓖麻饼粕中分离对蓖麻碱和变应原具有较好脱毒效果的霉菌,命名为ZF-4,采用显微形态、特殊结构观察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以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单因子法研究蓖麻饼粕与麦麸的比例、葡萄糖、KH2PO4添加量、固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的影响。在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对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影响较大的固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H和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结果]ZF-4被初步鉴定为根霉属。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蓖麻饼粕与麦麸的比例为95∶5,葡萄糖1.5%,KH2PO40.25%,CaCO30.4%;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固水比1.0∶0.8,发酵温度28℃,初始pH 7.0,接种量10%,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蓖麻碱和变应原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9.56%和96.79%。[结论]该研究为蓖麻饼粕的微生物脱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大滩地区106头奶牛经结核病PPD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结果显示.用结核病PPD皮内变态反应共检测奶牛106头.其中结核病阳性牛1头,阳性率为0.94%,根据试验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